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14-02-03

中国会计年鉴 2014年00期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201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工作紧密围绕集团公司战略部署,大力推进集团化价值型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确保集团公司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 423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总额112.3亿元,同比增长11.5%,经济增加值88.4亿元,同比增长16.5%。

一、全面预算管理转型升级

一是探索向董事会制度下全面预算管理转型。配合集团公司规范董事会建设,完善构建包含主制度和配套制度的“1+X”全面预算制度体系;完善全面预算组织体系,集团层面成立预算审查委员会;形成以主业、投资、人工成本、研发、筹融资为基础的全面预算报表体系。二是强化预算与战略、规划、核算、业绩考评形成管理闭环,通过预算目标分解落实3年滚动规划,并将各项指标逐一分解到每个单位。三是推进财务与业务融合的升级。建立多部门横向协同与“三上三下”纵向协调工作机制,合理确定投资预算、成本费用预算、薪酬预算、资金预算等各专项预算,有效配置企业资源。四是强化预算管控,进一步发挥预算管理的刚性约束机制,制定并量化投资、人工成本、存货、应收账款占用等方面的刚性约束指标。严格预算执行审批程序,控制和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调整事项,全年主要指标预算执行率偏差在5%以内。五是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中央部门预算管理。预算管理、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评价均获财政部表彰,预算管理连续2年获一等奖,预算执行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单位。集团公司被国资委列入全面预算管理提升12家重点联系优秀企业之一。

二、不断推进产融结合工程

2013年集团公司出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关于加快推动我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行动纲领(2013~2020)》,确定实施产融结合工程作为9项战略举措之一,重点发挥金融平台对航天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提高资金集中的广度和深度。2013年资金集中度月均达到88.1%,比上年提高3.1%,逐步实现境外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二是多渠道筹集低成本资金支撑产业发展。选择有利时机成功发行50亿元企业债,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取专项贷款,支持集团公司重点产业化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财务公司内部贷款日均133亿元,满足成员单位流动资金和项目建设等资金需求。三是推动统一保险和外汇管理等金融创新服务。制定集团公司统一保险管理方案,完成内部保险代理业务制度及流程体系建设,研究梳理保险代理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需求。获批即期结售汇经营和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的业务资质,成为第一个获得上述两个资质的军工集团,并成功办理成员单位即期结售汇业务,有效降低成员单位外汇汇兑费用,为跨境资金集中管理打通渠道,助推国际化业务快速发展。

三、提升财务决策支持能力

一是完善财务决算全过程管理,按时保质完成全级次决算报告。突出组织精细化、过程控制一体化、编制审核标准化,通过采取统一审核标准、优化审核流程、严格问题整改复验等改进措施,有效提升财务决算编报质量和效率。按时保质完成全级次决算报告,编报国资委等11套决算报表。集团公司连续5年被国资委评为财务决算管理先进单位,部门决算、住房改革支出决算、固定资产投资决算均获得财政部通报表扬。二是提升财务快报和财务分析支撑作用。突出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重点指标的监测和预警,获得财政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通报表扬。财务分析重点围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进行盈利能力、投资回报、资产结构、短板指标等专题分析,以及定期的财务专题分析,支撑集团公司领导决策。

四、财务信息化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大集中格局基本形成。基于涉密网和基于非密网的集中式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基本覆盖境内所有单位。集团公司统一推广财务信息领导查询、财务管理驾驶舱、集中核算、全面预算、资金监控、网上报销等应用系统。二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服务集团公司各个层面。集团公司自主开发神舟网上报销平台,作为财务业务融合的切入点,通过优化内控流程、强化动态控制、完善流程衔接、优化人机对话,形成110个功能点,覆盖包括借款业务、报销业务、还款业务、费用分摊业务、科研经费收拨业务、支付业务在内的全经费管理内容,为7万人提供在线财务共享服务,大幅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财务决算封账期缩短50%,15%的单位实现零封账期,提高财务服务能力。资金监管系统和财务管理驾驶舱为财金分析提供新的工具和思路,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

