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

2014-02-02张宇雷贺松

科技致富向导 2014年2期
关键词:墙体裂缝控制措施建筑工程

张宇 雷贺松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也发展了起来,虽然至今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其中的砖混结构的混凝土结构以及混凝土的建筑墙体裂缝问题就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类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控制措施

砖混结构建筑工程中的墙体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砖混结构建筑中,由于温度应力造成的墙体裂缝占到九成,而其他原因造成的墙体裂缝仅占一成。由于温度应力造成的裂缝主要产生在屋面板、女儿墙、挑檐及顶层墙体等部位。虽然温度裂缝不会对建筑结构安全产生太大影响,但是会对建筑的美观及正常使用产生影响,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墙皮脱落。墙体裂缝会对建筑整体刚度产生影响,造成住户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墙体裂缝会对建筑防水层产生破坏,引起屋面渗漏水,给住户带来生活麻烦。同时,也会对设计、施工、建设单位的声誉带来影响。因此,必须对墙体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处理墙体裂缝的研究成果,提出有效的防治控制措施。

1.建筑墙体裂缝成因

1.1温度因素

温差是造成建筑顶层墙体产生开裂的首要因素。这种墙体裂缝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各个部位受热不均,从而产生的温度变形不协调,引起墙体开裂。温度裂缝的严重程度与环境温差成正比,环境温差越大裂缝就越严重,温差小时开裂也小,屋面保温隔热效果差的裂缝就越严重,保温隔热效果好的裂缝就轻。砖砌体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大约相差一倍,在环境温差条件下,砖砌体产生的温度变形比较小,而混凝土产生的温度变形就比较大,这种变形差异会引起两者的相对位移,在建筑端部的砖墙内产生剪力和拉力,从而使得截面发生突变,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引起墙体开裂。

1.2地基不均匀沉降

建筑工程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是造成墙体裂缝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此类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一般是由于建筑地基土质松软,沉降不均匀,使得墙体收到较大的剪切力,若结构刚度不足,材料强度及施工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就会导致墙体的开裂。这种裂缝一般是由建筑物下部往上发展,裂缝指向于沉降较大的部位相一致,形成斜裂缝。若地基局部存在旧房、深坑、墓等均易造成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此外,若建筑地基位于冻土层上,收到地基的冻胀作用也会使得建筑产生开裂。

1.3设计方面

在建筑工程设计里面,虽然都考虑了放裂缝问题,但是设计与规范不相符合,这样也能有效的保障裂缝措施并发挥作用,或者是缩短作用期限。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对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若是设计出现差错,遗漏结构的荷载问题,也石灰导致构造的不合理,砌体若是受到压面积等原因,造成了结构自身先天不足。另外,墙砌体结构材料强度偏低,砌筑砂浆强度与砌体强度相差过大,不同砌体混合砌筑以及墙体强度与外墙砂浆强度差距过大等设计方面的不合理都会引起墙体开裂。

1.4施工方面

(1)在施工过程中未做好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砖砌体材料的强度低于设计强度,或者抗压强度虽能满足要求但是砌体长度过长,砌体砌筑完成后在中间部位自行开裂。

(2)在进行不同强度砌体的混合砌筑过程中,将不同的砌体材料配套砌块,形成各种砌体的组合砌筑,这样就会因为各砌体的材料强度、吸水率、热胀冷缩系数的不同造成墙体开裂。

(3)在砂浆的拌合过程中,砂浆拌和不均匀造成有的砂浆强度偏低、有的则偏高,甚至会因材料粘结量过少而造成强度极低。具体来说,在配料方面水泥多了砂浆强度偏高,砂石配多了则会造成砂浆强度偏低,水分过多则会降低砂浆稠度,增大砂浆的干缩量,影响砂浆强度的同时会引起灰缝位置的开裂。

(4)砂浆在砌筑施工中未能做到随拌随用,导致砂浆存放时间过长,在还没开始砌筑前就已发生了初凝结块,导致砂浆在使用时强度降低,对墙体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进而造成墻体裂缝。

2.建筑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2.1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

在沉降裂缝发生后,应在沉降发展趋于缓慢且呈减弱迹象时,在裂缝稳定后进行修复。裂缝修复一般使用水泥砂浆或树脂砂浆进行填缝处理,或者使用水泥进行灌浆封闭保护的处理方法。此外,在施工时,应注意加强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刚度,以提高墙体的整体抗剪强度。在砌体砌筑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规范规程,如改善砂浆和易性,润湿砖砌体,提高砂浆饱满度、强度,施工临时间断处禁止留直搓,增加砖层之间的粘结,在基础及各楼层门窗上部设置圈梁等措施都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墙体抗剪强度。 当建筑物的沉降裂缝发展较快且趋于加快时,可加设临时支撑,以减少基础荷载,待进行基础加固后再进行裂缝修复。基础加固措施常采用增大基础面积,桩基础托换以及注浆改变土壤特性等方法。对于较为复杂的地基,可在基槽开挖后进行普遍钎探,对于查出的软弱部位应在进行地基加固后再进行施工。

2.2温差防护措施

(1)建筑物的屋面板由于受到的阳光辐射较多,再加上吸收的热量也较多,因此,应在顶面板处增设空气隔热层或者选用保温性能较好、导热系数小的材料来作为保温层,对于屋面层板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大大缩小屋面与墙体之间的温差,可有效的预防裂缝问题。

(2)在屋面板的保温隔热层或砂浆找平层应分别设置分隔缝,间距不得超过6m,缝宽应不小于30mm。在墙体圈梁与屋面板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材料可采用橡胶片或两层油毡夹滑石粉。

(3)在顶层圈梁上可设置一道40~50mm宽的遮阳板,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钢筋混凝土圈梁上,以减小由于温差而产生的应力。

2.3加强对浇筑施工的控制

2.3.1降低入模温度

在施工过程中,可在墙体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加入冰屑或地下水来降低拌合温度,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较高,可在施工现场用幕布、草席等对露天砂石进行覆盖,以避免或减少阳光照射,同时在施工前用水对其进行降温处理。

2.3.2控制内部温度

在混凝土构件内部预先设置冷却水管,通过冷水循环加快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减少混凝土因冷却凝土产生的热量,保证墙体混凝土强度及良好的和易性。

2.3.3加强振捣

在墙体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一般采用二次机械振捣,在进行二次振捣时,应掌握好振捣的力度及时间,保持模板等建筑框架的稳定,防止混凝土因沉落而发生的微裂或裂缝。

3.结语

通过以上的叙述,墙体裂缝的防治工作还应该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共同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行。当墙体裂缝出现的时候,还应密切进行观察,并对其成因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判断,减少后期不必要的维护费用。如对结构安全产生影响,应及时采取疏散、加固不强或拆除返工等措施,若裂缝发展变缓且趋于稳定,可只进行裂缝表面修复处理。总之,只有在设计、施工及原材料控制中对各影响因素严格把关,认真执行设计、施工规范,方能有效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 [科]

【参考文献】

[1]孙卫东.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预防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3(2).

[2]许杰.对建筑墙体防裂缝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

[3]马晓鹏,曹颖.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处理[J].甘肃科技纵横,2013(01).

[4]刘杰,张超.房建工程当中砌体裂缝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门窗,2013(07).

猜你喜欢

墙体裂缝控制措施建筑工程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浅谈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