APP下载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国际比较与经验启示

2014-02-05

镇江高专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医疗保障医疗保险费用

尹 航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国际比较与经验启示

尹 航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针对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试点阶段存在的问题,鉴于不少国家在大学生医疗保险方面有着成熟经验,梳理不同医疗保障模式国家的具体做法,探寻完善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有益经验。

大学生;医疗保险;国际比较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已达2 536万人,成为一支特殊的城市人口队伍。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119号),决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这一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医看病报销问题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6年来,各地纷纷探索出台了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相关政策,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筹资机制不稳定、参保率参差不齐、报销比率较低、贫困生医疗保障缺位、与其他医保衔接不畅等问题,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需要不断深化完善。纵观全球,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大学生医疗保障方面都有着较为成熟完备的制度,甚至巴西、印度等部分发展中国家也通过“全民性医疗保险”给予大学生群体完备的医疗保障。借鉴各国的成熟经验,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1 典型国家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具体做法

目前,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已趋向成熟,而作为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的大学生群体,基本上都由政府承担兜底责任来保障大学生的基本医疗权利。

1.1 德国

德国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起源国,其社会保障体系高度成熟。德国医疗保险实行议会立法、政府监督与民间实施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运行,分为法定保险与私人自愿保险两种类型。

德国政府从法律上规定,凡在德国大学注册就读的大学生都要参加医务保险、护理保险及意外保险方可入学。根据法律规定,大学生需按社会平均保险费的70%缴纳医疗保险费直到第14个学期结束或年满30周岁。2005年改革后,大学生每季度首次门诊需付10欧元;住院病人每天需付6~18欧元,每年需付28天的费用;每份处方药个人需付3欧元,经济困难者可证明免除[1]。

根据医疗保险的规定,大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结合客观条件选择医院及医生,医生的服务质量由保险机构与医生协会缔结协约予以保证。学生看病费用由保险公司与医院直接结算,除如感冒药、泻药、晕车药等“不值钱的药品”外,其他医疗费用仅需自付15%,学生不必垫付也不必报销,便于学生及时治疗,在最大限度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有效控制和调节了医疗机构的行为,并节省了医疗资源。

1.2 英国

英国是当今世界最早建立全民医疗卫生保险制度的国家,其推行的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也最具代表性。国家医疗卫生服务制度(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私人医疗保险制度三者构成了英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其中国家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发挥着巨大作用:凡是在英国生活的居民基本上都免费享受由国家卫生服务制度提供的各种相关医疗保健服务,保障范围包括绝大部分的意外事故、突发事件、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等[2]。所以,英国大学生与其他公民一样也享受国家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提供的各项免费服务。

英国政府规定大学生在享受医疗服务前,必须在大学医院办理登记注册,选择自己的主治医生,获取医疗卡。外国留学生只要在英国全日制学校学习满6个月以上即可享受英国国家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在去诊所就诊前,需提前与自己的主治医生预约,除非急诊或医生要求做检查才可去医院。在看病过程中,只需出示医疗卡即可享受免费诊疗,大学生还可凭借医疗卡与医生处方去大学生保健服务中心的药房免费拿药,但需每次支付6英镑处方费。如果病情严重需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的一切费用也都是免费的,并且医院还会免费提供病人的日常三餐及茶点服务。学生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各类保险公司提供的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作为补充。

1.3 美国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也是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医疗保障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医疗体制以高度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美国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仅承担一些特殊人群的医疗保障,扮演的主要是相关法律政策制定者与执行监督者的角色,医疗保障范围相当有限。特殊人群包括:65岁以上的老人、低收入者和残疾人、少数民族等,除此以外的公民需自行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美国政府通过有效举措来确保大学生们都能享受价格相对较低的社会医疗保险。原则上在校大学生可自愿参加医疗保险,事实上美国大多高校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医疗保险,否则不得注册入学。部分州以法律形式强制要求全日制大学生必须参加拥有健康保险,不仅如此,美国许多高校还要求在校大学生必须参加本校的医疗保障计划。如哈佛大学,规定所有全日制学生必须参加哈佛的健康计划并缴纳健康保险费,斯坦福大学则每年固定从学费中划去一定数额作为保险费用以确保在校学生拥有健康保险[3]。

美国大学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包括:因意外伤害导致的疾病或死亡医疗费用、定额支付的住院治疗费用、门诊医疗费用、精神病及相关病种的治疗费用、生育费用等[4]。保险机构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投保人到与保险公司有协议的医生诊所就医,服务中病人一般不再支付费用。对于贫困的大学生及21岁以下的青少年,美国有着非常完备的学生救助体系,政府提供定期检查与治疗服务,每位患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由政府直接支付给服务提供方。

