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个密切结合”看邓小平的民生观

2014-02-03董永在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生产力民生改革开放

□董永在

(武警指挥学院 政治工作系,天津 河东 300250)

文革结束后,面对国内严峻局面,邓小平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也开始了“以改革改善民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新阶段。特别是1992年的南巡讲话,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本质不是穷、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像一缕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南巡讲话”是邓小平民生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尺。邓小平紧紧围绕为什么要改善民生、如何改善民生以及改善民生的目标是什么等基本问题,把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与改革开放、与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民生思想体系,对于破解我国当前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住房、医疗等民生领域难题、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一、把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密切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一直高度关注群众的疾苦、关心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但是在1957年以后,特别是“文革”期间,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严重干扰,我们党在对民生的理解和把握上出现了偏差,处处“政治挂帅”、事事“多快好省”。邓小平复出后,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面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逐渐纠正了以往忽视民生基本需求的偏见,振聋发聩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不是平均、不是穷,而是主要体现在比资本主义更加发达的生产力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上等论断,成为了社会主义制度兴衰成败的扛鼎之言。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早在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就深刻批判了“一面穷困不堪,而另一面又是奢侈无度”的资本主义社会,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同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无何有之乡”。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从社会主义起源和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实现人的解放、复归人的本性、使人成为人。简单地说,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但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我国曾经走了不少弯路。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就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对于“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优越性究竟体现在哪里的思考和求索过程。改革开放前,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我们长期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在社会生活中重政治轻经济、重精神轻物质、重国家集体轻个体合理利益,忽视民生的基本需求,把发展生产、繁荣市场看作是资本主义的毒草,把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甚至出现了“养三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养四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的荒谬现象,其结果不仅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的发展,而且也违背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造成民生普遍贫困的落后局面。针对这一情况,“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多次强调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1]P128在1980年的《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他又指出:“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1]P251也即是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生产发展,这为民生改善创造丰富的物质前提;二是民生改善,这是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P63“发展生产,而不改善生活,是不对的;同样,不发展生产,要改善生活,也是不对的,而且是不可能的。”[1]P257-258社会主义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大幅度地改善民生;而社会主义制度也只有在给人民带来更多实惠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其自身的优越性。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任何社会形态存在的根据,就在于它最终能够发展生产力,改善民众生活,否则它就将会失去存在的根据,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二)生产发展、民生改善是社会主义的主要政治

邓小平始终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特征,搞社会主义政治就一定要消灭贫穷。因此,“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利润增长了多少,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多少”[1]P150,这才是“今后主要的政治”。宋代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就曾直接提出:“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如果离开人民的利益和党的利益,那就是空头政治。正确的政治领导的结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P128这样,就把社会主义这个“政治”“对象化”了,把空泛的抽象的意识形态“具体化”了,我们追求的社会主义不是“饿着肚子”的社会主义,而是惠及到民众切身利益的美好社会。“社会主义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P10只有摆脱贫穷、改善民生,我们才是“够格”的社会主义,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理直气壮”,才能稳定长久。纵观苏东剧变、“阿拉伯之春”,尽管有西方国家蓄意煽动的影子,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物价高涨、贫富分化、失业率居高不下等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才是最为根本的内因。由此可见,民生安康则社会稳定,民生凋敝则社会动荡。邓小平把政治与民生直接联系起来,指出好的、长久的政治制度必然体现在民众生活的更大提高上,这无疑对民生的改善、社会的稳定和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

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P373可以说,这五句话蕴含着深刻的民生思想,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首先,邓小平坚持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位,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2]P265,377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断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总量,为民生的进一步改善创造物质前提;其次,邓小平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原理出发,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特征,邓小平也反对两极分化,反对贫富差距悬殊,主张“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3]P1209,这内含着所有制和分配方式等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只有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合理地分配和享有社会财富,为民生改善提供政治制度保证;最后,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这也是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可见,社会主义本质集中阐述了民生改善的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政治保证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的目标就是共同富裕、民生富足。从此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特别是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更加明确地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更加明确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之义。

二、把改善民生与改革开放密切结合起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邓小平不仅认为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表现,而且创造性提出通过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以改善民生的重要思想,主张向阻碍生产力发展、束缚人民群众积极性发挥的一切旧观念和旧体制开刀,以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讲到的那样,“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欣欣向荣,中国人民才能过上小康生活。”

(一)改革开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抉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国改革开放伊始,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截止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2]P10-11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民有2.5亿人,贫困发生率达30.7%。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已经是迫在眉睫的“硬任务”。邓小平也意味深长地讲到:“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2]P2371978年,中国农村尚有绝对贫困人口约2.5亿人,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25%。[4]P8为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向全党和全国人民郑重指出,中国必须进行改革,“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2]P82,113,368,这是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生的唯一途径。通过对内搞活,激发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通过对外开放,更多地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才能消除农村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贫困问题,极大地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从而更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P370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正是因为填不饱肚子、生活不下去才冒着杀头的危险在一张皱巴巴的草纸上,共同摁下了鲜红的“分田到户”的血手印,邓小平及时肯定了群众的这一伟大实践,从而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可见,改革开放是“逼上梁山”,是改善民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痛苦抉择”。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手段

