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倦怠及干预策略
2014-02-05王兰锋
文/王兰锋
心理学视野的个体工作倦怠包括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倦怠有社会和个体两个层面的成因。社会层面的成因包括社会期望值高所致的压力和个体社会支持的不足,个体层面的成因包括个体的人格因素、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对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工作倦怠的干预策略也需从社会环境、职业特征和个体3个方面出发。
一、工作倦怠及其研究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罗伊登伯格(Freudenberger)开创了现代心理学中关于工作倦怠的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倦怠”的概念,用以描述个体在工作中的负性体验,这种负性体验包括一系列症状:长期的身体疲劳、情感耗竭、工作卷入程度降低、工作成就感低,外显为对工作内容拖延和对服务对象态度冷漠等。学者马斯拉奇(Maslach)和杰克逊(Jackson)之后用三维模型对工作倦怠进行了操作定义:认为工作倦怠是个体在自身职业领域中、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过程中的一种综合性负性体验,包括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3个维度的症状,而情感衰竭是工作倦怠的主要内容。情感衰竭是工作倦怠的个人应激维度,指个体的情感资源在工作过程中过度消耗,从而导致精力丧失和疲乏不堪;人格解体是工作倦怠的人际情境维度,指个体在工作过程中对服务对象消极、冷漠的态度,此种状态倾向于以对待物质或物体的方式对待人,并力图减少与工作对象的交往;个人成就感降低是工作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个体对自己进行负性的、消极的评价,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效能感下降。马斯拉奇和杰克逊的这一颇具操作性的定义在之后的相关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认同。[1]
当前国内关于工作倦怠的研究涉及商业领域、教育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医疗医学领域和公安司法领域等,而在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尚未涉及。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倦怠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心理学领域对倦怠这一理论内容的丰富和扩展,更期有助于学术期刊编辑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满意度、完善人格结构的个体成长,同时达到打造专家型、学者型编辑队伍,提高学术期刊编校质量,实现期刊编辑选择文本、储存知识、发掘作者、传播科技和文化的功能。
二、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倦怠状况
编辑工作的性质导致生理健康受损。工作特点决定了编辑人员的工作不仅是学术的,更是形式的,在编校环节更是形式大于内容,这就意味着编辑人员不仅要付出更多的精力研读每一作者的文章内容,还要在之后进行每一个字、词、符号的校对。长期枯燥的伏案文字工作导致编辑人员生理健康不良,长期的阅稿、选稿、审稿、校稿工作流程导致其职业病表现明显。视力不良,眼疾多发,颈椎病常见,这些都更易使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经常产生疲劳感,出现体力和脑力透支而致的失眠、食欲不振、背痛、头晕等生理症状,从而表现出精力丧失和疲乏不堪。
现实工作环境易导致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消极、冷漠的工作态度,即人际情境不良。吴昌珍(2004)对重庆市高校学报编辑进行了职业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报编辑职业满意的主要因素包括报酬待遇、领导是否重视、人际关系等,而“立足本职、发挥特长”是影响满意度的最大激励因素。[2]于涌在(2004)对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进行的调查也显示,期刊编辑人员工作中的待遇、福利,与同事、作者、读者以及领导者的关系不良等都是导致工作压力、消极情绪和冷漠态度的因素。姚磊等在编辑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72%的被访者认为工作中的晋升机会很少,58%的被访者对自己的晋升有不同程度的不满。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期刊的质量和学术传播成效,所以调整编辑人员状态,创设和谐工作环境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个人成就感低。学术期刊编辑人员是连接学术成果与受众的媒介。而编辑工作是帮助作者把学术成果公开出版,常被编辑本人认为是“为她人做嫁衣”,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目睹别人新的研究成果面世,编辑人员个人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根据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是动态的,个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就会上升到较高层次的需要,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体最高层次的需求,是通过个体的内部因素才能得到满足的,他人对自己付出的认可和尊重是其满足的源泉。而现实中往往是随着文章的付诸出版,作者和编辑人员的心理连结即中断,作者原有的谦虚态度往往也随之消失,编辑人员会经常体验到丧失和失落等消极情绪,同时还必须投入到新一轮的付出和编校过程中,如果缺少很好的个体调适能力,个体的低成就感状态也就难以避免。
三、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工作倦怠的成因分析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工作倦怠的形成由外在社会环境、内在发生机制和职业特点3个方面共同作用,其成因分析也应从社会层面、编辑个体层面和编辑职业特征3个层次进行归因。
