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浅阅读与深阅读

2014-02-04谢文亮杨小川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条码学术期刊期刊

谢文亮 杨小川

1)《广东商学院学报》编辑部,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赤沙路21号,E-mail:xwl@gdcc.edu.cn 2)《广东商学院学报》编辑部,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赤沙路21号,E-mail:gdyxc@tom.com

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阅读方式也相应的从传统纸质阅读和电脑阅读发展为移动阅读,碎片化阅读已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信息获取方式。学术期刊应顺应读者的阅读习惯的变化,开发移动终端版的信息推送系统,如微博、微信、移动app应用程序等。但学术期刊是需要深阅读的信息,这在移动终端显得有点局促,所以开发浅深阅读结合的应用可以更贴近读者的需要,提供更人性化服务。目前,期刊界已经开始重视浅阅读的现象[1-3]。然而,一些期刊研究学者将浅阅读与微博等同起来[4],并且忽略了浅阅读与深阅读对接关联的研究。事实上,对于学术期刊来说,浅阅读内容是深阅读的浓缩,经过一定的原则挑选出来的。重视学术期刊浅深阅读结合应用的研究将有利于改进读者阅读的效果,提高期刊影响力。

1 浅阅读是移动互联网的趋势

1.1 信息量的爆炸性增长改变了读者阅读方式

由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知识的爆炸性增长,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而读者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接收更多、更完整的信息,他们期望能得到最精简、最有用的、感兴趣的信息。浅阅读刚好迎合读者这一期望。读者通过浅阅读对文章选题作一个整体的判断,文章是否为读者所研究的方向或是读者所感兴趣的选题,是否有进一步阅读的价值,当读者判断结果是肯定的话,读者才会做出进一步深阅读的选择。

1.2 碎片化阅读成为当前最流行的信息获取方式

首先,信息新媒介中超链接的普遍存在,导致了读者阅读思维被一次次链接不断的更新和割裂,传统的纸质读物培养起来的平顺连续阅读习惯被新媒体下的检索、订阅、触发等方式所改变,读者已经习惯于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取信息。

其次,碎片化信息,如微博信息等,传播速度快,传递信息及时,成为大多数移动终端读者信息的来源。

最后,大部分读者利用碎片时间,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要求信息精短,其本质是一种浅阅读,成为移动阅读的趋势。

1.3 移动终端屏幕尺寸大小的限制催生了浅阅读

移动终端的特点是随身带,如移动智能手机、苹果的iPad,还有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等,终端屏幕尺寸大小限制而导致了每页显示字数有限,必须进行内容浓缩才能在移动终端显示所要传递的信息,这时浅阅读应势而生。

2 浅阅读和深阅读的联系纽带

浅深阅读有多种对接方式,期刊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目前已建设起来的平台进行整合。如:可通过微博和博客、期刊app,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实现对接。

(1)微博和博客关联:即用微博发布“摘要性信息”,在博客发布全文,将博客的全文地址加入微博短文之后,能让读者在读微博意犹未尽的时候,转到博客上继续进行深度阅读。

(2)期刊app:期刊app是期刊为各种移动阅读终端开发的阅读软件。读者下载、安装阅读软件后,一打开该期刊的app阅读器,就能阅读来自服务器端传来的经过内容再加工的、结构重设计的期刊文章;

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针对公众人物或单位认证的移动终端软件,能方便实现信息的推送[5]。

期刊app和微信公众平台都提供了“摘要性信息”和“全文内容”分开发布的模式,先由读者对“摘要性信息”进行浅阅读,由读者决定是否进一步深阅读。如果读者选择继续深阅读,只需点击“查看全文”即可链接到文章全文界面。

3 浅阅读和深阅读的结合实现

无论是微博与博客关联、期刊app,或是微信公众平台,都要经历“摘要性信息”的元数据挑选、编辑加工、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对接、发布几个程序阶段。

3.1 学术期刊浅阅读必要元数据选取原则

(1)能概括文章的内容

读者通过浅阅读后决定是否进一步深阅读,因此,在进行内容选择时,必须能准确浓缩文章内容,将文章最精华的内容抽取并呈献给读者,否则将有可能导致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被读者忽略。因此,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浅阅读元数据挑选时,要反复琢磨。

(2)以最短的篇幅提供读者最期望得到的信息

首先,这是由微博、微信浅阅读的字数限定。微信的浅阅读和微博一样,讲究内容精短,但又不失文章精华;其次,浅阅读的目的是要撩起作者深阅读和兴趣,篇幅宜简短,内容不宜长篇累牍;最后,浅阅读要适合读者移动阅读的特点,也就是随时、随地阅读,以及碎片时间利用。因此,浅阅读的内容挑选要求能以最短的篇幅提供读者最期望得到的信息。

(3)行文的简洁、流畅、易懂

虽然浅阅读的内容是“摘要性信息”,但也要求行文条理清楚,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而不能因为是摘要性信息就东摘西抄,行文不连贯,容易使读者失去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3.2 必要元数据选取

学术期刊的元数据很多,如题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文章分类号、页码、版权信息等。其中,一些元数据是作为数据检索使用,对阅读不造成影响,如文章分类号、页码、版权信息等。为了使浅阅读信息内容精简,吸引读者进一步深阅读,必须对即将发布的文章进行必要元数据选取。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app中,挑选文章题名、著作者姓名、深阅读链接为浅阅读的三种元数据;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传播的,如《企业管理》杂志,提供的浅阅读元素为:题名、内容部分摘要,以及深阅读链接三部分。

