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2014-02-03

中共党史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农转非中共党史史料

浅谈档案史料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运用问题

王玉瑾

档案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历史研究注重深入挖掘档案史料,用档案史料来重塑历史。随着中共党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共党史研究日益形成符合学科特点的学术研究规范和话语体系,档案史料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成为研究者重要的资料来源。但档案史料的运用要求研究者具备一定的历史文献学基础和分析与解读史料的能力,如果缺乏一定的学术研究素养,就会出现偏差和误读,对档案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作出不适当的判断。总的来说,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对档案史料的不合理运用的倾向主要有三种:片面强调档案史料的运用,忽视对档案史料的解读和分析;注重整体性档案文本的使用,忽视基层零星档案史料的运用;单一使用档案史料,忽视档案史料与其他文献资料的宏观联系。针对这些问题,中共党史研究者应树立关于中共党史学的两种规范和话语系统的意识,在学术研究中尽可能地从客观的立场出发,运用中性而严谨的学术话语,实现由意识形态规范、话语向学术规范、话语的转换;研究者应注意培养档案文字的转化与表述能力,要努力将丰富生动的档案史料放置于主题鲜明且富有逻辑性的叙述框架内;研究者在利用档案史料时,有必要对其进行史实考据,将其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加以理解,厘清其所指和能指。总之,党史研究者需要从多方面运用档案史料,全面把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史料的价值。(吴志军摘自《云南档案》2014年第8期,全文约4900字)

体制转型与户籍身份转化:“农转非”微观影响机制的时代变迁

边燕杰 李颖晖

户籍是中国的基本制度安排,在由此形成的城乡社会二元结构中,农民身份和非农身份具有重大的阶层划分作用,因此“农转非”是改变生活际遇的一个根本途径。“农转非”是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和户籍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其微观影响机制展现了时代变迁。改革前,“农转非”的影响要素包括家庭出身、父代地位和个人教育等,反映了一种国家制度庇护和个人能力筛选的混合模式;改革后,家庭出身的优势消除,父代地位的影响转化为通过提升子女教育程度间接发挥作用,而个人教育程度的作用持续存在,筛选门槛增高;进入改革后期,“农转非”的实现途径逐步多元化,机会更加平等,群体的异质程度增强,职业分布趋于分散。这表明,再分配力量干预下的“农转非”机制更具排斥性,而改革开放则使“农转非”越来越具有随机性,反映了转型过程中身份转移、地位分化的内在逻辑伴随制度变迁正在发生趋于机会平等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前后的“农转非”人员是两种不同群体。改革前,“农转非”筛选严格,国家依据政权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的需求,在农村地区筛选政治忠诚、有文化知识、有专业技术的农民出身人员,给予其非农身份。这一群体比较容易融入城市社会,相当一部分进入国有部门或管理和专业技术阶层等优势职业,故社会治理的负担较小。改革后,“农转非”人员的异质性迅速增强,大多数是在非选拔性的过程中进入非国有部门或处于自雇、无业状态,所处职业阶层相对较低,非组织化程度很高,个体的现代性水平较低,融入城市社会较困难,社会治理成本很大。这些人员在身份转换以后,还需要实现技能、理念、行为和社会方式等多方面的转换,才能真正融入城市。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重大课题。(吴志军摘自《中山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全文约18000字)

延安《解放日报》启蒙话语的流变与反思

李晓灵

以往学界关于延安《解放日报》传播的历史分析往往注重其为革命救亡服务的基本原则,但在无形中遮蔽了对其启蒙话语体系的发现和理解。从更阔泛的历史视野来看,现代媒介启蒙依然在《解放日报》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鼓励,并在政党模式下实现了改造和延续,启蒙由此成为革命话语的辅助,以一种弱化的、补充性的话语体系得到了彰显。《解放日报》的启蒙话语体系以1942年整风运动为界,分为改版前、改版和改版后三个阶段,中共党报的媒介启蒙话语由此得到迁延。这一启蒙话语既是中国现代启蒙话语的延续,又是对以往媒介启蒙传统的大发展:启蒙者是政治精英和精英知识分子的有机结合,保证了启蒙的有效性;被启蒙者除党政军领导阶层、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外,主体是广大基层军民;启蒙内容则以政治启蒙为主导、思想启蒙为主体、科学启蒙为基础;在“化大众”的传统启蒙路径之下,将“大众化”诉求收纳其间,使启蒙具有双向传播之特点;启蒙话语体系中的思想启蒙与革命话语产生了呼应与排斥相并存的特殊关系,最终导致后者对前者的改造。总的来看,经过对历次启蒙运动,尤其是对五四启蒙的改造性继承和变化,并且经由整风运动革命话语的政治化编码之后,《解放日报》的启蒙话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延安启蒙模式:它以革命话语为力量规制,以农村高度组织化的传播生态为语境,以服务中国革命实际为目的,由初期的三级制启蒙模式 (政治启蒙为主导、思想启蒙为重心、科学启蒙为基础)演化为二级制启蒙模式 (剔除了思想启蒙的政治启蒙和科学启蒙之结合),由“化大众”演变为“大众化”,政治性和现实性是其显著特征。这一启蒙话语代表着一种红区策略下农村传播生态中特有的媒介启蒙范式,既有力地推进了中共的组织活力和革命进程,也凸显了中国启蒙运动和追求国家现代化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吴志军摘自《河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全文约21000字)

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探析

张三南 吕伟波

《新中华民族主义》中所阐发的民族主义思想是李大钊众多开拓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发表于1917年2月19日的《甲寅》日刊,此时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激化,世界大战正酣,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浪潮初见端倪,而当时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形势亦日益趋紧。正是在这种内外局势下,李大钊发表了《新中华民族主义》一文,该文篇幅虽短,却彰显了丰富的内容和远见卓识。李大钊充分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并将其放在世界诸问题之首要位置,认为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本质“不在苟活残存,而在更生再造”;强调国民精神的重要性,力推“国民精神之勃兴”与“民族运动之兴起”;在理论上科学界定民族主义,打破传统的民族和国家界限,指出国人皆为“新中华民族”,倡导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文化、重塑民族精神与统一民族思想的“新中华民族主义”。尤为重要的是,“新中华民族主义”不仅超越了狭隘的“汉与非汉”之争,从整个中华民族的角度来看待民族问题,而且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世界视野来看待世界民族问题,既肯定中华民族乃至亚洲文明的优秀文化传统,又主张积极吸纳西方先进的思想理论。“新中华民族主义”还是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想的结合体,既主张世界上各民族的自由与平等,更力求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应有地位,推使中华民族实现振兴。“新中华民族主义”是当时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李大钊在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其思想进程中最为先进的思想见地。(吴志军摘自《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全文约7500字)

猜你喜欢

农转非中共党史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成都市新都区老年农转非居民参与社区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农转非”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北京市农转非人群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调查研究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二○一二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