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下的志愿服务之变
2014-02-02杨松
文 / 杨松
大时代下的志愿服务之变
文 / 杨松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治国理政总模式包括权力配置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深刻的转变,必然会给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带来深远影响,自然也会促使志愿服务事业发生深刻变化。
一项事业的兴起与发展,总是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所谓“时势造英雄”、“世界大潮,顺昌逆亡”,都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志愿服务事业也是如此。
1993年前后,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第一个大时代。在团中央的部署和推动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迅速在全国铺开,志愿者的身影开始在神州大地涌现,志愿精神与理念逐步在全社会传扬并普及。志愿服务事业之所以在1993年前后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大发展历程,和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是密切相关的。93年的前一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时也牵动着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最主要的一点,是社会从政府严密的计划体制下脱离开来,出现了自由职业者、非公经济、社区服务、流动人口等新内容,这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出现和壮大提供了社会空间。
20年后,我们正在迎来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新的大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背景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跨越,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对社会体制的影响却不亚于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的变革。从权威主体来看,治理体系是多元的,除了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都可以成为治理主体,拥有相应的权威;而传统的社会管理是依靠单一的政府权威。从运作过程来看,治理强调双向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形成互动;管理则是以自上而下为主,强调权力的垂直运作。从运作方式上看,治理强调平等性,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三大部门作用不同,地位平等,协商、合作是主要方式;管理则是强调管控性,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公权力对市场、社会进行管控。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治国理政总模式包括权力配置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深刻的转变,必然会给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带来深远影响,自然也会促使志愿服务事业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定位之变:从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项活动上升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志愿服务发轫之初,更多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品牌活动来定位的。这是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对开拓创新的呼唤,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创社会新风的需要。1994年12月5日,胡锦涛同志在写给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适应时代呼唤和社会需要应运而生的。……对于加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时代新风,促进青年健康成长,都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当时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志愿者行动的定位。
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党团文件中,都把志愿者行动和精神文明创建联系在一起。比如,最早部署志愿者行动的团的文件是1993年团的十三届二中全会决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青年工作战略发展规划》,把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方面,提出: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丰富和发展,是学雷锋活动经常化的一种有效形式。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写入了“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出现在十八大报告精神文明建设篇章“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部分。
2013年,党中央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中央依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但是与以往不同,对志愿服务的论述出现在第13章“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部分,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内容中突出强调了“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这标志着志愿服务已不仅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它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应该为社会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志愿服务事业的定位变化和我国社会建设思路的转变是相一致的。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必然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志愿服务是社会组织、各界群众参与社会事务、投身社会建设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必然要在我国社会建设事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志愿服务事业寄予了更大的期望。这标志着志愿服务事业从“动员和带领广大青年投身两个文明建设的可贵尝试和新的创造”上升为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
工作格局之变:由原来的共青团等部门和组织分别推动上升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协调
志愿者事业的兴起具有从下而上、先地方后全国的特点。把各地的探索上升到全国层面,系统、全面、持续地推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最早是共青团组织和民政部门。1993年,团中央在全国部署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12月19日,两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自发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为旅客送温暖的志愿服务。紧接着40余万大中学生利用寒假在全国主要铁路沿线和车站开展志愿者新春热心行动。从此志愿者正式进入公众视野,逐渐被社会各界关注。民政部门则是立足于社区事务和社区建设,较早开展了社区志愿者的推广工作。
2008年,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汶川抗震救灾,向全社会展现了中国志愿者的形象,极大地凸显了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提升了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同年10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要“在中央文明委领导下,成立由中央文明办牵头,民政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残联、中国红十字会和全国老龄办共同参加的全国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各级文明委要加强统筹,把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这标志着,志愿服务已经从民间萌芽、团组织全国推广,发展到党中央肯定,初步形成了在中央文明委领导下统筹发展的新的工作格局。
需要注意的是,文明委2008年的文件,是站在“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的,这和2013年把志愿服务作为“创新国家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在定位上有所不同。可以想见,未来志愿服务应该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那么在工作格局中,会有两部分力量加入并逐渐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是政府负责向社会转移职能、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部门,比如财政、发改委、民政;另一方面,具备较强实力,承接了政府职能转移并且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也将会成为志愿服务工作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拥有一定的发言权。
运作方式之变:从组织化运作发挥核心作用,到组织化运作与社会化运作并行发展、各展所长
志愿服务从性质上讲,是以自发、自愿为前提的社会性活动。但是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总体性社会结构制约,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不是社会化力量推动的结果,而是有赖于共青团组织化的强大力量。2003年团中央联合有关部委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集中体现了组织化动员的优势,一方面借助高校团组织招募学生,再由省级团委组织集中培训,另一方面借助西部县区团委安排岗位,接收志愿者开展一到三年的服务。目前,西部计划已累计向西部派遣志愿者17万人,服务结束后留在西部工作的有1.6万人。这种长期化、规模化、跨领域、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活动,离开团的组织体系是难以操作的。
与依托组织渠道运作的大型志愿服务项目相比,社会化发起运作的项目大多以社区互助、慈善捐助、扶弱助残为主,呈现出规模小、影响弱、非持续的特点,在社会上没有形成大的声势。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志愿服务归根结底是一种组织行为,从发起、动员、招募、培训到统一行动、规范管理、可持续发展,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特别是社会化动员形成的团队成员相互陌生,统一行动的交易成本高,这是个人和大多数草根组织所承担不了的。
近年来,社会化志愿服务的发展困境正在改变,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国家政策对民间社团和草根组织的扶持。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这大大降低了民间组织获得合法身份的门槛。此外,企业所得税法、即将出台的慈善法等都对企业捐赠公益事业规定了免税等优惠措施。这为民间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大降低了社会化动员的成本。依托手机等移动终端,登陆志愿服务类APP,借助GPS定位等技术,活动发起者能够很快发起一项活动,并在附近区域寻找志同道合者。理论上看,只要数据库足够大,移动网络畅通,个人发起一项志愿活动的成本可以降到很低,足以让个人负担得起。另外,网络的发展使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可能成为自媒体,对外传播成本大大降低,这为社会化志愿服务活动取得影响、扩大声势创造了条件。近年来,网络微公益、随手做公益等类似活动大量兴起,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
大时代给志愿者事业带来了大变化,这些变化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对投身于这项事业的组织来说,时代背景的变化带来的除了机遇,还有挑战。共青团最早发起、倡导了志愿者事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找准定位、拓展优势、迎接挑战,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作者系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