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2-03沈晓海
沈晓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高等学校作为青年汇聚和学习的场所,是培养优秀青年、发展青年党员、壮大党员队伍的重要场所。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扎实推进高校“青年党员素质工程”,保持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纯洁性、先进性,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飞速发展、思想逐步开放、高等教育跨越式前进和高校持续扩招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对着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亟需寻找应对策略。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大学生思想意识多元化
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解放了大众思想。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情绪最高昂、好奇心强最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是社会生命力的主要组成,同时也有思想还不成熟、情绪容易失控、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方法论的特点,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他们的思想也越发多元化复杂化。其中不仅有源自西方文明的民主自由、宪政法制和个人功利、强权霸权等思想,有东方传统文化中人伦孝悌、长幼尊卑和烟酒礼数、权钱崇拜、“潜规则”等思想,也有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而来的“最美”模范、“感动”人物和屌丝心态、网络暴力、拼爹时代等社会心态,这些思想或心态在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的传播炒作下,越发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思想多元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主流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关于理想和信仰的话题不再令人激动。大学生思政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盲区”加大,“空白点”增多。一部分人认为理想信仰已经远离,虽然可惜却无能为力,继而陷入自我迷惘和焦虑;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理想信仰于自己无意义无所谓,用消极麻木甚至放任自流的冷漠对待自己和社会的未来。
(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生认知形式多样化
近30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强大,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国家先后提出了“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协同创新计划”等高等教育建设工程计划,各高校也纷纷提出了诸如“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或“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高等教育发展的表现之一是教育教学方式的巨大改变,如引入西方先进理念、创新本土传统方式、推广应用多媒体技术、探索多学科交叉互补等等。丰富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同学们的认知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说教已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青年学生更倾向于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思辨型、参与型、实践型的课堂内容设计,多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等媒介的引入。这样的情况在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等领域同样存在。
(三)高校持续扩招,学生党支部规模扩大化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首先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88.8万人,在校生2391.3万人。高校扩招带来了学生党支部规模庞大,党建工作交流存在障碍等问题。据调查,部分高校高年级党支部党员人数普遍在25人以上,个别支部更超过了40人,而同院系高低年级间、不同院系间的党建工作交流严重匮乏。党员人数快速增加的同时,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较强组织领导才能的青年人才却没有被有效发掘和培养,高校在合格党建工作者“供需关系”上的矛盾愈发凸显。
学生党支部规模扩大、缺乏工作交流以及党建工作者数量不足的矛盾,加大了学生党支部党员管理教育难度,对学生支部委员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支部组织建设的灵活性也大大降低。部分学生党支部工作开展迟滞,在发展党员、党员教育和党支部形象建设上都达不到党章的要求,工作压力大、管理难度大、基层党组织规模过大、重视发展忽视培养教育成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普遍问题。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对的新问题
(一)党员综合素质有待加强,发展党员过程需要更规范更严肃
什么样的带头人带出什么样的队伍。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理应起好服务作用、组织作用、协调作用和表率作用,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业务素质以及过硬的作风素质。要做到这些,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强化监督、优化考核。但当前高校部分学生党员综合素质不强亦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政治素质上,学生党员普遍存在理想信仰淡薄,对“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持怀疑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认识不足,对“三个自信”没有深刻理解贯彻。面对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学生党员难以表现出应有的正确认识和鲜明态度。业务素质上,学生党员对支委职责、发展党员标准及流程、填写党员材料要求、召开支部会议程序、开展支部活动要求等基本知识学习不够。大部分支委会在党支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指导性,支委会内部分工不明、职责交叉,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少常识性错误,许多地方形式主义现象非常严重。作风素质上,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思想汇报“抄袭”以及拖交迟交现象普遍,支部建设活动形式化问题突出。同时内部思想建设乏力,对部分同志反应出来的问题和疑惑支部没有及时回复解答。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网络环境中,不加思考辨析就转载评论某些文章的现象,不能历史地、辩证地、唯物地、发展地看待问题发表评论的现象比较普遍。
