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鉴过往开启未来

2014-02-03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民政杂志社主编刘更光

中国民政 2014年8期
关键词:民政工作创刊民政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民政杂志社主编刘更光

镜鉴过往开启未来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民政杂志社主编刘更光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倏忽间,《中国民政》已届而立之年。

作为指导全国民政工作的综合性理论刊物,《中国民政》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她创刊于百业待兴的改革开放初期,是新组建不久的民政部党组为适应民政事业发展需要作出的重要决策;她承继着厚重的传统,与62年前创刊的《内务部通讯》和45前创刊的《民政工作》一脉相承;她肩负着一以贯之的重要使命,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刊名如何更改,“为民政工作服务,为民政工作者服务”始终是她坚守的办刊宗旨,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探讨问题、推动发展始终是她确立的重要目标。

《中国民政》30年来的发展历程,倾注着历届部党组和历任部领导的亲切关怀,彰显着与国家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昂扬旋律,凝结着对民政事业和民政人的真挚情感,展现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她以奋发有为、持续奋斗的拼搏精神,攻坚克难、善打硬仗的顽强作风,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光荣,成为宣传民政、探索民政、指导民政的重要阵地,成为广大民政工作者交流思想、展示形象、汲取力量的精神家园。

站在创刊30年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感到欣慰与振奋并存,责任与压力同在。前人的寄托,辉煌的昨日,在指引和照亮前路的同时,也沉淀在我们的双肩。新的征途上,如何把荣誉变为动力,将期望化为使命,整装蓄势再出发?如何紧跟时代步伐、紧贴民政发展的主题,更加深耕细耨?如何继承使命、发扬荣光,将历久弥新的刊物,问心无愧地奉献于社会和公众的面前?

每个时代的媒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机遇和使命,也都曾书写自己独特而光荣的历史。今天,更为壮阔的时代图景在我们面前展开,在浓缩上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记录见证民政事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中观察思考13亿普通中国人命运的改变,既是《中国民政》的发展机遇,更是《中国民政》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民政》是民政部的机关刊,担负着宣传民政、探索民政、指导民政的重任。民政连接城乡基层、关涉万家忧乐。在新的历史时期,保障基本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职能作用日益突出。它是灾难中安定人心的天使,疗救社会创伤的医者,困难群众生存发展的依靠。它维系基本秩序,代言政府形象,守护社会公平。民政工作做好了,困难群众就能获得改变命运的希望和动力,社会活力就能得到充分激发,人民群众“中国梦”的实现就有了持久可靠的坚实基础。

宣传民政,研究民政,服务民政,就是为当代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鼓风助力。当下,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思想意识多元多变,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中国民政》将认真总结经验、勇敢面对挑战。要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好。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在乱云飞渡的舆论环境中养成拨云见日的执着和坚定,在众声喧哗中明辨主流支流,在泥沙俱下的时代激流中挺直腰杆,切实把民政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到位,把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解释到位,把群众关注的热点引导到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把民政工作改革发展的经验总结宣传好。要始终深深植根民政的深厚土壤,深入研究把握民政工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形成全面、理性、深刻的观察结论,总结和宣传新时期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的重大典型和先进经验。要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要以问题为导向,直面人民关注、大众关切,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所盼所求,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推动问题解决上下功夫、用气力。要加强杂志自身的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提升杂志内容的质量和特色,积极探索内容资源优势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前辈嘱托,犹然在耳;同行身影,赫然在前。既然我们确定了方向,设立了目标,我们就不惧前路的风险与挑战,我们将背包在肩,风雨无阻,且歌且行。

猜你喜欢

民政工作创刊民政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坚定履行新时代光荣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民政工作综述
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创刊40周年抒怀
时代民政工作怎么干?
1994:创刊
数说加强基层民政工作
创刊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