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依法治市为契机,推进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
2014-02-04李川川
何 东 李川川
(中共峨眉山市委党校 四川 乐山 6142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深化改革,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四川省委制定出台了《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对此,峨眉山市委提出了“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峨眉”的战略方针,这为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势必推动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
一、推进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峨眉”的重要内容
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和重要支柱。大力推进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能够落实依法治市目标,规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升市民法制意识,把峨眉山各项事业市纳入法治轨道,实现“文化”层面的法治与“制度”层面的法治之间的渗透、融合、对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内在动力,这既是依法治市的应有之义,也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峨眉”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
(二)是加快峨眉山市城镇化进程的有力保障
当前,峨眉山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46.24%上升到2013年的51.31%。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大批土地被征用,大量房屋被拆迁,由此引发了一些土地补偿、人员安置纠纷。同时,大量农民成为失地农民进城后,在社区管理和就业等方面产生了的大量的法律需求,如不对其加强法治文化教育和宣传,势必影响峨眉山市的城镇化进程,甚至会对峨眉山市的稳定与发展留下诸多隐患。法治文化具有教化和调控两方面的功能,能够对人们的行为选择产生强烈的方向引导、规范调整作用,使人们尽可能地依法作为。同时,法治文化也表现出不可忽视的软约束,能从思想深处为人们的行为模式确定基调。因此,推进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能够规范政府相关部门在城镇化进程中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引导失地农民树立法制意识、权利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养成崇尚法治权威、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有序推动峨眉山市城镇化建设进程。
(三)是创新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法治宣传的对象、内容也随之发生改变,这就要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做出相应调整。法治宣传在理念上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内容上要更加注重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的传播,在形式上要更加注重不同群体的需求,不断增强针对性、提升有效性、科学性,真正使法治成为全市广大群众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追求。
二、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
峨眉山市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峨眉山所在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峨眉山全市凭借深厚文化底蕴,加强组织领导,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宣传方式,采取有效措施,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形式
法治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峨眉山市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多次出动普法宣传车,解答法律咨询,悬挂普法宣传挂图,播放普法宣传光碟,举行法制教育讲座,发放《人民调解法》、《合同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得到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群众认可度高。
(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针对村社支书换届选举工作,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乡镇、村组,利用召开村民大会、村委会等时机集中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法》进行辅导,并发放相关宣传资料,解答村民咨询,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培训指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增强了村民依法选举的意识,确保了全市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围绕全市征地拆迁、成绵乐高铁 (峨眉段)建设,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工作组,向村民宣讲法律法规政策,引导村民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合法表达诉求,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实施。
(三)认真落实依法治市各项工作
市委、市政府要求把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市紧密结合、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抓好落实。为推动“法律六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市法治办分别制定了法律“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实际工作中将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有机融合,拓展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空间,提升了法治创建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品位。
三、当前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初步实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认识不到位
法治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内涵深、外延广。目前,峨眉山市部分领导干部对法治文化的认识深度不够,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一些领导干部对法治文化建设和依法治市的关系不清楚、不明白、不了解,认为依法治市很重要,但法治文化建设摸不着、见效慢,不如抓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那么容易出政绩,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队伍培育力度不够
目前,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队伍主要以峨眉山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为主。司法局本来已承担大量的工作,以致工作人员缺乏对法律知识的进一步系统、深入学习。大部分工作人员处理问题只凭工作经验和热情,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必将制约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
(三)法治文化宣传内容单一
当前峨眉山市的法治文化宣传主要依靠法制宣讲、法律咨询、法制讲座等方式,虽然拓展了不少法治文化载体,但总体上看还是存在活动形式相对简单、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同时只注重法律法规条文的宣传,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治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四)研究不够深入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撑。目前全市对法治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还比较滞后,缺乏社会各界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参与。此外,法治文化建设成果转化不够,对法治文化建设典型案例推广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典型引路、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四、推进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领导干部对法治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的能力,充分认识法治文化建设是依法治市的主要内容,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到相关议事日程。以“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峨眉”为主题,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整合资源优势,把法治文化融入到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之中,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法治文化观念,密切关注法治文化建设相关问题。
(二)加强法治文化队伍建设
推进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文化建设队伍。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加强普法教育专兼职工作人员的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其法律知识水平和普法宣传、参与法治文化教育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要积极探索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建立共建关系,加强法治文化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加强对基层法治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建立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在法制文艺等方面有特长的业务人员加强创作,促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
(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立体宣传体系
法治文化宣传和教育的目的是使法律能够深入人心,使民众成为法律的主体,养成对法律的尊重和信赖。宣传教育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手段。全市要着力构建以新闻媒体为主渠道的多形式、多元化、广覆盖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提高全市对法治文化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鼓励各市级部门、各镇乡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定期在街道社区、农民聚焦点、工业(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工地等开展法治文化宣传;加强公共场所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推进法制公园、法制广场、法制长廊、法制板报等载体建设;鼓励创办法律网站、法律博客(微博)、法制手机报等载体;推广先进典型,弘扬法治精神,繁荣法治文化,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在全市上下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四)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先导和行动指南,法治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离不开法治文化理论研究,深入研究法治文化理论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动力。反之,法治文化理论研究的滞后必然影响峨眉山市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要充分发挥市社科联、市委党校、市行政学校等机构的作用,调动全市广大法学人员、法律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司法人员以及各界人士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法治理论研究的工作中来,多出研究成果,多出好成果,为法治文化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定期开设全市范围的法治文化建设论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论文征集,探讨法治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思维、新举措。召开法治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广经验,扩大法治文化建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