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新闻工作者增强党性原则自信途径
2014-02-05文/巴洁
文/巴 洁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大批年轻人走上了新闻工作岗位,他们在给新闻事业带来创新和活力的同时,面对开放的社会环境、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不那么自信,不愿提、不敢讲的现象也逐步显现。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自信问题,即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极大地振奋了我们的精神,激发了我们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广大青年新闻工作者来讲,在自身工作中践行“三个自信”的要求,首要的就是要增强对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根本原则的党性原则的自信。
一、准确把握党性原则的科学含义,通过理论自觉来增强党性自信
行为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青年新闻工作者往往对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理解不深,因此,必须加强党性原则的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其具体丰富的科学内涵,才能由理论自觉走向行为自信。
1.要认识到党性原则的来源是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前不久的“棱镜门”事件无疑是世界媒体的焦点,其主角斯诺登虽受到大多数国家舆论的支持,但美国主流媒体却称其为叛国者。为什么会出现“事件同一报道迥异”的现象,就是缘于新闻的阶级性,即只要是在阶级社会,只要有阶级存在,新闻事业总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阶层所支配的。如毛泽东同志所讲的:“在阶级消灭之前,不管通讯社或报纸的新闻,都有阶级性。”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在谋求和平崛起,但总有一些西方媒体和我们唱反调,“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言论甚嚣尘上。一部分青年人对西方媒体的这些报道经常感到不解,其实没有什么值得困惑的,这就是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使然,只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西方媒体永远不会对我们有真心的赞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新闻阶级性的本质,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原则,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争取国际话语权,充分展示我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
2.要认识到党性原则的要求是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舆论反映社会思潮和民心向背,是一种道义的、精神的力量,对事业的成败、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福祸,具有深远的影响。但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有进步和落后之别,如果不用正确的思想进行引导,错误的思潮就会泛滥。1991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同志就三峡工程的宣传工作曾指出,三峡工程论证过程中一直不让正面宣传,淡化宣传,有意回避,好像输了理,使反面意见不断扩散,左右舆论,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当前,我们正在下大力集中整治的各种网络谣言,也是由于放松网络舆论引导的结果。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体挑战,我们要牢记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所强调的,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要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精神动力和有力舆论支持。
3.要认识到党性原则的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指挥枪是我党的一条根本原则,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也是我党的一条根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曾多次指出:中央、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等极端重要的新闻宣传机关的领导,切实管好、用好;绝不能放弃党对新闻舆论工具的领导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党领导笔杆子、党指挥枪杆子取得的。相反,如果放弃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中央放弃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就是一个重要原因。1990年6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新闻出版法》,使反对派政党团体和私人办报合法化。7月15日,戈尔巴乔夫又发布关于电视和广播民主化的命令。其结果使一股歪曲历史、抹黑社会主义制度、吹捧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自由化浪潮席卷而来,极大扰乱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这也是导致红旗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反两方面的历史警示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革、舆论传播环境如何变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都不能丢、不能忘。
二、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观点,通过是非辨析来增强党性自信
青年新闻工作者之所以会对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缺乏自信,还在于他们容易被“新闻自由”“新闻真实”“唱赞歌”等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迷惑。因此,必须对这些观点进行有理有据地批驳,破除他们对这些错误观点的迷信,党性原则才能真正确立。
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西方国家从来也没有过真正的“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西方国家一直高呼的口号,也是他们指责我们的一个重要口实。其实,如同自由是相对的一样,新闻自由也是相对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不自由的情况依据不同的阶级利害关系而不同。”前一段,一名德国记者在靖国神社质问日本右翼首领田母神俊雄时遭围攻的视频就充分说明了问题。不仅外国记者的采访受阻,甚至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言论也遭到了封杀。和鸠山持同样观点的日本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前局长、现任日本防卫大学教授孙崎享无奈地表示:“相比被右翼骚扰,更根本的问题在于,日本媒体也不会报道我们的观点。报社的编辑会告诉我,‘抱歉,我们登不了这样的文章。’”不仅日本如此,以“自由民主”自居的美国也是如此。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著名战地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阿内特因说了不符合美国政府伊战政策的话,而被美国媒体解雇,丧失了在美国新闻界活动的自由。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因不时播出美方媒体不愿报道而又耸人听闻的新闻信息,其巴格达记者站遭到美国导弹袭击,一名摄像师被炸死,一名工作人员被炸伤。美军还对外国记者的驻地巴勒斯坦饭店进行了“误炸”,使3名记者丧生于美军的炮火之下。德国电视台一名记者不无讽刺地指出:“这就是他们对新闻自由的理解。”
2.实事求是是党性原则的本质要求,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做到“新闻真实”