(一)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
社会对学术期刊的期望值高,导致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工作压力大。学术期刊肩负着传播新科技、新知识的使命和社会期待,责任感给了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不辱使命的压力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编辑出版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学术沟通更加频繁,随之而来的是对学术期刊编辑在学识、视野和能力方面更严峻的挑战,不断地应对新技术、新知识需求的压力和自身环境不能提供足够的个人成长机会的矛盾造成长久的工作压力,这无疑也是一种长期的负性情绪体验和心理负担。
社会支持的不足。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多属于传统的事业单位,还有绝大部分高校学报归属于各高校,期刊编辑人员高要求、高压力的工作却没有带来相应的高报酬,仍是按照级别、职称领取固定的工资,高校中的学报编辑部多属于教辅单位,编辑人员收入与教师相比要明显偏低。期刊编辑人员的家庭支持和友情支持也常因工作的加班加点导致沟通交流少而欠缺。心理学中社会支持的缓冲假设认为: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工作应激源和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社会支持低时,工作应激源和工作倦怠关系密切;社会支持高时,工作应激源和工作倦怠之间关系微弱。社会支持的不足给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带来的消极体验也是工作倦怠的成因之一。
(二)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
个体的人格因素。个体的人格因素尤其是个体的人格坚韧性与个体的工作倦怠程度呈负相关,即个体的人格坚韧性越高,其工作倦怠程度就越低。心理学关于倦怠的研究认为人格坚韧性对个体工作倦怠的影响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人格坚韧性能够促进个体采取有建设性的应对方式;二是人格坚韧性能够促进个体认知的客观性,高坚韧性的个体更善于把应激事件作为自身成长和挑战的机会;三是人格坚韧性有益于个体养成积极健康的习惯,最终促进身心健康,减少倦怠。
个体的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归因是个体根据各种信息及事件、行为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表象、推理等信息加工过程进行分析,并寻找其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为外控的人习惯于把事件或成效归因于外在条件或机遇,容易比内控的人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和倦怠。个体积极的应对方式也有利于减少工作倦怠的发生。
个体层面的人格因素更多地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能力高度相关,所以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在工作中注重自身心理健康、增强心理调适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工作倦怠。
(三)职业特征带来的影响因素
信息化时代编辑出版行业快速发展的压力。编辑出版行业的现代化和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到来对学术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编辑出版人员不仅要掌握选题、组稿、审稿、改稿、编校等传统编辑业务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应用电脑网络及各种制图、编修软件的能力,要能够把书面上静态的文字、图像、表格等转换成屏幕上动态的内容,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成为编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现实工作中出版周期的客观要求使学术期刊编辑人员更要做到每一期的及时编辑出版,每一期机械重复的疲劳和厌倦易于导致倦怠。[4]
编辑工作的特点易于导致倦怠。编辑工作是辛苦的脑力劳动,工作要求每一篇文章、文献的引领性、学术性和创新性,编辑前期要在浩如烟海的邮件系统中进行文章的下载、阅读、挑选、比较和权衡,选择后还要经历和作者的多次沟通,后期还要进行文章的校对,宏观至提纲挈领的摘要概括,细致到每一个标点、符号的意义阐释,都要在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中实现,编校工作的细致、繁琐和谨慎需要编辑人员精力的高度投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误,所以职业特征也是导致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
四、期刊编辑工作倦怠的干预策略
对期刊编辑工作倦怠的干预要从行业整体发展和编辑个体成长两个方面进行。既要从编辑出版行业的工资待遇、晋升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性改革,同时也要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关注编辑人员的个体成长和身心健康。
(一)社会和职业环境层面的干预策略
提高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实行激励性的薪酬制度。清贫的物质生活环境中对个体过高的道德要求是不符合客观现实的,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可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减少对工作的不满意。心理学的动机理论中,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对于提高个体工作满意度有重要意义。赫茨伯格认为,导致员工工作满意的因素与导致其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相互独立的。仅消除不满意因素只能安抚员工, 但不能激励员工。导致工作不满意感的外部因素得到改善会减少或消除员工的不满意感, 但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满意(即受到激励)。因此想要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就必须注重改善其内部激励因素,从而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预防工作倦怠。
