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中知识结构的构建与运用
2014-02-05肖玉英
肖玉英
(江苏省润州中等专业学校教务处,江苏 镇江 212000)
近年来历史学科的考核将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三者相统一,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高三教学第一轮复习中,许多教师更多地是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剖析重点、难点,努力做到讲深、讲细、讲全,深怕遗漏万一。但第一轮复习后,许多学生对历史主干知识结构仍然模糊,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欠缺。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第二轮复习,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呢?笔者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构建、深度解读知识结构,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方法。
1 形成立体知识网络
1.1 构建主干知识新体系
高考不再强调历史学科知识的覆盖面,而是突出考查主干知识。主干知识简单地说就是最能反映历史发展线索和本质特征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都是能体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关键点,对人类文明有重大影响的事件[2]。复习时要引导学生摒弃冷、偏、细的知识,去繁存精,构建主干知识的新体系。新体系是指根据新问题或新主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观点与方法重新构建的体系,而不是照搬或归纳教材的体系。新体系的构建强调创造性和自主性。
1.2 主动构建的主体是学生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更是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调动已掌握的知识、观点、方法(第一轮复习成果),根据新问题重新整合知识、梳理线索,其实就是一个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感悟主旨的过程。从复习效果来看,这无疑比教师讲解或代笔构建,更能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
1.3 构建简明“通史”体系
历史的发展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阶段特征明显,知识的纵横联系密切[3]。但学生所学习的课程采用专题史的编写体系,这种编写体例使学生较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认识历史概念的实质、探究历史发展的根源和影响,更不要说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时间”为线索,纵向构建知识结构,把握历史的变迁和延续,在头脑中形成脉络清晰的历史体系。同时,要对历史发展某一阶段的横截面进行知识结构的构建,高考注重考查学科思维、学科能力,所以构建横向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真正认识历史的阶段特征,认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纵向联系时,尤其要注意转型时期阶段结构的重建,注意引导学生探究推动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及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同一时期东西方社会的不同特征,把中国放在世界大背景中去分析,要有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4 构建主题知识结构
课程改变了通史体系,以模块知识来涵盖人类历史的主要领域。每一模块都蕴含着一定的主题,每一主题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教育目标和思想内涵。高考也在先后强调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后,开始强调主题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这都要求我们不能单纯地回到“通史”的老路上去。在第二轮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把分散在不同模块、不同章节中的内容按照某个主题重新梳理进行再组合,以赋予这些主题新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4]。
可以选取大主题,重新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结构,也可以找准小切口,拟定小专题,以点带面,如“政治民主化”这样的大主题,可以以政治文献为小切口,引导学生整合中外近现代史上的政治文献来比较、联系,从而反映大主题。同时,不能忽略历史学科“以史为鉴”,培养学生价值观、历史观的社会功能,构建知识结构时要注意将历史主干知识、时政热点、社会焦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如社会福利政策、民生问题、民主法制建设等。
2 深度解读,提升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
立体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也是深度解读的过程。通过深度解读,我们可以理清纵横交错的历史关系和历史发展脉络,准确描述和揭示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论证历史问题,评价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恰恰是高考的考核目标和要求。
2.1 解读历史概念,揭示内在联系
解读历史概念,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这些概念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认识,从前因后果、发展历程、历史特点等方面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例如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就应该引导学生将其置于世界工业文明兴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大背景下解读,分析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及特点,理解近代工业的内涵,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2 多角度、多史观解读
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多角度、多史观的解读[5]。例如,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分析其影响。从消极角度看,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沦为西方经济的附庸,是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从积极角度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同时可引导学生运用多史观解读其影响。运用全球史观解读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运用文明史观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的冲击和影响;还可以从社会史观的角度引导学生探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
2.3 遵循“史论结合”的原则进行深度解读
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史论结合”,高考也从重视考查历史结论转向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过程,考查学生“构建和阐释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知识结构,分析、比较史实,归纳出主题,也可以参照近年来兴起的“材料分析立论题”这种题型[6],引导学生围绕观点,合理引用史实,史论结合,做到观点与结论相统一,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提到,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得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如何分析这一问题?首先,引导学生概括出陈旭麓先生的观点,即生产方式的变动产生了双重作用,并以积极作用为主。其次,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调动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的相关史实来论证这一观点。最后,指导学生在表述时注意逻辑关系要清晰,层次要分明,详略得当。
在高三第二轮复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构建主干知识新体系,形成立体知识网络并对其进行深度解读,有利于巩固和迁移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史观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1.
[2]刘茂森,宋景田.注重基础·回归传统·风格朴实:评2012年山东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J].中学历史教学,2012(7):38-41.
[3]谭方亮.大胆预测,科学备考:历史必修Ⅰ(政治模块)复习备考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12(11):44-50.
[4]黄永友.浅谈主题教学与高考备考[J].中学历史教学,2012(9):48-52.
[5]徐赐成.自然中求和谐,平淡里见精神: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历史试题概论[J].中学历史教学,2012(7):32-34.
[6]仲尧明.材料分析立论题的命题技术研究:以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2题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2(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