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质灾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估
2014-02-04尚志海朱礼妍
尚志海,刘 华,朱礼妍
(1.湛江师范学院 生态经济研究所,广东 湛江524048;2.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514015)
(责任编辑 李杨杨)
1 珠江三角洲地质灾害概况
本研究讨论的珠江三角洲特指小珠江三角洲地区,范围包括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 个城市组成的区域。珠江三角洲地质灾害种类多、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了长远影响。根据《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1994—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共发生地质灾害367次,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震等,共造成276 人死亡、534 人受伤,经济损失186 665万元[1]。
1.1 滑坡、崩塌、泥石流
珠江三角洲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多发生在山区道路边坡、河流和水库边岸、矿山采石场及建筑施工场地等。1994—2009年,珠江三角洲崩塌、滑坡、泥石流共造成235 人死亡、531 人受伤,经济损失157 736.75万元,其中崩塌78 次(大型1 次、中型16次、小型61 次),滑坡139 次(特大型8 次、大型1 次、中型58 次、小型72 次),泥石流13 次(特大型4 次、大型1 次、中型5 次、小型3 次)。
1.2 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由于土体结构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下降运动[2]。珠江三角洲软土分布广泛、厚度较大,是东南沿海软土地面沉降最典型的区域,尤其是广州市番禺区南部、中山市北东部及珠海市西南部最具代表性。地面沉降会使交通路面凹凸不平,严重影响地面建筑工程、堤围水利工程、地下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严重影响投资竞争力和城市环境[3]。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4]。珠江三角洲较常发生的是隐伏岩溶塌陷,特别是在广花盆地,近年来已发生15 处隐伏岩溶塌陷,并伴生周围民房开裂、水井干涸及其他环境地质问题。1994—2009年,珠江三角洲共发生地面塌陷98 次(特大型3 次、中型19 次、小型76 次),地面沉降31 次(特大型3 次、大型1 次、中型8 次、小型19 次)。
1.3 地震
珠江三角洲地处弱震区,历史上地震强度较低,但弱震频繁,有记录的地震达400 多次,震源深度普遍在10 km 左右,极少超过30 km,总体特征是频度高、震级低、南部强、北部弱。珠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地势平坦,松散沉积物厚度较大,沙土容易液化,河岸堤围遍布,若发生地震则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5]。比如肇庆、广州、深圳等地的溶洞或土洞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容易发生塌陷地震,因烈度大、破坏形式独特,故在震中区往往会造成较大破坏。
2 珠江三角洲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2.1 地层岩性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层岩性密切相关。首先,珠江三角洲广泛分布有松散残坡积层、胀缩土和崩坡积层,这些松散岩类岩性软弱、抗剪强度低,在降雨及人类活动影响下容易产生斜坡变形,从而引发崩塌、滑坡等;其次,隐伏岩溶较为发育,尤其是深圳市龙岗—坑梓—坪地一带、广花盆地、增城市派潭、肇庆市区、江门市台山等地岩溶发育,在重力和连续降水作用下地下水采排等人类活动容易引发地面塌陷;再次,软土层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前缘和中部[2],软土层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承载力低,容易产生地面沉降和软土地基沉降。
2.2 断裂构造
珠江三角洲主要有三组断裂系统,即NE 方向(东莞断陷、新会断陷、中山断陷),NW 方向(三水断陷、顺德断陷、斗门断陷),EW 方向(南岗—太平断裂、白坭—灵山断裂、西江断裂)。地震的发生和分布往往与某条活动断裂符合或接近,尤其是在构造交汇的地方更为频繁[6],比如顺德、番禺、中山及广州、南海一带,受罗浮山断裂、沙湾断裂和西江断裂交汇控制,地震活动较多。
2.3 高温多雨
珠江三角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年均降水量1 500 ~2 000 mm,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台风季节常发生强降雨过程。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与强降雨的高发期基本吻合,地质灾害常发生在降雨过程开始后的1 ~2 天内。反复降雨及高温使得坡体的内部结构逐渐变化,滑裂带的土壤反复风化并被地下水和渗入的雨水带走形成孔隙,降低了土体的抗剪能力,使斜坡极易失稳破坏。
2.4 人类活动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崩塌、地面塌陷、地基沉降等地质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比如开挖坡脚、削坡等极易改变山体斜坡的应力状态,从而引发斜坡灾害;大规模的高层建筑施工、地下空间开拓和其他重大工程施加的静荷载改变了工程地基的应力平衡状态,使地基土体发生蠕变,引起土体的压密变形,从而诱发地面沉降[3]。2000年珠江三角洲人类活动引发的崩塌灾害共造成27 人死亡、16 人受伤,经济损失达1 060 万元。
2.5 承灾体易损性
承灾体易损性越高,对灾害的抵抗能力越差,灾害的危害也就越严重。珠江三角洲地区虽然仅占广东省土地总面积的30.4%,但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却达到4 786.24 万和3 822.23 万人,分别占全省的49.7%和62.6%,财产分布也相对集中,2009年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5,建筑业及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到全省的66.8%。珠江三角洲第二、三产业发展快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无序开发现象随处可见,使承灾体易损性增强,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将无法预料。
3 地质灾害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大,同时地区经济发达,承灾体易损性大,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地质灾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价。
3.1 评价方法
