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财务会计工作
2014-02-03
中国银行财务会计工作
2013年,中国银行财务会计工作着力制度和系统建设,夯实数据质量,以经营效益为中心,构建内生动力机制,加强资产负债平衡管理,厉行资源节约,优化财务配置,落实“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战略,支持全行业务发展和效益提升。
一、完善会计制度体系,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一)研究会计准则、完善会计制度体系。
1.研究会计准则。配合财政部会计准则修订工作,及时对《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等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专业意见。深入研究金融资产分类计量,减值准备和合并报表等会计准则,形成多项会计理论研究报告,提升会计领域理论水平。
2.完善会计制度体系。制定和梳理各项会计专项制度,完成《中国银行会计制度手册(2013年版)》;研究业务发展需求,明确上海自贸区业务核算规则,全面修订金融市场业务账务处理办法,梳理各条线各主要业务核算,完成《中国银行主要业务账务处理办法(2013年版)》,夯实会计基础,完善会计制度体系。
(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会计内部控制。
1.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密切关注国际国内会计准则及监管规定的变化,完善、优化信息披露内容,高质量完成2012年年度、2013年季报、半年财务报告的编制、报告和披露工作。平稳完成新旧审计师工作交接,启动开发自动嵌入式XBRL系统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本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自动化水平。
2.加强财会内部控制。制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非现场监控管理办法(2013年版)》,依托系统优势,进行会计非现场监控工作。按季进行会计非现场监控情况通报,规范营业外收支核算,加强会计内部控制。配合财政部、银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监管检查,完成后续整改工作。以监管检查为动力,促进财务合规建设,落实收费政策,依法合规收费,将“七不准”和“四公开”落实到经营管理过程中。
二、统筹考核、预算,发挥导向作用
(一)推进预算管理,实现信息自动化。以中银集团战略为导向,根据内外部经营形势变化以及全行整体工作方针,编制完成集团年度预算和分解落实方案。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传导经营发展方向和管理工作部署;通过精简预算指标,全面贯彻内生动力机制和监管工作要求;通过强化预算约束,充分落实积极进取、持续发展的要求。推进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全面预算管理及分析系统按期上线,基本实现预算管理自动化。
(二)强化考核,落实战略。建立与预算相统一和互相促进的多维度绩效考核体系,依据“突出战略导向、统一考核标准、注重差异化、加强激励约束”的原则,以效益为中心,引导分行加强风险管控,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资本使用效率。统一境内外机构考核体系,依据战略定位和发展重点,设置不同特色业务指标,体现境内外机构差异化管理要求。根据业务管理定位,精简、优化考核指标,突出长期战略发展、市场竞争力要求,强化业务管理与服务职能的考评。加强海内外一体化经营体系建设,推动联动记账机制及系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三、落实资本新规、应对利率市场化
(一)落实资本新规。研究资本监管规则变化对本行的影响,完成资本计量、资本规划、资本预算等各项工作向新办法的过渡;制定《加强资本管理的若干措施》,推进新资本管理办法落地实施,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管理规划》,制定相应资本管理措施及外部资本补充计划,大力推进资本补充工作。
(二)应对利率市场化、强化市场风险管控。
1.应对利率市场化。结合内生动力机制建设,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授权向业务条线、分行前移。依据利率市场化的定价管理需要,制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境内行利率定价管理办法》,指导全面提升市场化环境下定价及管理的效能。作为首批报价行,积极参与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制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贷款基础利率管理办法》,拓展贷款基础利率在我行信贷产品中的应用与推广。
2.强化市场风险管控。重检债券投资久期指标,新设流动性储备组合久期上限指标,实现全集团口径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限额管理,完善银行账户市场风险管理制度。深入分析本行银行账户市场风险变动情况,形成《2013年境内人民币利率走势预期及对本行的影响分析》《人民币汇率市场走势及对我行的影响》和《跨境人民币业务银行账户市场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等专题研究报告,加强市场风险研究、预警、管控。
(三)提高管理前瞻性、成功应对钱荒。
1.提高管理前瞻性。综合宏观经济形势、监管要求、市场环境,平衡各项资产负债业务总量与结构。定期召开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小组会议,全角度研究中银集团资产负债管理政策,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若干要求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外机构资产负债综合平衡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促进各项业务持续、平衡、健康发展。
