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两地环保合作 共创美丽幸福家园
2014-02-02
强化两地环保合作 共创美丽幸福家园
◎ 澳门中华总商会副理事长 贺定一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显示出国家追求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决心。然而,今年初以来,全国十几个省份先后发生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急速恶化,给“美丽中国”建设带来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空气质量问题亦同样存在于澳门。目前,澳门的空气质量尚属良好,仍可接受,但与澳门定位为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澳门与内地关系日益紧密,必须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互补优势,进一步加强两地的环保合作。因此建议如下:
加快落实《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有关环保合作的条文。粤澳两地要依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条文,尽快具体落实环境保护合作的工作,可因应近期的空气污染问题,共同研究应对措施,尤其是可加强区域的协同治理,降低因空气的流动性造成区域之间空气污染的相互影响。另外,澳门与广东也可联合学习外国先进的节能减排经验,共同开发新的环保项目,不断提升两地的环保质量,共同建设珠三角区域优质生活圈,按科学诊断、法律支撑、制定计划、建设实施、成效评估等阶段,大力推进粤澳两地环境保护合作。
加强两地在环保技术与培训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环保事业在两地仍是新兴的事业,待开发的技术和培训领域广阔,两地宜尽早开始相关的合作,共同提升合作的层次和建立更完善的沟通机制。澳门可借助内地的技术和科研力量,内地也可借助澳门的对外交往渠道与信息网络,共同发展新兴的环保产业和相关的培训工作。
加强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环保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持续扩大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从小培养环保意识,让更多人了解破坏环保的危害性。让人们都知道环保与个人、企业、社会的利益密不可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的经济损失更大。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显示,如果在GDP中扣除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仅有5%。环保部的绿色GDP计算结果表明,从2004年到2009年,环境污染的代价已从5118亿元增到9701亿元。澳门与内地可通过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加强在学校、街区、企业进行相关的教育,让居民不断增强环保意识,更自觉地做好环保工作。
根据两地各自社情民意,更好地进行烟花爆竹燃放管理。环保部称,不利的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燃放,共同导致春节空气质量下降,这也给人们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传统节日风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目前内地有74个城市已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
在澳门,多年来已经设立烟花燃放区,其他非燃放区禁止燃放,若要燃放需作申请。建议两地可视不同的区域逐步规范管理烟花爆竹的燃放,力争既保持传统节庆放烟花的风俗,也可减低对大气的污染。另外,特区政府应不断强化对烟花燃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和监控,适时制订应对措施,并倡导居民多进行环保的节庆娱乐。
两地政府加强对环保工作的监管,加强制度建设。持续雾霾天气的原因有多种。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项目的分析指出,北京地区PM2.5来源解析的数据显示,机动车占25%,餐饮占13%,燃煤占19%。可见,节能减排、整治汽车尾气排放十分重要。
澳门汽车尾气排放问题亦应受到重视,澳门地小路窄,居住密度高,近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汽车增长过快、交通拥挤等问题。餐饮业不断扩充也要求优化空气排放。
两地政府要与时并进地修订或设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高度的责任心加强对环保的监测和监控,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把环保的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必须与中央政府的政策相一致、相配合,推动以人为本的管治理念,以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健康幸福为根本,力求实现蓝天、绿地、净水的“美丽中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