制度是影响经济绩效的关键性因素,好的制度能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社会发展,不好的制度则影响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高生活水平不会自动产生,它们依赖于协调经济博弈的规则,即制度。”[5]P15毛泽东晚年一个重大失误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错误的判断,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来影响和冲击经济建设,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排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以致于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失去了必需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计划和市场不应带有社会制度层面的属性,二者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在1987年,邓小平特别讲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2]P2031992年,在南巡讲话中,他又集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P373邓小平始终强调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民生问题的解决、人民利益的实现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在民生问题的解决途径上,邓小平克服了过去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纯”,改革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之相适应的斯大林模式,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统一。[4]P7正是在邓小平这个思想的指导下,1992年的党的十四大正式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这个体制的激励下,我国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实现了总体小康。为了进一步释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力,去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动力,为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厚实物质基础。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改革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

邓小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各种政策和制度究竟是对还是错,在实践中的成效如何,最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6]P152-153,人民是党和政府政策和制度实行效果好坏的最终评判者和裁决者。他在1980年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就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1]P314凡是在改革实践中改善了人民生活、受到群众的拥护,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凡是在改革实践中妨碍民众生活改善、人民群众不赞成的,就毫不犹豫地停止取缔。“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时,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2]P213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发展,有的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怕走了资本主义道路。为了消除人们对于姓“资”、姓“社”的疑虑,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P372其中,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即是否改善民生作为了改革成败的最终的判断标准,也就是说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四)先富走向共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佳捷径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统一过程,都呈现出整体推动与差序演进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波浪式、非平衡式发展,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样,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善民生也不可能平均发展、同时富裕、同步改善,也必然遵循事物发展的不平衡律,根据不同的条件呈现出有先有后的次第、差序改善过程。因此,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指出:“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是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P152他进一步强调,“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2]P166

但与此同时,邓小平也反对两极分化,反对贫富差距悬殊,主张“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2]P265社会主义不只是让少数人富裕,而应该让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所有人民。先富只是共富的途径,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最终的目的。他在1986年会见美国记者迈克尔·华莱士时指出:“致富不是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2]P172因此,他一直强调先富的地区和人要帮助后富的地区和人,国家应该通过征税和政策对此进行必要的调节,1992年初,在南巡讲话中邓小平集中阐述了他关于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即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大局,全国要服从这个大局;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贫困地区,这也是个大局,那时全国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2]P374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把改善民生与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密切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必须改善民生,而且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真正保障和改善民生,那么改善民生的目标又是什么呢?邓小平借用《诗经·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小康”一词,来表明未来我国经济发达、民生改善的社会主义美好图景。

(一)小康之家是民生普遍改善的社会状态

早在1979年,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P237具体的说,对于什么是小康社会,他认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人们虽不富裕,但日子普遍好过,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民生普遍改善。“到本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每人平均达到一千美元,算个小康水平。”[1]P259也就是说,人均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民众的衣食住行用等生活条件得到普遍的改善,也就算是小康水平了,小康社会就是民生普遍改善的理想状态。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是改善民生的基本步骤

改善民生是一个抽象、笼统的概念,缺乏形象、具体的衡量标准。邓小平把改善民生的阶段与“三步骤”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认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需要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按照他设计的伟大构想,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在赵紫阳所作的报告中确定了20世纪后20年和21世纪前50年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即第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3]P1214邓小平的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更全面、具体,它突出了人民生活的指标,用“温饱型”、“小康型”、“比较富裕型”把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民生地位被提升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的高度,民生目标图景更为清晰、民生实践有了明确的目标追求。[4]P6自此,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正式形成并确立,作为我党孜孜以求的伟大奋斗目标,指引着党的第三代、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着这个生产发展、民生改善的美好图景继续前进,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邓小平所设计的第二步,现在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阔步前进。

(三)实现城乡协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历代领导人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纵观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三农”问题解决得好,则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则民生凋敝、社会动荡。所以说,要彻底改善民生,必须协调解决城乡民生问题;可以说,没有农村民生问题的解决,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民生改善。邓小平始终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建国初期,他主张要恢复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应该以此来确定国家建设的路线是农业第一、轻工业第二、重工业第三。[7]P3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主张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样差距总会有的,但差别不能太大,“即使我们的工业更发达,国家收入更多,也要照顾城乡关系,不能相差太多[7]P196。改革开放应把农村作为着眼点,农村民生改善是城市民生改善的基础和前提。他讲:“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中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2]P65改革开放实行以来,邓小平经常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改善民生,各地区要具体情况具体应对,要全盘统筹规划,并以已经发展起来的苏州为例,详细地描述了人均产值达到800美元后城乡民生普遍改善后的美好图景。即“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3]P89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财力物力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我国的民生面貌焕然一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面取得了持续性进展。但正如邓小平晚年所预见的那样,“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3]P1364。我国的民生现状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住房、医疗、收入分配等方面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依然较多。邓小平“三个密切结合”的民生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破解这些民生问题、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基调、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更加突出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明确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次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并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幸福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根本归宿,最近在实践中又先后出台了户籍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和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可以说,这些顺民意得民心的执政理念、方针政策和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邓小平民生思想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江洪明.邓小平对毛泽东民生理论的扬弃与超越[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德〕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00.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生产力民生改革开放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