2.成功应对钱荒。不断加强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精细化水平,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平衡发展。实施境内外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落实按月贷存比管理及存款沉淀率的要求,研判市场,有效识别内外风险,合理进行本外币资金调剂,灵活应对市场流动性变化,成功应对2013年3次“钱荒”危机。
四、构建内生动力机制,激发业务发展动能
(一)优化存贷款管理。全面落实贷存比管理、强化存款日均余额管理,通过差异化的管理机制,鼓励大力发展存款业务、向存款要贷款、向存款稳定增长要效益,促进存贷款业务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费用管理机制。建立费用与核心效益指标挂钩机制,支持本行特色和重点业务发展。增强一级分行费用管理的作用,实施人事费用、业务费用和折旧摊销费用全面统筹管理。建立网点业绩排序机制,按照“投入与产出挂钩,费用分配与效益挂钩”的原则,推行网点费用配置内生动力机制。全力支持海外业务发展,巩固跨境人民币业务优势。设立专项费用资金,应对突发和特殊事项,支持恢复生产经营和保障人员安全。
(三)完善准备金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监管工作要求,丰富准备金管理维度,优化资产质量,制定并落实《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境内行贷款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试行)(2013年版)》等准备金管理制度。
五、厉行资源节约,优化财务配置
(一)完善采购评审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1.完善采购评审制度。修订《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采购评审委员会章程(2013年版)》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采购评审管理办法(2013年版)》,完善采购评审规章制度及组织建设工作,完成采购评审委员会委员增补工作。加强总行与分行沟通与交流,实施差异化管理,对评审业务进行现场检查,加强重点项目调研及后评价工作,提高评审成效。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投资与效益、效率指标挂钩的管控机制,严控办公楼投资,严禁豪华装修、超标配车;优先支持战略发展重点智慧银行、海外系统整合转型等项目;严格网点基建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及标准,推动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强化投资后评价;加大闲置固定资产清理力度,提高使用效率。
(二)健全费用管控机制,优化费用审批流程。
1.健全费用管控机制。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境外代表处费用管理办法(2013年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实施细则(2013年版》等制度,严格规范费用管理。
2.优化费用审批流程。落实财务监督职能,规范发票管理,严格费用支出流程;加大应收及应付款项清理力度,减少无效资金占用,加强行政费用的管控力度,防范合规、财务风险;优化财务费用系统功能,提高财务费用审批等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全面控制。
(三)力促中间业务发展。运用财务预算、考核评价、战略费用支持等综合政策,发展资本占用少、资产依赖程度低的中间业务,实现中间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增长。建立总分行间、同业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同业比较分析,及时调整中间业务发展策略,提高中间业务市场占有率。
(四)加强集团税务筹划。完成201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完成税收优惠材料备案、税前扣除认定、预提税税票追索等工作,依法获得中银集团税收优惠和减免;制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境内机构税务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13年版)》,建立健全税务规章制度;定期发布《税务分析月刊》,按季收集国际税收信息,推进税收实务和理论研究,实现集团内的信息共享。
六、夯实数据质量,深化数据治理
(一)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信息标准。整章建制,制定《中国银行数据管理框架政策(2013年修订版)》,完善数据管理框架政策;制定《中国银行客户内部分层管理标准集(2013年版)》,确定8项企业级数据标准;制定《数据下传平台数据字典》,完成并多次更新系统级数据标准。建立健全管理数据指标标准管理体系,按照客户、账户、产品、交易、渠道、机构、员工、合约、营销、公共标准类等10个主要维度对本行的管理数据信息类指标进行归类管理,完善信息标准,支持业务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升。
(二)深化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组织全行进行数据清理工作,及时修正错误数据,提升数据质量;推动落实多项产品自动计息功能升级,提升系统功能,减少手工计息业务处理,降低操作风险,保证数据质量;落实群众路线精神,服务基层,专项治理手工报表,推进报表自动化处理,切实为基层减负;加强对业务源系统数据的监控,调整报表加工逻辑,夯实基础数据质量。
七、培养财会人才,加强队伍建设
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鼓励、选拔优秀员工外派海外机构工作;积极举办小课堂、内部座谈和外部培训等,促进员工业务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组织员工参加会计从业资格和继续教育培训,增强和提高员工的财会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积极发挥财会部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财会条线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信息部供稿潘娟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