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制度,调动编辑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和期刊社会效益的同时,还有其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期刊单位应注重编辑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晋升制度要给年轻编辑人员成长的空间,在选才用人上要做到“能者上,庸者下”。鼓励期刊编辑人员不断提高自我能力,敢于展示自我。管理者要帮助编辑人员克服在其职业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鼓励其把个人的职业规划与编辑部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从而提升编辑人员的自我成就感,预防工作倦怠。
注重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促进个体成长与发展。学术期刊单位管理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作为一项日常的、持久的工作,制订员工继续教育和培训计划,要规划设置专门的培训资金,纳入单位每年的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中,满足编辑人员专业和业务深造的需要。编辑人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是其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现代社会中对个体来说,工作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体人生价值实现的载体,所以,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是单位管理者和员工的必然选择。
注重建构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良性社会支持。信息时代的编辑出版行业出版技术更为先进,出版服务更为人性,出版载体更加多样,出版周期更加紧凑,这些无疑使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压力更大,良性的社会支持可以调节或消解个体工作压力,预防倦怠。索茨(Thoits)将社会支持定义为“重要的他人如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亲属和邻居等为某个人所提供的帮助功能。这些功能典型地包括社会情感帮助、实际帮助和信息帮助”。考伯将社会支持区分为情感性支持、网络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5]尽管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理解各有差异,但无论是国外早期的研究还是后来国内的实证研究,对个体社会支持的分类概括来说有两大类:物质支持和情感支持,这两者和支持源构成了社会支持概念的3个要素。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社会支持除了来自工作方面的,家庭、社交网络的情感支持也非常重要.单位应注重和员工家人的沟通、互动,每年度通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联欢、联谊活动可以促使员工的家人、亲朋更多地理解其工作特点,家人的理解和关怀可以增进员工的社会支持,减少生活中的诸多消极情感体验,预防工作倦怠。
(二)个体层面的干预策略
进行积极的身体锻炼和实行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个体长期的身体疲劳是工作倦怠的维度之一,增强自身体质是期刊编辑人员个体应对倦怠的首要策略。个体身体健康是应对一切压力的源泉,且个体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不可分,编辑工作本身是辛苦的脑力劳动,锻炼与规律作息以及合理饮食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缓解精神压力,预防和缓释工作倦怠。[6]
注重个体心理健康,增强期刊编辑人员的心理调节能力。学术期刊编辑应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如进行归因训练、放松训练等。通过归因训练,编辑个体可以成为归因方式内控者,可以使自己更加倾向于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个体的努力和能力等,这种增加事情可控制性的思维方法可以提升编辑个体对生活的控制感,增强个体自信,激发工作热情。同时可以使之客观认知自己的能力和处境、机会等,避免因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带来失败而导致倦怠感。
调整个体认知方式,建构积极的个体应对策略,不断提升编辑自身素质与工作能力。应对方式的过程或情境取向者认为个体的应对是纯粹的意识活动,应对过程是一个多变的、动态的过程,此过程始于对应激情境的认知评价,在整个应对过程中, 个体的认知角度对采取积极或消极的应对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学术期刊编辑个体在工作中应有意识地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构建积极的应对策略,遇到问题不逃避、不抱怨,“以问题为中心”解决问题,如此可以增强编辑个体对工作的投入程度,避免“以人为中心”而指责、推诿的思维模式,降低因逃避问题而产生的工作倦怠。
[1]李永鑫,张阔.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趋势[J].心理科学,2007(2)
[2]吴昌珍.高校学报编辑人才职业满意度调查分析[J].编辑学报,2004(3)
[3]李晓玉.论编辑出版人员积极心理的培养[J].中国出版,2010(2)
[4]高建民.转型期编辑的心理冲突及解决途径[J].中国出版,2006(7)
[5]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理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6]李永鑫.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