笔者认为,期刊浅阅读的元数据选取要根据期刊的特点,而不是随手摘来。能体现期刊特色的元素有:题名、摘要和关键词。另外,为了读者进一步阅读,还要提供深阅读的链接地址。

(1)题名

题名是文章的灵魂,最能体现文章的主题。因此,题名必须作为第一必要元素。期刊对文章题名要求较高,并且在《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3—1987)也作了严格规范,可直接作为浅阅读的必要元素,不必加以修改即可导入。

(2)文章摘要

文章摘要中有中英文摘要,英文摘要是为了与国外交流的需要,不是浅阅读必需元数据,可忽略。学术期刊的中文摘要一般都严格按照《文摘编写规则》(GB 6447—86)的要求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及其研究意义等方面内容,是文章的浓缩,可作为浅阅读的必要元素直接选取。对一些文章摘要比较长,也可适当删节,但不能失去其精华。

(3)关键词

从关键词能了解文章所属的学科、研究方向,能帮助读者决定是否进一步阅读,宜作为浅阅读的必要元数据。关键词按照GB 7713—1987的规定,数量选取3—8个为宜。

(4)深阅读链接

深阅读链接是全文的链接地址,为读者提供进一步深阅读的途径,因此,必须作为必要元素。

当然,还有其他的元数据能帮助读者判断文章内容和选题,如作者姓名、前言、分级标题、结语等,如果浅阅读发布平台字数允许的话,可根据期刊的需要选择其中一些元数据作为浅阅读的内容。

3.3 浅阅读内容的编辑加工

浅阅读内容在微博、期刊app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前,要作内容的编辑加工,使通过发布平台发送到读者移动终端上的信息文字界面美观、流畅。编辑加工包括所选内容的精简和修改、字体的选择、格式的编排等,特别是要进一步对文字内容进行检查,力争无错字、漏字、别字,行文无不通顺之处。编辑加工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根据信息推送系统,如微博、期刊app,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等的浏览界面特点以及期刊的个性特征作格式编排。以笔者发表的《二维条码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6]为例,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发布界面中作如下的编辑加工:

题名:二维条码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

摘要:选取期刊版权页为二维条码生成对象,通过探讨二维条码的原理、特性以及其与一维条码的比较,研究表明二维条码能弥补一维条码在期刊版权页应用上的不足,提出用二维条码取代一维条码,并探讨期刊版权页二维条码的生成,包括选择生成工具、步聚、过程以及生成后识别;最后,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版权页为例,使用生成一个可识别的期刊版权页二维条码。

关键词二维条码 期刊版权页 ISSN

深阅读链接:

http://cjstp.ijournals.cn/cjstp/ch/reader/create_pdf. aspx?file_no=20130331&flag=1&journal_id=cjstp&year_id =2013

本例中,挑选题名、文章摘要、关键词和全文链接作为浅阅读必要元数据。由于原文的摘要字数过多,超过一些浅阅读推送系统的字数限制,如微博最多字数限制是150汉字;并且内容也不够精炼,因此,在浅阅读内容编辑中,对原文摘要作进一步精简。

3.4 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对接

深阅读链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链接到期刊官方主页或期刊数据库所提供的全文阅读,微博和博客关联就是属于这种形式,这种形式的缺点是必须在两个平台上发布信息,再将两个地址关联起来;另一种是期刊app或微信公众平台中直接将全文放在编辑器中进行编辑后发布,产生了一个全文地址。在同一个平台上又编辑产生浅阅读,在期刊app或微信公众平台浅阅读界面中添加深阅读的全文地址超链接。读者在客户端的浅阅读界面中用“查看全文”转到深阅读界面,实现浅阅读和深阅读的对接。

3.5 浅阅读和深阅读的发布

浅深阅读文章的发布可采取整期发布和优先发布两种方式。整期发布没有考虑到移动阅读的特点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特别是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形成。因此,微博、期刊app和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推送平台可采取优先出版的方式,这种方式及时、快速,中国知网在全文出版中已采用该出版策略,对于移动互联网下的期刊在线出版也同样适应。将已经定稿的、即将发表的论文通过后台编辑加工后立即发布。读者移动终端将提示有信息来临,打开微博、期刊app或微信,就能进行阅读。

4 结语

随着移动阅读的普及,期刊必须根据新媒体下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进行重新定位思考,采取积极措施适应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考虑到期刊深阅读的需要,采用微博博客关联、期刊app或微信公众平台等移动终端信息推送平台作为读者浅阅读和深阅读的纽带,能帮助读者更快、更好、更省时阅读,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1 梁希妹.泛媒时代的浅阅读现象研究.辽宁大学,2012

2 吴燕,张彩霞.浅阅读的时代表征及文化阐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12,(5):132-144

3 朱晓云.学术期刊微博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编辑之友,2013,(2):79-82

4 王朦,李苓.微博不等于浅阅读.中国编辑,2010,(4):78-81

5 百度百科.微信[EB/OL].(2011-01-21)[2013-06-27]. 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

6 谢文亮,张宜军.二维条码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543-546

猜你喜欢

条码学术期刊期刊
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
条码微站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期刊问答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基于固定条码与电子标签比对设备的设计
矽感: 打造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