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哲学渊源初探
2014-02-02梁永超
梁永超
摘 要:知、情、意、形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识的学习、掌握过程是一个情感体验过程,是一个意志磨炼过程,是一个信念确定过程,是一个行动落实过程。道、儒、墨、法四家学派分别对应求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行動教育的哲学渊源。
关键词:知、情、意、行;道、儒、墨、法;哲学渊源
一、知、情、意、行德育过程及四者关系
知情意行在心理学理论中,“知”指的是认知、观念;“情”指的是情绪、情感;“意”指的是意志;“行”指的是行为。人的认知和观念,有的是正确的、合理的,有的是不正确的、不合理的。人的情绪有正面的、有负面的。人的意志品质也各有不同,意志的本质就是人对于自身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知、情、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道德辨识能力。同时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智力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德育过程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几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的培养顺序而可以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
知识的学习、掌握过程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是一个意志磨炼过程,是一个信念确定过程,是一个行动落实过程,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磨炼了孩子们的意志,坚定了孩子们的信念,转化成孩子们的行动。如果这个过程被忽略了,甚至被人为地剪掉了,那么就很可能造成我们的孩子中出现智残者、情残者、信残者、意残者、行残者,不会思考,情感偏执以自我为中心,信念残缺,意志薄弱,行为懦弱的恶果。
二、道、儒、墨、法各家教育目的和知、情、意、行的对应关系
1.“道”与“知”对应
道家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是从求真开始的。求真与求知对应,所以道家教育目的对应着德育原则中求知过程。求知就是求得客观真理,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道家学派多为没落贵族、隐士,他们与世俗脱离,倡导自然主义,其对于事物规律的认知相对于儒、墨、法家学派更能避免世俗偏见。“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道家所追求的“道”是世界的本源性知识,不掺杂人的善恶偏见。其在德育实例中表现是面对道德两难问题,人们若只从情、意、行的角度出发,难免会无从判断和做出决策。
2.“儒”与“情”对应
儒家学派主张人应该内敛,具有内才,不显山不露水。强调“仁”“礼”二字。“仁”就是主张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要做到“内圣”;“礼”就是强调“外王”。在倡导世界大同的大前提下,主张以德治国,倡导贤人教育,重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从儒家学派主张中可以看出其更加强调人的情感教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人际关系定位的等级意识,教育人们明确定位,守住本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儒家学派与德育过程中的“情”相对应,对应着强调道德情感教育的哲学渊源。
3.“墨”与“意”对应
墨家学派则与儒家学派所主张的内敛风格相反,主张教育人外放,能言善辩,主张培养“侠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是其培养人才的标准。主张人应该具有牺牲精神,敢于做“苦行僧”,有“侠士”之义气。可见,墨家学派强调的牺牲精神以及“苦行僧”“侠士”身上特有的意志,对应着德育过程中的意志教育。
4.“法”与“行”对应
法家学派关注事物的发展过程,强调事物发展的一般特征:日新月异,新陈代谢。但是法家学派过于注重现实政治的客观需要,急于给社会风俗、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以规定性的引导,认为人必须进行彻底改造,带有“惩罚主义”色彩,缺少“爱和温情”。避开法家学派过于严厉、急于给社会以引导的弊端,其主张蕴含着主动行动的倾向。法家学派所强调的引领社会精神对应着德育过程中的行动教育或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1]商国君.先秦儒家人性论辨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59-63.
[2]谭维智.道德教育的非知识化路径.道家的知识观及其道德教育方法研究[J],2011(6):85-89.
[3]娄立志.墨子教育哲学思想浅析[J].齐鲁学刊,1999(2):37-4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