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014-02-05夏瑞明马玉富夏国园朱小芳

浙江医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分医学

夏瑞明,马玉富,夏国园,朱小芳

(1.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2.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教学研究与管理·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夏瑞明1,马玉富2,夏国园2,朱小芳2

(1.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2.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在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此我校制定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从2013年开始招生。本文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规格的要求、学分和课程安排、毕业实习安排几个方面阐述了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为其他医学院校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directory promulgat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2 added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We developed a training scheme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based medical imaging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began to recruit students in 2013. This article analyzed our talent training scheme from training goal, training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credit and curriculum arrangement and graduation practice arrangement.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develop appropriate training program.

Keywords: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中与医学影像相关的专业有3个,2个在基本专业下,其中一个是在工学学科门类下生物医学工程类中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2601),另一个在医学学科门类下医学技术类中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专业代码101003),还有一个在特设专业中临床医学类下的医学影像学专业(专业代码100203TK),属于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上述3个专业中医学影像技术是首次开设,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我校根据教育部对该专业设置的总体要求,结合浙江医学影像界的情况和我校实际制定了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于2013年开始招生,2014年又对方案进行了论证和修订。现将我校制订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一介绍,供兄弟院校相互借鉴和交流,共同提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1 培养目标的定位

现代医院的影像科中有5类工作人员,第一类是诊断医师,主要从事影像诊断工作;第二类是介入医师,主要从事介入放射工作;第三类是技术人员,主要通过操作影像设备来获取影像图像;第四类是工程人员,主要负责影像设备的安装、维修和维护;第5类是护理人员,主要负责影像科内的相关护理工作。这五类人员工作不一样,培养要求也应不同。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应该培养的是第一、二类人员,生物医学工程主要应该培养的是第四类人员,护理人员由护理学专业培养,第三类人员应该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培养任务。另外目前浙江省各类医院中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很缺乏,现在在从事这项工作的都是中专生和大专生,学历层次偏低,影响着学科的发展。因此我们把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定位既符合教育部对本专业的要求,也有利于浙江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的发展,同时也非常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2 培养规格的要求

根据培养目标,我们对毕业生设定了4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政治上的要求,要求学生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三基”上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常规放射学、CT、MRI、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等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各种操作技术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常见故障排除技术,掌握PACS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技术以及影像学工作站的后处理技术,掌握有关放射防护的规章制度和方法。熟悉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知识,能运用影像学技术获取诊断所需的优质图像;熟悉医学影像检查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学原则。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行业需求。三是能力上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医学科学交流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四是综合素质上的要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遵纪守法,品质优良,情操高尚,行为规范,具有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公民意识,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基本的体育能力,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3 学分和课程安排

我校实行学分制,课内理论教学以16学时计1学分,单独开设的实验课以32学时计1学分,集中进行的毕业实习每周计1学分。全校所有4年制本科专业四年的总学分全部为160学分,其中35学分为公共平台课程,全校所有专业都一样,103学分为专业平台和专业方向课程,22学分为全校选修课程。

公共平台课程旨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主要由思想政治类、身心类、计算机类、大学英语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组成,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军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计算机基础、高级办公自动化、大学英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专业平台和方向课程是为实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的系列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我们开设了教育部要求开设的本专业的全部核心课程包括影像应用数学、影像物理学、图象处理算法基础、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设备安装与维修、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了医学电子学基础、系统解剖学、影像应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医学统计学、专业英语。临床医学课程开设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专业课程中除了一些核心课程外还开设了医学超声影像学、影像核医学、肿瘤放射治疗学、介入放射学、放射防护学。为培养学生医患沟通的技巧,和谐医患关系,我们还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包括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学。

22个学分的全校选修课程包括:(1)公共艺术类;(2)大学英语类;(3)辅修专业类和其他类(如专业拓展、专业普适、校本特色等模块);(4)跨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学生必须在公共艺术类课程中修满2个学分方可毕业。若学生修满大学英语公共平台课程8个学分且未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则必须在第3学期修读全校选修课程中的大学英语课程。在其他类课程中设置专业拓展、专业普适、校本特色等模块,每个模块由4门课程组成,2学分/门,共计8学分。其中专业拓展模块由拓宽专业知识面、深化专业知识内容、面向专业资格考试的课程组成,供本专业学生修读;专业普适模块课程由专业最基本、核心的系列课程组成,供外专业学生修读;校本特色模块由学校精选特色、优势、精品等课程组成,供全体学生修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设置了由影像卫生法学、影像技术质量控制、影像药物使用规范和影像护理操作规范4门课程组成的“质量控制与技术规范”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和由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和超声检查技术4门课程组成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专业普适模块课程。

4 毕业实习的安排

为实现培养目标确定的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医学影像技术4年的学习中安排前3年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最后1年安排了40周时间在全省三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进行毕业实习,其中内科2周、外科2周、影像科30周(其中X线诊断5周、X线技术10周、CT 5周、MRI 4周、介入放射学2周、超声4周)、放疗科4周、设备科2周。由于浙江省只有很少的医院设有核医学科,因此学生也很少能进入核医学科工作,所以我们没有安排核医学科的实习。在浙江省的县级及以上医院中普遍设有放疗科,前期调研中发现放疗科中技术人员也很缺乏,为此我们专门安排了放疗科的实习,为学生就业开辟另外一条道路,让学生多一种选择。另外为培养学生对影像科设备、技术的管理意识,我们还专门安排了设备科的实习。同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医德实习[2]。

5 特色

我校曾经办过三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班,与三年制高职相比,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的特色是“重基础、重技能、重人文、重科研”。重基础,是指开设的基础课程的数目和学时数明显增加,以培养学生有厚实的基础知识。重技能,是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时数和实训时间明显增加,以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医学人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3],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也越来越大,为此我们专门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如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学,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我们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开设了一些有关科研方法的课程,如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常用技术、常用医学实验动物模型制备、医学论文写作、科研项目申报及实例分析教程等,同时开展学生科研项目申报,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开展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重基础、重技能、重人文、重科研”是我校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也是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与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差别所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夏瑞明. 医学生开展临床医德实习的构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78-79.

[3]雷胜学.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004,32(1):17-18.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XIA Ruiming1, MA Yufu2, XIA Guoyuan2, ZHU Xiaofang2

(1.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Zhejiang 312000, China;2.Shaox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312000, China)

G642.0

A

1672-0024(2014)06-0004-03

夏瑞明(1968-),男,浙江绍兴人,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医学影像诊断教育与临床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学分医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医学的进步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学分美食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