五、发挥业绩考评导向诊断作用

一是集团公司整体业绩考核与绩效评价成绩显著。集团公司连续9年、3个任期获得业绩考核A级,连续4年获得业绩考核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连续3个任期获得业绩优秀企业奖和科技创新企业奖。集团公司在国资委财务绩效评价中连续7年处于优秀水平。二是对成员单位绩效诊断显著加强。2013年集团公司更加注重经济质量效益。在保持经济一定增速的同时,对标国内外同行开展财务绩效诊断,引导各单位围绕自己的核心使命和发展定位聚焦发展。对考核的经济指标进行调整,增加EVA、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反映质量效益指标的权重;同时明确,出现EVA小于0或下降幅度超过10%、利润负增长、自主研发投入负增长等情况,考核结果不能为A级。集团公司将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等排名靠后指标纳入个性化考核,引导各单位改进管理短板,提升发展质量。

六、深化航天成本工程建设

一是落实《航天成本工程和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实现航天成本工程对所有军民品单位的覆盖。完成5 808个成本管控项目,取得明显成效。认真落实八项规定,集团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管理费用扣除研发费用外实现零增长。二是依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梳理明确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办公费等18项经费事项归口管理部门,出台相关费用开支标准。三是扎实推进扭亏增效,针对低效无效、长期亏损的不良资产,通过关、停、并、转等多种方式堵住出血点。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清理不必要的参股公司和壳公司,加快剥离非主业、非核心、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业务,将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到优势项目或者优势子企业上。通过清理整合,集团公司亏损公司的户数同比减少40%,亏损额降低50%。

七、完善资产产权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资产管理顶层制度建设。制定出台《集团公司资产管理规定》,形成资产管理顶层制度文件,把集团公司统筹管理的资产范围由股权类资产延伸到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重要资产范畴。二是进一步梳理集团公司境外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出台《集团公司境外资产监督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境外国有产权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境外企业财务管理办法》。三是夯实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基础。全面完成产权登记转型改革工作,支持改制重组工作。推进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资产评估报告联合审查工作机制,完成62宗资产评估审查和备案,评估增值率达到37%。

八、会计标准化体系持续推进

一是在军工企业中率先推进会计控制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严格规范的内部会计控制标准体系,组织修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二是正式颁布集团公司标准《会计控制——货币基金》《会计控制——固定资产》《会计控制——存货》,在全集团范围内进行宣传贯彻,有效规范相关业务流程中职责分工、授权审批、业务基础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三是开展会计基础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完成会计基础规范达标年度抽查,抽查比例超过20%,开展新并入单位的会计达标检查工作。

九、多层次展开财务风险控制

一是完善财务内控体系建设。严格按照“三重一大”决策管理规定执行预算、筹融资、金融性投资、贷款担保、大额资金调动决策程序。推进财金管理内控体系建设,开展符合性审查,完善制度框架体系,梳理并健全14项财金管理业务流程。修订和完善《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办法》《集团公司金融性投资管理办法》《集团公司资金账户管理办法》《集团公司贷款担保管理办法》《集团公司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等。二是加强财务风险关键点控制。按月监控预警两金占用、现金流、资产负债率、亏损等关键风险点,重点针对现金流风险,加强催收款和清理存货,逐户落实压减措施。三是关注经营性现金流,分析集团公司金融负债,减少外部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40%。

十、财会队伍建设成果显著

一是加强总会计师管理和交流。组织部分总会计师编辑出版《集团公司财务金融管理系列丛书》,内容涵盖财务战略、筹融资管理、全面预算、财务风险控制、财务信息化、财务公司管理、会计控制标准体系、总会计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二是财会队伍素质和结构持续改善。2013年集团公司共有52人获高级会计师及以上职称,3人入选财政部组织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财务金融部供稿王爱国 张娜娜执笔)

猜你喜欢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年年有“鱼”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