西方媒体往往标榜自己是独立的,其新闻是真实的,从而抨击无产阶级新闻观受立场、观点的制约,难以做到“新闻真实”。殊不知我们的立场是无产阶级的立场,我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我们是最讲实事求是的。实事求是原则下的新闻要求真正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以利于人们通过新闻报道,正确地认识世界,进而有效地改造世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尽管新华社人员较少、装备简陋,同人员众多、设备先进的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无法相比,可是,新华社的广播、新闻舆论的可信度、影响力,都大于国民党中央新闻机构。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新华社无论从工作方针和工作作风上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新华社的报道具有真实性,从而赢得了受众,增强了影响力。反观资产阶级新闻学,往往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其结果从局部看,大多是真实的,但是从总体看,往往不符合客观世界的整体情况;从现象看,大多也是真实的,但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的报道,大多又是不真实的。西方媒体不仅在理论上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在实际上也经常背离他们所宣扬的“新闻真实”。
3.党性原则并不是要求一味“唱赞歌”,而是要在坚持正面引导的同时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斗争
部分青年新闻工者不愿提党性原则,还来源于一个片面的认识,即认为讲党性就只能“唱赞歌”,不能进行批评揭露。其实,正如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增强新闻舆论监督也是党性原则题中应有之义。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就提出:“报纸应该是我们党手中的有力的自我批评的武器,对于自己队伍中的错误和弱点,党报应该以实事求是的同志的态度加以批评和指摘,帮助其克服和改正。”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也历来重视批评报道和新闻舆论监督。195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把报纸是否充分地开展了批评、批评是否正确和干部是否热烈欢迎并坚决保护劳动人民自下而上的批评,作为衡量报纸的党性、衡量党内民主生活和党委领导强弱的尺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总结报刊批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地提出了不搞政治运动,但坚持开展报刊批评,“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2003年3月,湖北青年孙志刚因未带证件,在广州收容所被打致死。4月25日,《南方都市报》率先对此进行披露。5月13日,涉案犯罪嫌疑人全部被缉捕归案。此后,《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又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了深入反思。6月20日,实行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新闻媒体的批评监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青年新闻工作者要敢于同错误行为和观点进行旗帜鲜明的斗争。
三、客观对待诸多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冷静思考来增强党性自信
青年新闻工作者有激情、有闯劲,但思想容易冲动和偏激,这也是他们对党性原则缺乏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教育青年新闻工作者学会辩证地对待各种矛盾问题。
1.要善于用矛盾的观点对待社会现实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社会的确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像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腐败问题等,社会热点很多。新闻工作者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和所从事职业的敏感性,对这些社会矛盾感受得会更直接、更深刻。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矛盾问题,一些青年人可能会产生迷茫和困惑,甚至会对自己所坚持的原则产生疑问。其实,矛盾论早就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决定了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矛盾。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今天矛盾困难的复杂性而否认昨天矛盾困难的复杂性,也不能因为今天矛盾困难的复杂性而幻想明天没有矛盾困难,更不能因为今天矛盾困难的复杂性而动摇理想信念。我们常讲“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今天的矛盾困难比得上艰苦卓绝革命战争年代吗?在世界政党史上,你很难找到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从领导层到普通党员,一批一批被对方屠杀,中国革命的艰苦程度及其面临的矛盾困难是无法想象的。面对无数的生与死的矛盾和抉择,革命先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仍然无比坚贞,那么我们今天面临的这些矛盾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我们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正视这些矛盾,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对青年新闻工作者来讲,无论遇到什么矛盾和坎坷,都要做到理想信念不能丢,党性原则不能忘。
2.要善于用全面的观点对待社会现实
瞎子摸象的寓言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但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客观全面并不是很容易的。当前,一些青年人之所以偏激,就是因为受所谓“标题党”的影响,把枝节当主体,把局部当全面。前不久,《南风窗》杂志第18期所报道的《村官腐败透视》一文,就应引起我们的警醒。该文以未经证实的所谓调查结果来刻画基层干部的形象,众多网站又以《村支书性侵村民留守妻子:村里一半都是我的娃》为题大量转载,达到了博人“眼球”的目的。但随后《南风窗》杂志社的公开道歉,使我们了解了事实的真相,该文是以虚假的“小道消息”来哗众取宠、误导舆论,不仅违背了新闻真实,还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件事也告诉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学会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现实。我们要牢记毛泽东同志的教诲,“看问题一定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记者要善于比较。不要看到好的就认为全好,看到坏的就认为全坏。如果别人说全好,那你就问一问:是不是全好?如果别人说全坏,那你就问一问:一点好处没有么?”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社会问题,也才能正确地报道社会问题。
3.要善于用发展的观点对待社会现实
《阳光下的阴影》是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张建伟在上世纪80年代所写的一篇报道,文章中“阴影覆盖着的角落”和“新壶装旧酒”两部分描写的是青年大学生经过潜心研究得出的成果却被上级一句话就夺去了的事实,第三部分“阴影不会存在太久”,又重新给人们以希望——阴影终会消失的,中国的各种体制都在改革,阳光下的阴影是不会存在太久的。这就是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社会现实,既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又指明了改进的方向,并不仅仅使人一味地义愤填膺,而是起到了冷静的促进作用。
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群众中难免有人偏重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对党和国家某些方针、政策和一些具体措施不十分理解。作为新闻工作者,就是要善于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报道这些问题,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解读,把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说服群众同政府一起共渡难关。因此,在报道中绝不能为逞一时之快,而是要努力去营造出一种理性的、非急功近利的、非一蹴而就的改革氛围,以求得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