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里的孝道

2014-02-05孙有祖

椰城 2014年3期
关键词:孝顺儒家生病

■孙有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和滋润民族传统美德,使之几千年来能够得到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着民族的人格力量,厚载着民族文明的硕果,具有巨大的思想生命力,并成为历史进步与社会文明的强大推动力。儒家“孝”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宝典之一。

孝出于天性

谈到孝顺,很多人认为,那是儒家的专利。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的年纪,做子女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为了他们得享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日渐老迈而忧虑。这句话很让人感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看到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做子女的会越来越担心,这是人之常情。父母过得如何,做子女的非常关心,这是天生的本能。

儒家非常重视孝道,因为孝出于天性,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基本的品德。只要是人,都应该孝顺,也愿意孝顺。那么子女与父母之间要如何相处才算得上孝顺?其实,不只是孝顺,人与人相处要合乎“善”的要求,都要考虑以下三点:第一,内心感受要真诚,你一定要常常问自己,我是不是真心希望父母快乐,是不是真诚由内而发希望孝顺父母;第二,对方期许要沟通。父母对你有什么要求、期待,要跟他们沟通一下,了解他们的需要,设法回应,尽量做到;第三,遵守社会规范。父母要我们做一件事,如果违背社会规范,我做不做呢?譬如父母生病了,要我想办法弄钱给他们治病,那我想什么办法呢?如果是违法的怎么办?无论如何你不能违背社会规范,否则就算你做到孝顺,也会受到法律制裁。

内心感受要真诚,对方期许要沟通,社会规范要遵守,这三条是包括父子在内的任何人际关系都要考虑到的。孝顺,并非教条,而是要指出一条最适合人性发展所需的途径。

敬爱父母

没有人会反对孝顺,但怎样做才算孝顺?这是一个大问题。孝顺只满足父母的要求是不够的,还要有尊敬之心,照顾到父母的尊严。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奉养父母。就连狗与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不尊敬父母,那么怎样区别奉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呢?我们认为父母可能念书不多,社会成就不高,却没有想到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像天地一样,因为他们我们才得以出生、成长、活在这世界上,所以我们终身都要尊敬父母。”

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子夏,问怎样做才算孝顺,孔子因材施教,给出另一个答案。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乎?”(《论语·为政》)。

子夏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得。有事要办时,仅仅替父母做,有酒菜、食物时,让父母吃喝,但是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这样能算是孝顺吗?”

孔子认为,孝顺出于子女爱父母之心,这种爱心自然表现为和悦的神情与脸色。做到这点确实不易。如果你脸色不好看,让父母觉得好像是麻烦你了,那就算你做到了父母的要求,也不算孝顺。这时你要想到我们小时生病,父母是怎么样不眠不休,衣不解带地照顾我们,从来没有抱怨。现在父母年纪大了,需要我们的照顾,我们怎么能忍心给父母脸色看呢?

所以,一个人光孝顺是不够的。还要知道为什么要孝顺,怎样做才算孝顺。你光能满足父母的生活需求是不够的,还要从心底里尊敬父母,理解父母;看父母快不快乐,想自己如何才能让父母快乐。儒家的思想,不是盲目的教条,也不是单方面的权威要求,而是希望我们透过理性的思维,从内心真诚的情感出发,去做到孝顺的要求。

委婉沟通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是宋朝以后的学者归纳出来的,强调天下的父母都是关怀子女的,希望天下人都能孝顺父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是人,是人都会犯错,父母也会犯错,父母犯错时,子女应该怎么办?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孔子说:“服侍父母时,发现父母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劝阻;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接受,仍然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内心忧愁但是不去抱怨。”

孔子讲得很清楚,父母也会做错事。有的父母说不定做的事情对社会来说是不允许的,但他们毕竟用心把孩子抚养长大。孩子念书,启蒙了,知道什么是善恶是非,这时也许会想来规劝父母。因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人不走上正路,终究有问题。但是你规劝父母的方式要委婉,不能够疾言厉色,好像老师教学生一样,那样父母是不会接受的,反而会觉得这孩子忤逆不孝。如果实在行不通,孔子说做子女的仍然要恪守“不违不怨”的原则,耐心劝说,还是要尊敬他们,不要违背他们,努力做好该做的事,不要抱怨,避免伤害亲情。

孝与健康

我们年轻的时候容易让父母操心,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经验。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什么都没干,只是出一趟远门,做父母也会担忧不已。所以孔子才会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出远门;如果出远门,就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在古代,子女一旦出远门,会好多天音信全无,联系不上,父母会非常地担心、挂念,不知道子女在外面发生什么情况。所以孔子才会说,父母亲在世的时候,做子女的尽量不出远门,以免让他们挂念,这是一种孝顺。

此外,孔子认为,做子女的懂得保养身体,做到身体健康,少生病,这也是一种孝顺。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里仁》)。

孟武伯请教什么是孝顺。孔子说:“让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忧愁。”健康就是孝顺,让父母只为你的疾病忧愁。什么意思呢?人生病总是难免的,天气变化,饮食的问题,都可能导致生病。除了生病,其他所有的事情,包括念书、交友、做事,都不让父母担心,那你就非常孝顺了。这句话听起来不错,真要做到却不容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子女操劳一生,子女生病时,甚至愿以身相替。我们今天为人父母者,如果子女真能做到让我们什么都不必担心,而只担心他们有没有生病,那么我们除了庆幸自己有了孝顺的子女,还能说什么呢?