1.4 新加坡

新加坡作为亚洲福利体制的代表国家,其独特的公积金模式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有着突出成效。在医疗保险方面,新加坡实行特殊的储蓄医疗模式,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将个人消费基金的一部分以储蓄个人公积金的方式转化为保健基金,凸显其公积金模式特点,强调公民个人责任、政府财政补贴,建立公积金。其医疗制度主要由全民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保健基金计划3个不同保障层次的计划构成,整个制度强调以个人责任为基础对所有居民(包括大学生)实行统一的医疗保障。

新加坡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特征与其社会实行的医疗模式特征相对应,表现为强制储蓄基金与医疗救助相结合。政府规定在校大学生实行卫生保健储蓄计划,由于大学生大都没有固定工作及生活来源,因此由大学生父母或法定抚养人根据其工资多少按一定比例缴纳费用从而建立卫生保健储蓄基金,用于支付投保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住院及部分门诊费用。对因家庭贫困无法支付医疗费用的大学生,政府出资设立基金给予医疗救助[5]。

2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结德、英、美、新四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做法可以看出,虽然各国的医疗保障模式不尽相同,但仍有一些共通之处:1)重强制。各国多以立法形式强制要求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学生参保率高,参保意识较强。除了美国,德、英、新三国大学生都在政府强制要求下参加医疗保险,各国高等学府也配套实行了在校学生不参加医疗保险不得注册入学的政策。2)广覆盖。各国的大学生医疗保险都覆盖了所有本国学生以及超过一定学习期限的外国学生,保障内容也较为全面,包括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门诊、住院费用等。在英国与新加坡两国,大学生与所有公民享受同等高水平医疗保障。3)多层次。就诊渠道多种多样,投保及赔付的手续简便,治疗诊断费用不经大学生个人之手,多由参保公司直接与医方支付,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和医疗质量。4)明职责。政府大多充当法律制定者与政策运行监督者,仅对贫困的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医疗救助。各国高校大都未设校医院,校医仅做一些基本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工作,学生生病后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去社会诊所或医院就医。

根据这些共同点,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加快大学生医疗保险全国统筹进度,实行强制性大学生医疗保险。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试点已有5年,在有了相对丰富的试点经验后应当向全国大面积推广。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分布集中,依托政府与学校的共同努力,管理相对容易,大学生医疗保险比其他社会保险更具备实现全国统筹的条件。在具体操作时,应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实行强制性大学生医疗保险,这对于基本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而参保意识不强的我国大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强有力地提高覆盖范围,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消除大学生关于医疗保障的后顾之忧,完善我国整体医疗保障体系。

第二,建立多层次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及内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表明,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对于满足不同大学生的医疗需求有着重要作用。结合我国国情与“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准则,笔者认为,我国应建立起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为主,商业医疗保险为辅、公益性互助基金为补充”的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身体素质较好、不易患大病的特征,加大对门诊费用的报销,设立“大病封顶钱”,使医疗保险更能满足大学生的切实需要。同时可参照国外经验,关注大学生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以及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生育产子现象,考虑将精神疾病、生育保健等纳入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中。

第三,明晰政府与学校及大学生自身责任,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纵观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的国家,政府无一不是承担着法律制定者、管理执行者及政策运行监督者的多重角色。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政府真正承担起组织、管理、监督作用,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才有可能健康平稳发展。不仅如此,政府还要承担起对贫困学生进行医疗救助的兜底责任,保证贫困大学生的医疗权利。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提高医疗保险机构的办事服务效率、有关医院的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医疗权益,体现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性。高校作为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参与方,可借鉴国际经验,将大学生参保证明作为入学注册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对大学生的医疗理赔进行有效支持。高校应积极宣传但不强制推荐学生购买商业保险,可选择有信誉的保险公司进行谈判获得“团购价”,吸引学生参加。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要增强对医疗保险重要性、常识及权利与义务的理解,不能因为身体好而抱侥幸心理,要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

[1]高雷,郭智慧,仪垂林.德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对我国的启示[J].保险研究,2006(12):84-86.

[2]冯华楠.关于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完善的研究分析[J].商业经济,2013(3):31-32.

[3]李国柱.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经验借鉴及启示[J].教育探索,2009(3):140-141.

[4]王海荣,周绿林,林枫.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国际比较与借鉴[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1):742-743.

[5]张青枝.中国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08(1):36-38.

〔责任编辑:张 敏〕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based o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themedical insur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YIN Hang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China)

At present,the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is still at the pilot stage,with problems like low participating insurance rate,unsatisfying service quality,unfair system,absence of themedical security system for poor students.Based on several countrieswith ripe experience,this thesis summarizes and analysizes differentmodes of themedical insurance in different countries,with the purpose of finding the best possible approach of improving our own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college students;medical insurance;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F842.6

C

1008-8148(2014)04-0058-03

2014-05-20

尹 航(1993—),女,江苏镇江人,主要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

猜你喜欢

医疗保障医疗保险费用
医疗保障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