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凝聚力现状分析研究

2014-02-03张春华贺金鹏马会兰

关键词:运动队凝聚力高水平

张春华,贺金鹏,马会兰

(河北工程大学 公共体育部,河北 邯郸 056038)

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凝聚力现状分析研究

张春华,贺金鹏,马会兰

(河北工程大学 公共体育部,河北 邯郸 056038)

通过对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114名运动员(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水平)凝聚力各维度的调查研究,初步分析出河北省高水平运动员的凝聚力水平现状,并分别比较性别、年级作为自变量对凝聚力各维度差异的影响变化。

高水平运动员;凝聚力;现状分析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国家不断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高校竞技体育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各种场馆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随着各高校运动队硬件实力的逐步提高,各专家学者继而对运动队建设中重要的软实力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比如团队凝聚力等方面。著名心理学家Carron(1982)认为体育运动中的团队凝聚力可以定义为团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和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

Carron等人构建的团队凝聚力模型强调每个团体成员对团体凝聚力的感受,它包括团体对个体成员的吸引程度以及成员对团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感受程度。这两大类感受又根据团体目标的不同划分为对任务凝聚力与社交凝聚力的感受。

团队凝聚力可以提高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动机,可以增强个体对运动队的责任感,较高的团队凝聚力有助于运动队获得优异的成绩。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对象

被试对象为参加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114名运动员(均为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水平),有效样本人口统计学指标见表1。

表1 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学指标一览表(n=114)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分析

通过搜集整理了大量关于高校运动队建设和团体凝聚力方面的著作和论文,分析相关数据及其论点论据。

2.心理测量法

调查问卷主体采用马红宇2004年修订的群体环境问卷(RGEQ),对运动员的凝聚力进行测量。

修改后的《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团体凝聚力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共有22个项目组成,均采用5级李科特量表(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在本次研究中,经检验发现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群体社交吸引(ATG-S)、群体任务吸引(ATG-T)、群体任务一致性(GI-T)和群体社交一致性(GI-S)的α系数分别为0.77、0.75、0.69、 0.70。结果表明,该量表对运动队凝聚力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

3.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Excel 2003和Spss For Windows 19.0加以实现。

三、结果与分析

(一)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凝聚力的总体现状

通过分析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各运动员在群体凝聚力各维度的平均得分来看(表2),群体社交吸引为最高,其次为群体任务一致性,群体社交一致性和群体任务吸引。四个维度的平均分数在3.67-4.58之间,说明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凝聚力总体处于较高的水平。

表2 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平均数(M)、标准差(SD)一览表

(二)按性别划分运动员凝聚力比较

经过对男女不同性别高水平运动员凝聚力的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男女运动员在凝聚力的四个维度方面具有非常显著差异(Wilks’Lambda=0.961,F=4.887,p<0.01)。为了分别考察不同性别运动员的凝聚力特点,现将男女凝聚力各维度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表3),在ATG-T(F=0.187,p>0.05),AGT-S(F=0.083,p>0.05)和GI-T(F=6.526,p>0.05)这三个指标上不呈显著性;而GI-S(F=7.880,p<0.01)上男女差异程非常显著,女性优于男性。说明女性在以整个运动队为范围的社会交往认知上优于男性。

表3 按性别划分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差异一览表

(三)按年级层次划分运动员凝聚力的比较

通过对不同年级层次的凝聚力各维度的多元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级的运动员凝聚力方面具有非常显著差异(Wilks’Lambda=0.94,F=11.559,p<0.001)。为了更好的了解不同年级运动员的凝聚力发展特点,将按照“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大学三年级”,“大学四年级”作为自变量对各维度进行了差异检验,结果表明(表4),不同年级层次的凝聚力各维度指标均呈现显著差异。经过Post Hoc Test(Tukey检验)的结果显示,在凝聚力的四个维度的得分上,ATG-S(F=8.098,p<0.001)、ATG-T(F=9.432,p<0.001)、 GI-T(F=5.528,p<0.01)、 GI-S(F=19.723,p<0.001)。总体上,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吸引、群体任务一致性这三个维度据表现为随年级的增长而增长。这一结果显示,共同训练的经历和心理成熟度的增加,运动员对团体的认同感也在逐渐增加。随着团体成员的共同特性越多如经历、信念、奋斗目标、利益与兴趣等一致性和相似性越来越高,更加促进其凝聚力水平的提高。但是,群体社交一致性却出现了下降趋势,这与大学生课程设计的特点相符合。在大学中,运动员在除完成训练任务外还要完成自身的学业任务,在走向社会之前人际交往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当社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运动队的时候,群体社交一致性必然将会出现下降。

表4 按年级层次划分运动员凝聚力各维度差异一览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现阶段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凝聚力整体水平较高,表明运动队的社会氛围较好,各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向心力。

2.不同性别的运动员在群体社交一致性上呈现显著差异,表现为女性优于男性。

3.不同年纪的运动员在凝聚力的四个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任务目标越来越突出能够协同支持完成共同的任务,但是队内社会交际水平出现下降趋势。

(二)建议

1.管理者应使运动员尽快明确并认同团体目标与成员角色

确立团体目标与团体成员承担的角色任务可以让个人和团体专注于需要完成的活动当中。同时,认同和接纳这些目标和角色将有助于提高成员的积极性和团队的协作性。取得成就时会增强满意感,进而为新目标努力。目标设置法是一种有效的帮助队员明确团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方法。

2.建立健全的运动队制度 形成团体规范

管理者可以用健全的规章制度、竞赛规则、肯定和表扬等措施来形成良好的团体规范。通过健全的运动队制度来奖励或惩罚队员能够引导运动队内部积极的健康的竞争氛围,进而达到提高全队凝聚力的作用。

3.积极开展竞赛活动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较长的训练时间和频率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团队凝聚力,可以通过各种模拟实战的竞赛来激励或检查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如增加队内对抗赛、校际友谊赛等赛事,在竞赛中树立共同的目标,建立战友感情,达到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目的。

[1]马红宇.我国高水平手球队群体凝聚力的研究[D].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出站报告,2004.

[2]王锁贵,闫桂芳.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2.

[3]牛振喜,任远.制约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7-08.

[4]张立.关于我国优秀女子排球队凝聚力的初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3,29(1):15-27.

[5]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第二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6]朱志忠,唐和平.组织行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75-493.

[8]廖萍.解决组织内部冲突,树立组织良好形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20-21.

[责任编辑陶爱新]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hesion in high-level athletes of Hebei universities

ZHANG Chun-hua,HE Jin-peng,MA Hui-lan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s increasing funding in competitive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eatly promoted the hardwar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 level sports teams. But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soft power factors in the sports team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multi-dimentional researches on the 114 High-level Athletes of Hebei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hesion in High-level Athletes of Hebei Universities by comaring the multi-dimentional differences among gender, grade, students’ origin and weekly training frequency.

High level athletes; cohesion;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10.3969/j.issn.1673-9477.2014.01.012

F812.6

A

1673-9477(2014)01-039-03

[投稿日期]2013-10-12

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234201102-3)

张春华(1970-),女,河北承德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运动队凝聚力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