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地方党报的财经报道
2014-02-05杨伟峰
□杨伟峰
(许昌日报社,河南 许昌 46100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结构,使得财经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要点,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关注财经新闻,他们需要通过媒体了解到更加及时、准确、全面的财经信息,以此作为自己参与经济生活的依据。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传媒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市场化成为地方党报发展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而开辟财经新闻专版(专刊),也成了地方党报向市场化转型的一个选项。
事实上,财经新闻有着抽象性、涉及范围广、有较强提示作用等特点,而从我国当前的财经报道来看,在媒体、记者、读者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地方党报财经报道的读者定位不明确,文章风格游移不定。其次,财经新闻观点存在片面性,宣传味、工作味太浓,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再次,从写作的语言风格来看,财经新闻的语言存在枯燥乏味,形式呆板等问题。
如何进一步加大财经新闻报道力度,提升财经新闻报道质量,使之成为党报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是值得地市党报研究的一个课题。事实上,财经报道只要选取正确的视角,并创新报道方式,让硬性的财经新闻做到软着陆,使财经报道更加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就可以走出“枯燥、过于专业”的怪圈,让更多的受众可以看得懂、喜欢看。
财经报道要选取正确的视角
财经报道应从百姓视角来透视经济事件,找出这一经济事件和普通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要素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与专业财经媒体不一样的是,党报的财经报道不能沉溺在专业细节中,其报道选题更应该在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策、事件中产生,在财经事件的变动趋势中产生,在财经与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关联中产生。比如专业媒体可以连篇累牍地介绍E T F s(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设立依据、操作技术等,但党报财经报道最需要关心的则是其对基金业、证券业发展的意义,对股民产生什么影响。
诚然,有些财经报道讲的是“宏观问题”,但宏观的经济问题与普通百姓的微观经济生活总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宏观的经济政策会对人们的微观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应该站在大的经济立场上反映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民生”谈“国计”,大题小做,不失为一个吸引读者的有效办法。
用平民眼光来观察经济政策,从平民视角来分析经济现象,不仅仅是简单地报道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具体的经济信息,而是从这些政策中细究和挖掘对老百姓的影响。因此,财经报道只要选取正确的视角,就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财经报道既能体现深刻的内涵,又能体现贴近性,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克服财经报道大而化之的问题,实现财经报道的硬新闻软着陆。
财经报道要选取灵活的表达方式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新闻传播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故事化倾向。新闻传播故事化与财经报道的“联姻”,很快使那些原先专业性强、可读性低,过于理论化、数据化的财经新闻令人耳目一新,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对此,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说过一段很多业内人士都熟悉的话: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如果你把新闻报道看作故事,而不只是通迅稿,那么你可以找到许多可写的东西。
对财经事件,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报道,用形象来表达抽象,用特殊来表现一般。众所周知,美国《华尔街日报》是全球权威的财经类日报,并在最近几年跃升为美国发行量最高的报纸之一,其在财经报道中的“华尔街日报体”(以下简称华体)一直为业内人士所称道。“华体”是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合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作点化式结尾,升华主题。“华体”最大的优势在于用人们最能迅速接受的故事作由头,扣人心弦,层层深化,在轻松愉快或动人心魄或诙谐幽默中,不知不觉地让读者接受新闻事实。“华体”的这种写作方式,能使枯燥的财经硬新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可见,只要有好的写作方式和报道技巧,财经报道这样的硬新闻同样可以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
财经报道要处理好“专业化”和“通俗化”的关系
财经新闻是涵盖领域杂、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新闻,要处理好专业化和通俗化的关系,做到新闻报道的专业化和表达的通俗化。应该说,从财经新闻的特点和所反映的内容而言,专业性无疑是其一个最为独特的地方。记者在写财经报道的时候,要以专业化水准做分析。财经记者和编辑应具备足够的财经专业知识,能够准确把握财经概念的内涵、经济命题的要义,善于运用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评价经济活动,深刻揭示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同时,财经报道要以通俗化面对读者,在易懂的前提下做到精深。由于财经报道常常涉及一些专业的问题,而面对的是普通的受众,因此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专业问题要提高解释能力。《华尔街日报》的一位总编辑曾经说过,二流的记者能把事情向专家说清楚,一流的记者则同时能把事情向一个小学生讲明白。对于一些财经信息,记者看懂后,还应该采访专业人士,让专业人士来解读这条信息,因为只有他们才知道这个信息的分量,才知道这项政策对于某个特定领域将产生何等影响。记者只有对政策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翻译,并用直接引语、比喻等鲜活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信息,全方位、多角度解读,更好地诠释这些经济政策的社会后果以及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财经新闻只有经过这样一个“了解、理解、整理、转化、翻译、浅出”的整合过程,最终加工和过滤出来的新闻才能成为读者喜欢看也能看得懂的文章。
文献与注释:
1.安雅·谢芙琳、埃默·贝赛特编著,李良荣审译,《全球化视界:财经传媒报道》第33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2.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第599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3.交易所交易基金:2003年我国基金业创新举措之一,该基金推出对证券市场、基金市场发展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