学生党员综合素质上的欠缺,给入党积极分子一种极不严肃的感觉,也给普通学生留下了消极落后的印象,损坏了学生党支部的形象。
(二)制度创新有待加强,教育党员效果需要更突出更显著
高校大一新生的党建工作一般由该年级学生辅导员负责。但学生辅导员可能未曾担任支部书记,不熟悉党支部工作细节,此外辅导员还承担辅导学生学习、生活等各类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这造成学生党建工作要么脱离日常学习生活,出现学习党建“两张皮”的现象,要么以日常学习工作取代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失去了它在理想信仰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新生党组织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执行有待加强,须极力避免发展新生党员工作中出现走流程、轻考察、失培养的情况。
在日常建设中,高校学生党支部还存在支部负责人对开展支部思想建设活动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组织建设基本制度学习不足,开展活动时主动性创造性不足等问题,当面临专业学习、团组织活动、学生会活动、班级建设活动等的挤压时,党支部的力量以及党支部话语权显得过于“弱小”。党员教育活动既没有足够的创新以依靠其自身吸引力而非强制力来扩大影响,也没有与其他学习活动有效结合实现双赢,不仅实际教育效果不佳,也有损党支部内外形象。
学生入党一旦顺利转为正式党员,便不再需要提交思想汇报,也不需要再接受组织的定期考察,缺乏督促机制,部分学生党员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意识薄弱,以至行为懒惰思想松懈。进入大四后,学生开始谋划自己毕业季的生活和未来发展,找工作、考研、毕业季活动,党员关注的重心发生偏移,对集体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党的学习活动抵触心理蔓延,党支部建设的实际效果更加糟糕。
(三)民主建设有待加强,支部形象塑造需要更深入更亲民
学生党支部建设不力,原因不仅在于理论及业务能力不足和客观条件限制,党内民主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也是重要原因。
学生党支部支委选举工作不到位,党内民主缺失,使得支部委员责任意识不强、服务意识薄弱、学习意识淡化、工作做不到位,给支部工作的顺利开展、团结统一以及支部形象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党支部对内处境尴尬,支部活动党员不愿参加,党支部的纯洁性、先进性无法保证,凝聚力、战斗力遭到削弱,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难以体现;党支部对外也处境尴尬,党支部的活动给普通学生以严肃、古板、理论说教的印象,活动无法吸引普通学生参加,党支部无法做到“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群关系疏远。
三、新形势下改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党员综合素质培养,通过提升自我能力来应对新形势新问题
充分利用校内外思政教育资源,加强政治素质培养。高等学校学术交流丰富,经常会有包括人文思政类主题在内的各类讲座、针对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及理论学习类社团组织的活动等等,高校学生党支部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讲座、事迹报告会、社团活动等作为支部建设工作的一部分,在组织学生党员聆听后开展学习讨论。学生党支部亦可与学生社团合作,借助社团的专业力量合作开展党建活动实现互利双赢。同时,诸如《信仰》、《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纪录片,《开讲了》、《论道》等优秀电视节目都可以作为党支部学习的素材,可以在观看记录片后开展思辨讨论,最后写思想汇报。
开设培训课程并严格实践操作,加强业务素质培养。高校学生党支部出现对支部建设基本要求不清楚不熟悉的问题,关键在于没有做好对党员的教育工作。高校学生在入党过程中往往只接受过一轮系统的党课培训,对于支部建设的具体事务,各党支部书记在入职前也常未接受完整培训,此时若党支部书记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支部具体工作开展中便很容易出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在发展学生党员和培养学生党支书时,有必要就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制度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进行说明。“申请书”与“志愿书”的辨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辨析、“三会一课”的内容、“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的内容等等都有必要向党员同志进行全面讲解。在实际操作中,发展党员材料特别是支部考察意见、基层团组织意见、上级党组织指派专人考察意见都必须如实填写,投票、公示、答辩等过程必须严格执行。针对实际发展过程中相关工作量偏大的情况,可以组织学生党员中的先进分子担任“兼职组织员”,作为上级党组织的助手参与到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去。学生党组织需要通过严格的入党程序,让新同志在入党的过程中,强化对党的理解,牢固树立责任担当意识。
力行理想信仰教育与日常监督,加强作风素质培养。对党员的教育要特别强调党员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承担的责任,要给每个党员一个明确的信号:党员的身份可能意味着我们是优秀的,可能意味着我们是进步的,但更意味着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义务,是鞭策是担当。个人虽然代表不了党,却是党的形象最鲜活的体现,一人表现消极,在外人看来便是十人百人消极;十人百人消极,就可能被扩大为万人万万人的消极!党员务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要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在旁人眼里,党员就是党组织的形象代言人,对外一定要体现一位党员应有的思想高度与行为风范。因此,必须强化日常监督。对于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如放松学习以及行为不端、听信错误政治思想、学习封建迷信思想、轻易信谣传谣等不符合党员要求的行为,支部内必须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甚至进行党内处分,严肃党的组织纪律及时纠正错误。对于在思想和行为上已经不符合党员标准,在事实上已经脱离党组织的,要严格开除党籍。
(二)加强支部制度创新建设,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来应对新形势新问题
开展项目式党支部建设,为学生党支部创新发展提供舞台。学生党支部建设要靠上级党组织的鼓励与扶持,在发挥好上级党组织引领指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基层党支部的首创精神,给予它们更多的自主权。可以借用科研项目申报的方式,开展项目式党支部创新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上级党组织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党支部建设,通过推荐项目主题实现思想引领,通过让学生党支部自主选题、开题鼓励基层首创精神,还可以通过指导老师的言传身教影响教育学生党员,通过项目审核评比监督支部建设,通过项目结题评级促进支部争先创优,也可以通过批评教育达到鞭策制止不良行为的目的。
