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统计数据失真
2014-02-02张仿平
张仿平
【摘 要】真实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然而,在我国统计数据失真,至今尚未得到彻底根治,而且在个别地方呈蔓延之势,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统计;失真;对策
《统计法》颁布实施二十年来,随着统计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统计数据和整个统计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但是统计数据失真一直存在。
1.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
1.1虚荣心或者说是变质的上进心在作怪
个别领导人总是嫌自己手中权力小、职务低,总是盯着更大的权力,更高的职位,去进行不切实际的“奋斗”。奋斗来奋斗去,成绩总是不尽人意,在苦无良策的情况下,只好另谋捷径找出路。虚报浮夸即简便又实用,何乐而不为呢。
1.2行政干预公开化,重奖风诱之
利益导向机制的失衡,是统计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数字与“官帽子”紧紧相连,“荣辱升降,系于一数”,于是导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一票否决”也就在“一票”假之。造假的数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驱动和引导着极少数没有“官帽子”想得到“官帽子”、有了“官帽子”想保住“官帽子”,甚至还想得到更大的“官帽子”的人自觉不自觉地大搞数字造假,做官场文章。更有甚者一些地方从上到下不惜以行政干预开路,在统计数据上大搞弄虚作假,以假充真、以假捞功,用假政绩换取既得利益、骗取虚假荣誉。
1.3监督机制不键全
各级虽然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监督检查考核约束机制,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其形同虚设,即使是兴师动众地进行了检查验收工作,有的也只是走马观花,听听汇报,看看账表,不下去调查,使检查验收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起到遏制统计数据失真的有效作用。
1.4利益格局多元化,贪利风助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成分迅猛发展,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类型的复杂多样化带来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受利益的驱使少数企业为了捞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不惜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或为了上规模、上档次、上级别而在产值利润等指标方面造假;或为了少缴利税而在利税等指标方面瞒报;或为了逃避管理而在劳动工资等指标方面瞒报等等。这些,无疑都给统计管理帶来很大难度,造成统计数据严重失真。还有的个别“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满足一己私心,不顾现实条件和群众意愿,一味搞急功近利,贪大求快,实绩不足数字凑,工作不到假话骗,于是出现了图名图利、劳民伤财的所谓“开发区”、“试验区”、“功德碑”和“领导工程”、“形象工程”,结果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走人”,“为官一任,祸害四方”,得实惠的是造假者,受损害的是老百姓。
1.5统计数据虚报浮夸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私欲膨胀的结果
一些基层领导人不正确运用党和人民所赋予的权利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而是极端满足自己的私欲,为虚报浮夸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和湿土。
2.治理统计数据失真的对策
2.1增强党性教育
我党自成立之始,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宗旨,人民的利益是党的最高利益。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私欲膨胀,以致淡漠了党性和原则。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使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各级统计工作。
2.2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法制是根治统计失真的尚方宝剑,它既可有效保护统计社会关系的长期稳定,也能确保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各级统计部门要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自觉克服“人治”思想,加大执法力度。一要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营造知法、懂法和守法的社会氛围,增强全民的守法意识,而且要把宣传的重点从统计人员转移到社会各层面,特别是各级领导,让领导带头守法。二要加大统计检查的频率和执法力度,将统计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使统计执法经常化、制度化,综合使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大惩处力度,以提高违法成本,彰显威慑力。三是实行统计问责制,违法必究,对统计造假者依法严惩。
2.3统计局启动“联网直报”,防范统计数据失真
为避免弄虚作假引发统计数据失真,中国国家统计局计划改变“层层上报”的数据采集方式,要求基层企业直接将数据传到国家数据中心,用“两点一线”的模式确保原始数据真实可信。为提高数据质量,统计局以“四大工程”为基础,陆续推出一系列统计方法的制度改革,希望以此实现统计流程的再造和升级。“联网直报”是“四大工程”之一项内容,四个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他们悉数推行后,基层企业将能直接把数据传到国家数据中心,任何中间环节都没有权限修改数据。这样就实现了国家直接掌控源头数据,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打下基础。
2.4健全统计机构和高素质统计队伍的稳定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屏障各级
地方人民政府完善县乡统计机构,稳定统计队伍,切实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同时,必须加强各级统计部门的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统计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这是确保统计数据的重要环节,要特别重视统计法制和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统计人员依法统计的意识,增强搞准统计数据的责任感。对于基层单位领导授意或强令编造虚假数据,要依法予以拒绝,绝对不能参与统计数据虚报浮夸。
2.5构建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
统计监督是防范统计失真的重要手段,离开监督,统计失真将难以根治。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利用法律、行政、社会、舆论等各种监督手段,加大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充分发挥各级人大的监督作用,对群众举报的统计违法案件,督促执法部门“从重、从快、从严”查处;各级政协要积极建言献策,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经常性的民主监督;统计部门要依法开展行政监督,通过建立统计违法举报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主动与新闻机构合作,对统计违法案件坚决曝光,发挥媒体监督作用,置统计违法行为于社会监督的汪洋大海之中。
2.6考察党政领导班子的工作实绩时,必须全面、科学、准确、不能把统计数据作为唯一升迁的依据
应该明确指出统计数据只是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之一,而且用于考察实绩的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必须经得起群众的评价,经得起科学的历史的检验。利用统计数据观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时,必须要考虑其原有的工作条件,制定切实可行考核目标,不能相互攀比,层层加码,防止因考核目标不切实际而引发的虚报浮夸的歪风蔓延,更不能单纯把统计数据作为干部实绩或是提拔晋升的主要依据。让虚报浮夸者终究不能逃脱党纪国法的制裁,虚报浮夸统计数据失真,国法难容。
2.7建立一整套可行有效的防干扰机制
当前,主要应建立基层起报制、随表分析制,报表待审制,数据评估制和失实数据直查制,使得统计数据有根有据,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各级检查。
2.8尽快实行“一垂三统”的统计管理体制
所谓“一垂三统”指垂直领导,人、才、物上划一级管理。这样可有效避免地方领导的各级干扰统计数据现象发生,真正实现统计部门的独立报告权,充分发挥统计法制的权威性。从而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数据。
2.9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
逐步建立以政府综合统计为主体、行业统计和民(下转第198页)(上接第117页)间统计并存、分工科学、职责分明、协调发展、精干高效的现代化统计体制。政府统计作为统计管理体系的主体,应突出综合、法制、监管和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职能,逐步实现政府统计系统的垂直管理体制,以保证统计工作的独立性,确保统计数据的公正、客观、真实。行业统计要在同级统计部门的指导下,实行行业垂直管理,逐步建立以统计信息为主体的行业信息中心,加快统计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建设,以高质量的统计信息服务社会。民间统计是政府统计、行业统计的有益补充,可凭借其更加独立、直接源自民间的特性,发挥矫正和维护统计数据真实和准确性的作用,提高政府统计的社会公信力。 [科]
【参考文献】
[1]石敬涛.如何走出数字统计信任危机[N].郑州日报,2009.7.31.
[2]陈东红.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及对策[N].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