地质灾害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度(I)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H 是反映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指标,万元;S 是评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万元。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H)可用地质灾害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H1)、年均间接经济损失(H2)、挽救生命的年均安全成本(H3)三者之和来表示。其中,年均间接经济损失可按照主要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的比值1 ∶5 的方法确定[7]。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S)可用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 个指标的平均数来确定,它们分别从宏观、管理者和老百姓的角度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
对于挽救生命的年均安全成本,采用尚志海等[8]提出的灾害生命风险价值评估方法,通过人均GDP、工作休闲时间比和人口预期寿命3 个指标评价减轻生命风险的成本,即灾害生命损失经济价值。假设为避免灾害中1 个人的死亡需要投入相应的安全成本为C,则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g 为年人均GDP,万元;e 为人口预期寿命,岁;w为预期寿命中工作时间比例。
通过计算在灾害中挽救的生命成本,可得出为挽救个人生命需支付的安全成本。假设某地地质灾害中预期的死亡人数为N,则挽救生命的成本(H3)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珠江三角洲9 市地质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年均间接经济损失、灾害伤亡人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表1),结合公式(1)、(2)、(3),可计算出珠江三角洲9 市地质灾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度I,见表2。
表1 2000—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质灾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估指标
表2 珠江三角洲地质灾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度
3.2 结果分析
地质灾害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度(I)可以分为三级,在0 ~0.1 之间时,影响程度小;在0.1 ~1.0 之间时,影响程度一般;超过1.0 时,影响程度大。由表2 知,地质灾害对珠江三角洲9 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肇庆、惠州、珠海、江门、广州、佛山、深圳、东莞、中山,其中肇庆、惠州、珠海的I 值>1.0,地质灾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大,说明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防灾减灾能力较弱,尤其是肇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政府提供公共安全保障的能力和居民生产生活水平都相对较低,建议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防灾减灾工程的投入,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江门、广州、佛山、深圳的I 值介于0.1 ~1.0 之间,影响程度一般,由于地质灾害规模较大、频率较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伤亡人数较多,因此建议在城市建设中将防灾减灾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统一起来,完善综合防灾减灾机制,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东莞、中山的I 值介于0 ~0.1 之间,影响程度小,由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规模很小,年均经济损失和伤亡人数很少,同时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经济与环境协调性较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较强,因此建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增强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4 结 语
以珠江三角洲9 市为例,分析了地质灾害概况及影响因素,并基于区域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探讨了地质灾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地质灾害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肇庆、惠州、珠海、江门、广州、佛山、深圳、东莞、中山。其中,肇庆、惠州、珠海的I 值>1.0,影响程度大;江门、广州、佛山、深圳的I值介于0.1 ~1.0 之间,影响程度一般;东莞、中山的I值介于0 ~0.1 之间,影响程度小。根据9 市地质灾害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程度的计算结果,建议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要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施工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不良扰动,同时加强防灾减灾规划,增强城市的抗灾能力。
[1]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编纂委员会.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2010[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85-94.
[2]周翠英,牟春梅.珠江三角洲软土分布及其结构类型划分[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6):81-84.
[3]支兵发.影响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若干环境地质问题[J].地质通报,2005,24(6):576-581.
[4]符诗存,张建国.广州市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19(3):92-95.
[5]段永侯.我国地面沉降研究现状与21 世纪可持续发展[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2):1-5.
[6]卢体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震地质与区域稳定性[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1,2(2):19-22.
[7]潘懋,李铁锋.灾害地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24.
[8]尚志海,刘希林.基于LQI 的泥石流灾害生命风险价值评估[J].热带地理,2010,30(3):2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