划分党支部学习小组,为高年级多样化开展支部建设铺路。当党支部规模扩大而拆分组建新的党支部又不合时宜时,可以探索建立支部学习小组,将支部成员划分到不同的学习小组中,在并不需要全体党员参与的情况下,各小组可依据实际情况完成学习和支部建设任务。党支部下达学习活动任务,各学习小组依据自身爱好和时间自主策划活动开展的有关细节,这样既极大地丰富了支部生活的多样性,增加了支部建设的灵活性,调动了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又很好地应对大四阶段党员学习积极性不高、时间难以统一协调的弊端。同时通过各学习小组之间的相互评比,营造支部内部争先创优的氛围,有利于支部先进性建设。
探索纵向党支部建设,为优秀学生党员干部培养奠定基础。针对高校学生党支部中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可以探索建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纵向学生党员干部学习培养体系,建立年级党员干部储备体系。由同专业或跨专业高年级优秀党员负责组织教育课程为低年级党员开展党建工作培训,促使他们尽早熟悉党支部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流程,夯实理论基础,培养领导才能,成为学生干部的后备军。同时,选拔出来的高年级优秀党员可负责协助开展新生党建工作,在新生入学时就普及党性教育,努力让更多的人能切实端正入党动机,明晰入党流程,重视党员的发展教育工作。纵向党支部建设应特别注意保留同专业党支部的文化传统,加强对同专业党支部优良作风的传承,并特别注意对低年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强化党支部的凝聚力并扩大影响力,让党员间不仅有“同志”的称呼,更有对其他党员和党支部的责任感,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开发创新型宣传平台,为深化支部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保障。新形势下,学生党支部建设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青年的新特点,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唯有紧跟时代潮流,大胆创新,才称得上先锋队,才起得到模范带头作用。建设支部宣传栏是进行党务公开传统而有益的方式,学生党支部的宣传栏应建在宿舍,贴近学生生活,并通过在宣传栏发布通知或通告的方式及时向党员及群众通报支部建设新情况。同时,开设支部人人、微信、微博主页,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快速性、广泛传播性是与时俱进完善党务公开、提高党支部建设时效性的好方法。学生党支部还可以编撰支部的内部刊物或创办党建电子期刊,刊登党中央的重要文章、支部成员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与思辨、优秀的思想汇报、民主生活会等的总结报告、支部近期建设情况等等,达到促进交流共同进步的效果。
(三)加强支部民主服务建设,通过融洽党内外关系来应对新形势新问题
强化党内民主建设,依靠民主强化责任,改善支部形象。于党支部而言,《党章》是最高行为准则,党内民主是维护《党章》权威的最有效保障之一,学生党支部应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方式来强化责任、改善形象。在支委选举的过程中,要坚持差额制、票决制,让有志为支部服务的同志自己上台展示风采,接受支部同志的考察与投票选举。面对重大组织建设活动,要用召开支委会等方式,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讨论决定。对于支部内党员可能存在的消极落后行为要坚决提出批评,营造良好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若拒不改正则要敢于做出党内批评甚至党内处分,维护支部的纯洁性先进性。学生党支部要用民主选举的过程体验民主集中制的优越性,培养党员正确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要建立健全支部内部事务和决策的通报制度,让担任支部干部的同志接受大家监督,兢兢业业完成各项工作,并切实保障其他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维护好党支部的团结统一,维护好党的良地形象。
强化群众观点,吸引群众共谋发展,促进党群交流。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最大危险,高校学生党支部必须紧密联系身边的同学。发展及教育党员的过程应严肃严格,让群众相信党支部的纯洁性与严肃性,相信党支部有意愿有能力为大家服务。对于诸如党课教育等活动,学生党支部应自主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积极欢迎普通学生参与进来,并为他们的参与提供方便,拉近党支部与群众的距离。通过交流活动,党支部既有机会向群众展示党员的先进性,又有机会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宣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党员义务。学生党支部还应鼓励普通学生在支部活动中担任一定的工作而不仅仅是观众,这样才有机会“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才能更好地团结和组织党支部内外的党员及群众。学生党支部应当积极建立以党支部为核心、入党积极分子为纽带、群众为节点的网格体系,增强党支部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建设学生服务平台,通过行动赢取信任,融洽党群关系。赢得群众信任、获取群众支持的关键就在于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装在心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是每一个学生党员都应积极思考的课题。学校应积极建设,党员应积极参加诸如“百岗奉献”、“校园先锋岗”、“学生助理团”等学生服务平台,通过切实的服务行动,让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感受到党员的服务热情,体会到党员的服务意识,认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尖锐指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这无疑给高校学生党组织敲响了警钟,每一位学生党员同志必须深入领会。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学生党支部必须增强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坚定“三个自信”,发挥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维护支部纯洁性,提升支部战斗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责任。
[1]万齐元,胡顺,吴潇等.创新大学生思政工作创建和谐的大学校园[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信息报.2013-2-25.
[3]魏桂红.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江苏高教.2006,(3).
[4]杨秀云,钟佩君.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理念新探[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