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行动“顶”起志愿精神
2014-02-02赵越
文 / 赵越
爱心行动“顶”起志愿精神
文 / 赵越
“绝不能让来自全国的救灾物资在这里出现梗阻!”这是全体物资转运志愿者的共同心声。物资传输与搬运是抗震救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保证了救灾物资在第一时间送达灾区,才能使灾区人民真正受益。据了解,每天一个集中物资转运点要发出1000多吨物资,包括药品、食物、饮用水和帐篷。志愿者们争速度、抢时间,顽强奋战,把物资及时通过车辆、直升机等交通工具转运到震中灾区。一辆辆车辆、一架架直升机装载的不仅仅是灾区人民急需的救灾物资,还有志愿者们对拯救生命的热切期盼。
西部计划志愿者邓环,今年7月24日刚刚被分配到团鲁甸县委工作。地震第二天,邓环就根据当地团组织的安排带领了第一批志愿者徒步6个小时到达重灾区龙头山镇参与一线救援服务。连续几天的繁忙工作,使他身心疲惫,但他说:“身体虽然很累,可内心很充实,能为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志愿者最自豪的事情。”
“家里的事也多,但比起这里的事来就显得渺小多了。”来自会泽县金钟镇古城街道的养殖老板胡忻景,在地震第二天就报名参加当地团县委组织的志愿服务队赶到鲁甸。
看到鲁甸受灾的新闻,湖北随州的都市白领朱江涛跟家人打了个招呼,坐了37个小时的火车先到了昭通,又从昭通赶到鲁甸。报名登记之后去物资集中服务店帮着装卸救灾物资。他说:“我不娇气,让我干什么都行,年轻人有的是力气。”像这样的志愿者在鲁甸灾区还有很多很多。
志愿者一词源于英文单词volunteer,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心手合一”的标识,即为心的造型,又是英文“志愿者”的第一个字母“V”。标志寓意为中国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达“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和“团结互助、共创和谐”的主题。志愿者本意为自愿、无偿地从事有利于他人活动的人,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活动者”。由此可见,志愿者的原始定义强调了无偿性、自愿性以及其社会公益性三个方面。志愿者服务所显现出的社会效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的认可和重视。
志愿服务作为现代社会的公益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但现实生活中“奉献爱心遭遇尴尬”之类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会公民从事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作为政府、社会只有为志愿者提供相应的权益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使他们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志愿工作中去。世界各国如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均制定了专门的志愿服务相关法律,用法律形式和保险保障制度保护志愿者的权益。
目前,志愿者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良好。据团中央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各地志愿者协会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有4030万,2013年度全年在大学生西部计划、大型活动、应急救援、海外服务、扶贫开发、环境保护、阳光助残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了6.9亿小时的志愿服务,中国志愿者的贡献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认可。
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志愿服务保障措施的不完善逐步显现出来。志愿服务中出现了一些仅靠热情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受伤是否视为“工伤”, 如何补偿等。尽管提供保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已彰显无遗,但就我国为志愿者提供保险的现状来看,形式并不乐观。多年来,除了团中央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每年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统一购买一年期的人身保险(志愿者一旦发生意外伤害身故,保险公司最高可赔付120万)外,其他保险条例和措施并不多见。
魏巍曾经赞美解放军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在新时代下,为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志愿者们同样能够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志愿服务本身具有的特殊内涵,使其自然成为培养青年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志愿者认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给灾区注入了新鲜“血液”,让生命有了凭依,运送物资、安置群众、建设板房,有他们的地方就有希望。8月4日李克强总理到抗震救灾物资接收点视察时,对志愿者开展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曾经,在最危急的时刻,志愿者们保护了我们的老人、孩子。如今,团中央为灾区3000名一线志愿者每人提供的人身意外保险,更让他们的生命有所依靠。此举既解决了志愿者的后顾之“忧”,更温暖了志愿者的“仁心”。
(作者系聊城大学辅导员、讲师,团中央志工部项目管理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