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地震部门财务会计工作

2014-02-03

中国会计年鉴 2014年00期
关键词: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



国家地震部门财务会计工作

2013年,中国地震局财务会计工作围绕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根本宗旨,以“三强化三提升”为载体,秉承构建事业、和谐资源、规划未来、引领发展的管理使命,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发展与财务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规划引领,事业发展

(一)战略研究构思事业未来。一是印发地震出版社转企改革总结报告,为系统各单位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规范经营活动提供借鉴,起草《以三类模式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分析研究报告》。二是印发《依托空间技术,跃升防震减灾能力》的报告,以报告为基础,提出的“基于卫星的地震观测与减灾工程”被列入国家未来减灾重大战略工程储备。三是印发《推进连续GNSS观测资源共享,拓展GNSS防震减灾应用研究报告》,分析我国GNSS观测技术与资源规模的快速扩展,提出未来GNSS发展以连续观测为主,共享国内大量连续GNSS观测资源,并将其融入中国地震局重大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其在断层活动与地震风险性分析、地震预测科学探索中的作用,探索其在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中的应用潜力。

(二)规划实施统领事业发展。印发《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的通知》,细化规划实施措施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项目相互独立、相互补充、分别实施、各自完成的关系。完成芦山7.0级强烈地震恢复重建规划相关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编制。建立规划评估机制,制定《“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方案》。强化规划管理顶层设计,提出制定《防震减灾规划编制意见》的设想。

(三)省部合作凝聚工作合力。1月20日,中国地震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兰州签署《共同推进兰州城市圈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合作协议》。6月6日,中国地震局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太原签署《共同加强山西省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合作协议》。

(四)援助帮扶提升区域能力。地震系统各单位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新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特殊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升援疆工作水平。

二、预算先行,资源配置

(一)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一是不断强化综合预算的观念。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将单位各项收入全部列入预算,并统筹安排用于各项支出,同时将结余资金情况和预算编制结合起来,避免资源闲置。二是不断提升预算编制水平。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预算体制改革的宣传培训,同时邀请财政部教科文司和信息中心有关人员在年度预算培训班上就预算编制工作要求等做专题报告,在预算编制时,各单位发展与财务部门与单位人事、业务、房产等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收集、整理和分析单位人员、编制、资产等基础数据,为预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支撑,努力提高预算整体编制水平。三是不断推进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建设。中国地震局成立预算定额体系工作委员会,按照业务领域,分设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等15个小组,2013年底,已完成定额体系编写大纲的编制,完成部分领域预算定额体系制定工作,通过试点和调研,编制预算定额体系样本。

(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行业专项、星火计划的立项预算评审着手,开展预算评审工作,通过业务评审专家与财务评审专家之间的有效配合,提高预算额度与任务量的匹配度,提高项目预算申请的合理性,从源头上强化预算约束力。进一步树立绩效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根据财政部的要求,中国地震局继续扩大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范围,探索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方式方法,积极推进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工作,将评价结果运用到实际中,并将其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积极推进预算公开,实施预算科目改革。中国地震局在总结2012年公开预算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献给每一位支持国家公共事业的普通纳税人,献给每一位关注国家防震减灾事业的普通公民,献给每一位致力于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普通工作者”要求,精心策划公开方案,完善设计公开内容版式。根据国家预、决算公开有关要求, 4月18日,中国地震局以预算书形式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7月25日,中国地震局以决算书形式公开2012年部门决算。2013年,财政部批复中国地震局预算科目的调整改革方案,调整后的预算科目在2014年预算编制工作中开始启用。

三、完善项目设计,加强项目监管

(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是国家地震安全计划中的重要组成,对未来拓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具有重大意义。2013年,全力推进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立项和前期准备工作,不断完善项目设计。

(二)2013年,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实施进入中后期的关键阶段,指导项目的法人单位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努力实现项目投资执行进度要求。

(三)从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的角度,加强对部门自身建设项目立项和实施工作的监管。在制度建设层面,针对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对项目设计指标过高、功能过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从制度建设等角度提出完善项目库机制、加强项目统筹、强化立项评审工作要求等整改措施,并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建章立制环节明确有关制度建设工作进度安排。

四、强化财务运行分析,提升财务工作信息化

(一)加强财务政策培训,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中国地震局发展与财务部门十分注重自身能力建设,紧跟国家政策步伐,结合本局发展与财务工作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2013年11月在上海会计学校举办司局级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培训班。通过培训,各单位分管领导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在单位内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对于各单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保障防震减灾工作有序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认真组织决算工作,强化决算数据分析。决算编报开始之前,组织开展地震系统2013年度决算培训,有效地提高各单位报送决算数据的质量。组织系统内财务专家对汇总前各单位报表进行会审,以保证报送财政部决算数据的质量。2013年决算工作以决算数据分析利用为重点,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一是加强部门决算和部门预算的衔接,从2013年起,在编制后续年度预算前向中国地震局党组会和局务会专题汇报上一年度财务决算,通过对上一年度全口径的财务状况和执行结果进行分析,促进预算的合理编制,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预算管理服务。二是加强对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对以前年度决算出现的结余结转资金、往来款较大和负债率较高等问题,作为财务稽查重点检查内容之一,进一步分析研究结余结转资金、往来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三)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财务工作信息化。发展与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和实施是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载体,是增强财务核算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必然要求。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将促进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人员齐抓共管,共同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将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进一步保障资金安全;将实现集中监控、集中管理,消除信息孤岛。2013年3月起,预算指标控制、财务核算、领导综合查询、网上报销、财务报表、门户网站6个模块逐步开发推广使用。

(四)加大资金监管力度,保障资金效益发挥。2013年,重点对8家单位往来款、科研项目外协经费及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专项稽查。各有关单位结合稽察工作组在稽察中指出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通过连续6年的财务专项稽察,集中发现和解决各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资金规范化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和效益发挥。

(五)细化决算公开内容。决算公开采取由内及外、先粗后细、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方式推进。2013年以《中国地震局公开决算书》形式向社会公开决算,不断规范和统一格式,细化内容,完善说明性材料,方便公众深入了解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指导。

五、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一)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2013年,中国地震局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1月印发《关于确定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试点单位的通知》,从12家申请参加改革试点的单位中选取不同类别、具有代表性的5个单位开展转企改革试点工作。5月审议通过7家单位改革方案,完成7家单位改革方案批复工作,试点方案进入实施阶段。6月印发《中国地震局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方案参考范本》,推广改革试点单位改革方案制定经验,为其他单位稳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改革提供借鉴。

(二)开展资产管理试点。2013年,中国地震局被财政部确定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单位,根据财政部2013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试点任务的要求,完成《中国地震局2012年度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和完成《中国地震局2012年度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

(三)积极响应部署,严格公车管理。完成中国地震局2012年度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本着厉行节约,严控支出的原则,严格规范公务用车配置管理。

(四)规范政府采购管理。按照国家政府采购政策,严格管理政府采购活动。及时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保障防震减灾各项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做好行业年度统计。组织完成防震减灾事业统计年报、科技统计等年度统计工作,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全面反映防震减灾事业工作进展,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科学持续发展提供系统全面的数据。

(中国地震局发展与财务司供稿高杨执笔)

猜你喜欢

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扬州市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准备工作
防震演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家庭防震
机械手表中的防震器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