做子女的爱惜身体,保持健康,不仅是做人的责任,也是孝道的根本。儒家谈孝顺,强调“将心比心”,要替父母着想,替父母着想的方法是把自己当成父母来思考。一个人有父母,有子女,有一个完整的家,是人生非常大的幸福。看到子女,想到自己小时候的样子;看到父母,可以去想象自己年老时的样子。一个人有过去和未来,他们现在才不至于落空,他的生命才有原有本,慢慢成熟。

孝与守礼

所谓“孝”,是人类真情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所谓“礼”,是一种大家都遵守的社会规范。孝和礼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认为有关系。有一次孟懿子向他请教什么是孝,孔子只回答了两个字“无违”,不要违背礼制。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里仁》)

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礼的规定来服侍他们;父母过世后,依礼的规定来埋葬他们,依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只有无违于礼,才能实现孝顺的心意。内在的孝心与外在的礼法配合,才是孝的实践。

孔子认为,孝与礼的关系还表现在: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

观察一个人,要看他在父亲活着的时候选择什么志向,在父亲过世以后表现什么行为。如果他能在三年之久不改变父亲做人处事的原则,就可以称得上孝顺了。

孔子谈到孝顺,除了要有真诚的情感之外,礼制也是必须要遵守的。这样一来,人的行为才不至于“过度”,也不至于“不及”,各种情感才能“发而皆中节”,“节”就是适当的分寸。人不管处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只有守法和重礼两项配合起来,人生之路才可以走得非常稳健。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只有保守稳健,才能够慢慢成长,否则礼仪制度方面改变太快,到最后恐怕手足无措,反而乱了分寸。

三年之丧

“三年之丧”算是《论语》最尖锐的一段对话。孔子有个学生叫做宰我。是言语科的第一名。在关于孝顺的问题上,宰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宰我问:“三年之丧,其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论语·阳货》)。

宰我请教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君子三年不举行礼仪,礼仪一定会荒废;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散乱。旧谷吃完,新谷也已收成;打火的燧木轮用了一次。所以守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守丧未满三年,就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宰我说:“安。”

宰我提出质疑,说三年守孝,时间未免太长了吧,三年不能行礼作乐,一定礼坏乐崩。这就像小孩学钢琴一样,三年不准他弹琴,再弹的时候一定不成调儿,这是人文世界的情况。自然世界呢?古时候鲁国一年收成一次,旧米吃完,新米收成要一年,取火的木头,也是一年轮用一次。宰我很有逻辑头脑,他说人文世界三年太长,自然世界一年一循环,所以守一年就够了。

照理说,这个质疑很难反驳。孔子毕竟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立刻把伦理规范的基础转移到心理情感上。他说父母过世了,你自己守丧未满三年,就吃好的穿好的,你心里安不安呢?谁知宰我不客气地回答:“安”。心安理得。所以孔子说宰我不是好学生,完全不了解老师的用心,这种事情怎么可以说“安”呢?假设宰我的父母在世,听到儿子这么说一定很难过。孔子听了宰我的回答,只好说: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之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说:“你心安,就去做吧!君子在守丧的时候。吃美食不辩滋味,听音乐不感快乐,住家里不觉舒适,所以他不这样做。他宁可吃得简单,住得简陋,也要替父母守丧。现在既然你心安,你就去做吧!”宰我退出房间后,孔子说:“宰我没有真诚的情感啊!小孩子生下来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丧三年,天下人都是这样做的。宰我曾经受到父母三年怀抱的照顾吗?”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句话过去一直被中国的哲学家所忽视。怎么可以拿“生下来被父母怀抱三年,所以父母死了就要守丧三年”做论证呢?孔子心目的人性,是不能离开人的生命之具体存在及成长处境的。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是对他人性的深入观察。“三年之丧”是配合我们内心情感需要的外在表达形式。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身体上受父母照顾,心理上和父母有长期依赖,所以父母过世,守丧三年,才能使我们心安。

因此,儒家讲求的伦理规范,并非由外在的压力而来,而是在心里情感的适当表达。事实上,儒家为中国传统所规定的“礼”、“孝”提供了哲学说明。这个说明是合乎经验、理性、理想的,使我们活在世上有原有本,有内在的情感,也有外在表达的形式。两者配合,内外相得,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人生与社会。

“孝”是儒家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孝”是人类文明史永恒的主题。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是最崇高的伦理道德规范,是子女的天职。父母是最伟大的人,父母的爱是唱不完的颂歌。世间最崇高之爱是父母的爱,人类最美好的心是孝心。身为人子,千万不要伤了那颗爱你的心。“人子奉亲当竭力,千古完人唯有孝”。万善孝为先,孝子真情最动人!让我们高擎儒家孝道的大旗,敬父母,颂亲恩,倡孝道,尽孝心,争当孝子,让父母快乐,那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愿天下为人子者,既具善心更有孝心,愿尊老爱老和孝敬父母的新风吹遍神州大地!

猜你喜欢

孝顺儒家生病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孝顺
“生病”的一天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春转夏,你的肌肤生病了吗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怎么孝顺
孝顺的外婆
别怨天气热,身上爱出汗,可能是你生病啦!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