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大棚综合开发再利用技术

2014-02-02冯艳屏

科技致富向导 2014年2期
关键词:增收增效香菇

冯艳屏

【摘 要】2013年我们科技人员结合桦川县的实际,在东河、新城、梨树、悦来、苏家店、创业、星火、四马架、横头山九个乡镇1576栋大棚内复种经济作物,形成了水稻-木耳、水稻-香菇、水稻-馬铃薯栽培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桦川县;大棚育秧田复种木耳、香菇、马铃薯;技术;增收;增效

桦川县现有水田面积126万亩,全部采用大棚育苗。每年育秧棚室面积就有近万亩,过去采用小、中棚育秧,水稻移栽后只能种植大豆、白菜等,经济效益不高。近几年来,我县在省农委的支持下,重点发展了大棚集中育秧小区,通过“宣传引导、推进实施、分类指导”等措施,积极探索育秧大棚综合利用模式,以期供稻农参考。

模式1:复种木耳技术

育秧苗床地复种木耳,亩产木耳800公斤,每公斤80元,亩产值64000元,亩支出42688元,亩效益21312元。其流程:水稻育苗结束后,5中下旬开始对大棚区平整土地,然后铺塑料地膜,把长满菌丝木耳袋从培养室移到育秧大棚,每栋500平方米摆放1万袋。出耳管理:黑木耳分化生长喜欢多湿环境,菌棒排放后出耳阶段工作是搞好水份管理,气温10℃以下不喷水,10℃~15℃白天可适当喷水,夜间不喷水。20℃以上,应选择早、晚喷水,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雨天不喷;小耳少喷,大耳多喷。空气干燥时,增加喷水次数。耳场风很大也可适量喷水,耳棒入场初期,需要有“绵绵雨”那样的条件。喷水时,要勤而少,保持不干不湿状态。避免造成水分淤积,易导致通风不良造成菌丝伤亡,致使耳棒、子实体霉变(发生绿色木霉)。25℃以上,晴天在耳场离地2米上空拉上遮阳网,日落后拆除。 采耳前1天,停止喷水,一潮耳采收后,停止喷水5天-7天,待菌丝恢复,新的耳芽形成后,再进行下一潮出耳管理。采两潮耳后,耳棒可上下换头一次,使两头出耳均匀。 采收与加工 :黑木耳成熟的标准是耳片充分展开,开始收边、耳基变细,颜色由黑变褐时,即可采摘。要求勤采,细采,采大留小,不使流耳。成熟的耳子留在菌袋上不采,易遭病虫害或流耳。采收时,用小刀靠袋壁削平。采收下的木耳要及时晒干或烘干。烘烤温度不超过50℃,温度太高,木耳会粘合成块,影响质量,木耳干后,及时包装贮藏,防止霉变或虫蛀。

模式2:复种香菇技术

育秧苗床地复种香菇,亩产10000公斤,平均每公斤8元,亩产值80000元,亩成本60000,亩纯收入20000元。其复种流程:在5中下旬开始对水稻大棚区平整土地,安放菇架500平方米摆放1万袋,袋距4厘米左右,接种后60-80天,香菇菌丝可以长满。此时在不脱袋条件下,菌筒表面会形成瘤状物。出现瘤状物表示菌丝已经生理成熟,很快就要转色。转色的适宜温度是20-24℃,小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5%-90%,需散射和新鲜空气。菌经10-20天的生长,一般是边转色、边扩、边出菇。袋内出现菇蕾要经常查,当菇蕾直径长到0.45-1厘米或菇蕾微微将袋膜顶起时,及时将膜片用利刃切一圆圈,使菇蕾露出。这个时期一般都揭去畦上罩膜出菇温室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0℃~22℃,昼夜之间能有5℃~10℃的温差。如果自然温差小,还可借助于白天和夜间通风的机会人为地拉大温差。空气相对湿度维持90%左右。条件适宜时,3~4天菌柱表面褐色的菌膜就会出现白色的裂纹,不久就会长出菇蕾。此期间要防止空间湿度过低或菌柱缺水,以免影响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加大喷水,每次喷水后晾至菌柱表面不粘滑,而只是潮乎乎的,盖塑料膜保湿。也要防止高温、高湿,以防止杂菌污染,烂菌柱。一旦出现高温、高湿时,要加强通风,降温降湿脱袋排场出菇法。 菇蕾分化出以后,进入生长发育期。不同温度类型的香菇菌株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是不同的,最适温度在15℃~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90%。随着子实体不断长大,呼吸加强,二氧化碳积累加快,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还要有一定的散射光,6月20日采收。

模式3:复种马铃薯技术

亩产马铃薯2100公斤,每公斤1.4元,亩产值2940元,亩支出300元,亩纯收益2640元。其流程:水稻起苗后,亩增施腐熟好的农家肥5000公斤,马铃薯选早熟、中熟品种,早大白、东农303、中薯一号等。亩施入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3公斤,硫酸钾15公斤。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可追尿素5-8公斤。也可在现蕾期用0.1%磷酸二氢钾喷叶面二次,每隔10天一次,效果很好。栽种前提前半个月进行种薯催芽。栽种时选芽分级栽种,确保出苗一致。栽种时在垄上开浅沟,深10厘米左右,按30厘米穴距栽种薯块。栽种后苗前每亩用48%广灭灵15ml+70%赛克30ml进行封闭灭草。田间管理:要做到三铲三趟,头遍地要在幼苗出齐时进行,做到深铲深趟,少培土;二遍在头遍后7-10天进行,应当浅铲少培土,三遍地在开花前进行,要浅铲多培土。防治病害:(1)病毒病:通过种植脱毒种薯来防治。田间防治蚜虫,可间接防止病毒病大面积传染。(2)环腐病:播前晒种催芽,淘汰病薯;不用切刀,整薯播种或切刀消毒;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收获:一般当植株达到生理成熟即可收获,其标志是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达到枯萎,块茎易与植株脱离停止膨大。但马铃薯可以在其生理成熟前收获,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可结合当地商品薯价格,确定适宜的收获期。 [科]

猜你喜欢

增收增效香菇
仿生耦合风机叶片模型降噪与增效分析
关于内蒙古农牧民增收因素的分析
浅析铁路机务系统增收创效
香菇何首乌降血脂
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研究
为英语作业增添快乐的色彩
浅析当前农民增收问题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小香菇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