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2-02于跃赵威
于跃 赵威
【摘 要】信息技术课堂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的好差直接关系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现状的观察,分析造成课堂纪律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课堂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
0.引言
课堂纪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为了维持班级秩序,保证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而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基础学科,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本文以辽宁鞍山华育高新区学校为例,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现状的观察,分析了造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对策。
1.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现状
场景一:上课铃打响了,学生们陆续进入机房,有的在互相说话,有的你推我打。
场景二:在老师课堂演示时,邻近的学生互相说话,不断的敲击鼠标举手,猛击键盘。
场景三: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时,个别同学玩小游戏,或者做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
场景四:在进行同学作品演示时,有的同学看到别人的作品比较差时,会哄堂大笑,嘲笑,讥讽……
2.造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现状的原因分析
2.1学科地位
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以升学率来衡量办学效果的大环境下,由于根本不是中考科目,更没有考试任务,所以在一些班主任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眼中,就是一个“小小科”,甚至是一个“根本没有用处的学科”。他们认为这样的课程就是供学生“娱乐”的,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在这样的课上学生可以充分的放松,游戏,娱乐!
2.2学习环境
本校的信息技术课在机房进行教学,与教室相比,每名学生都有计算机可以操作。由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的开放,学生会受到的干扰因素也较多,学生也较容易分散注意力。
2.3学生层次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家里基本都有计算机可供操作。但是由于学生个人素质以及智商能力的差异,造成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小组协作学习或者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就存在小组中挑大梁的核心学生去完成小组任务,其他人在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或者根本不会做的情况下,产生很多纪律问题。
2.4 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信息技术课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越来越成熟,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慢慢地走入课堂,改变了以往的老师演示加学生练习的单纯模式,主题活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技术课堂。而在多种学习方式下,就存在了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很好的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但是很难控制活动的过程,使得教师不能够在课堂纪律上收放自如,学生出现各种纪律问题。
3.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管理的对策
3.1逐步改变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初中生的必修课程,经过这些年的积极探索和发展,初中生所获得的信息素养已经和正在发展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本校只有七八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而且每个班级一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无论有多么重的升学压力抑或是成绩要求,都不应该也不能够挤占信息技术课的时间以及忽视课程开设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对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进行教育及引导,使其逐步意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并加以重视。
3.2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寓教于乐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信息技术课时量比较充足,如果在教学中把握时机开展一些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互动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小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优、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差生尽其所能,学有所得。这实现了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这种互动能够调动优、差生的积极性,将会明显的改善课堂纪律。比如在七年级学习word课程时,当学生学会了如何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分栏、插入艺术字之后,我就布置任务让学生制作一份电子贺卡,通过邮箱送给家长、老师或者同学。在制作的过程中,小组之间可以交流、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这样的互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3.3加强师生之前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的行为是有传染性的。一部分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能够使全班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反之,如果个别同学出现不良的行为,而教师没有制止的话,周围的同学就会意识到,“既然某某同学玩游戏老师没管,那我也玩游戏的现象。”使这种不良的行为在同学中蔓延滋长,从而使教师难以完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时刻关注容易出现纪律问题的学生,在他们身上多花一些时间,了解他們心里的想法,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感受,关注他们的学习。这样的话这小部分学生就会意识到老师时候在注意自己,关注自己。他们也会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良好的课堂纪律贯穿教学的始终。
3.4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
课堂纪律是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学的目的和结果。它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和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所以教师在学期初,可以让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共同来制定信息技术课堂的规章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奖励与处罚规则,从而保证制度的执行。在学生明确规章制度之后,教师还要不断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刺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可以分为对正确行为的奖励和对错误行为的处罚。从而使学生自觉的遵守课堂纪律。
3.5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自身素质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和科研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并且要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创造轻松愉悦有序的课堂氛围,这样就能达到良好的课堂纪律与显著的教学效果的双赢。
4.结束语
有效管理信息技术课堂的课堂纪律,才能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通过对课堂的管理,创建和谐、有效、高效的课堂,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提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应对社会发展对当代初中生提出的要求。 [科]
【参考文献】
[1]韩碧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混乱”现象分析及对策.现代阅读[J].2011(11).
[2]钟永秀.新课改背影下如何有效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策略探讨.教学实践与管理[J].
[3]陈吉利.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管理刍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