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合肥城市经济圈升级版
——构建我国新经济增长极

2014-02-02姚跃武崔瑶瑶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增长极经济圈合肥

姚跃武 崔瑶瑶

(安徽省内部审计师协会,安徽合肥230061)

试论合肥城市经济圈升级版
——构建我国新经济增长极

姚跃武 崔瑶瑶

(安徽省内部审计师协会,安徽合肥230061)

本文提出打造合肥城市经济圈升级版的命题,分析了把合肥城市经济圈构建成我国新经济增长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勾划了合肥城市经济圈升级版的区域空间战略布局,阐述了构建新经济增长极的策略措施。

合肥 经济圈 升级版

十年前,笔者曾在几篇文章中[1][2][3]提出了构建以合肥、芜湖为双核的合肥城市经济圈的构想(以下简称合肥经济圈)。眼下,合肥经济圈已经基本形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是,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下,如何推动它更好更快地发展,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历史已经把打造合肥经济圈升级版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了。笔者以为,所谓打造合肥经济圈升级版,就是要构建我国新经济增长极。

一、构建我国新经济增长极的必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表明,通过核心城市加快发展并以点带面发展区域经济,形成经济增长极,是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典型范例,前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深圳特区建设,后有九十年代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都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相继形成了泛“长三角”、泛“珠三角”这样两大城市经济圈。而近年来,这两大“三角”的增长呈减缓趋势,这就导致了它们各自的“升级版”,即深圳的前海新区建设和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而今,放眼全国,武汉、重庆、西安、郑州乃至昆明都在各显神通,图谋建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立足安徽,合肥经济圈有必要升级,目标就是成为我国新经济增长极之一。同时,从区域来看,合肥经济圈若形成长江中下游结合部经济社会快速增长区域,就可以为“长三角”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空间;从全国来看,在东部和中部之间崛起新的经济增长极,必将为国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新的引擎。

二、合肥经济圈成为新经济增长极的可行性

所谓经济增长极,是指具有空间集聚特点的、快速增长中的、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地域。其形成条件大体可分为历史文化、技术经济和资源优势三个方面。就合肥而言,已经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条件。

其一,历史文化方面。

合肥自春秋战国即称“吴头楚尾”,兼属楚吴故地。经济圈内寿县、淮南一带即为楚都寿春所在;三国时期,合肥则为扬州治所,曹魏和孙吴在此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写就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一页页精彩篇章;宋代包拯更是成为千余年来民间传诵的清官偶象,他所代表的清廉正气至今仍具现实意义。晚清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刘铭传则为台湾“近代化之父”。一个不太大的地域竟然有如此厚重的文化牵引力,的确难得!

合肥地理襟江带淮,处皖之东西、南北中心,文化上兼有皖江文化、新安文化和淮河文化乃至皖北道家文化之风韵,对江浙沪文化也吸纳并蓄,极具包容性和融合性。从我国和国际实践来看,一个地方的包容性越强,就越有利于其吸纳人才。而事实上近年来,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架构下,人才集聚效应正日渐显现。

其二,技术经济方面。

近年来,合肥在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上的进步突出,对经济圈乃至全省的牵引力显著增强。

一是2012年合肥在安徽省辖市中经济首位度为24.3,明显高于南京在江苏省中的13.3和郑州在河南省中的18.8。[4]

二是合肥区域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迅速上升。2012年英国《自然》杂志发布《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报告,将合肥基础研究实力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称之为“二线城市、一流科研”;[5]据报载2012年合肥进入“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前10名,位列第六,并进入“中国最佳投资城市”前三甲。[6]

其三,资源禀赋方面。

一是合肥地处安徽地理中心,扼华东与华中、中原与江南之要冲,现随着“水公铁空”综合交通网络日益完善,正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区域内的蚌埠、芜湖、安庆、黄山和阜阳也将成为重要交通枢纽。且合肥与周边10个城市的距离都在几十到150千米左右,随着各市之间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日益完备,就为经济圈的升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并为邻近城市的同城化、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二是作为经济增长极必须具有较大的区域空间,以供其释放幅射和扩散效应,进而形成溢出效应。随着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推进,“合肥”已经从一个较小的城市地域概念上升至一个区域概念,在从南京至武汉方圆约500千米的区域内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经济中心。如前所述,南京、郑州在各自省内的经济首位度不高。南京偏于江苏省西南一隅,且经济规模、发展速度和城市竞争力尚不如苏州、无锡,因此就目前而言,若以合肥经济圈与南京经济圈相比较,合肥与南京对各自省内城市的牵引力与向心力应当是前者为强。

合肥经济圈内城市之间距离近,经济、文化关系紧密,功能差异又有利于城市之间互补和组团发展,且地处沿江沿淮平原和江淮丘陵地带,有利于形成“大城市地区”。尤其是低丘陵区有利于在尽可能少占耕地的情况下建成产业集聚的连绵区。目前,我省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经国家批准的69个省级开发区绝大部分集聚于此。区域观念和机制体制,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市场环境正逐渐形成,这也是合肥经济圈成为新经济增长极的区域优势。

其四,除此之外,合肥在区域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也显现出优势。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大抵认为区域经济优势取决于自然资源与生产要素的占有率,而在当今,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才是最积极的可持续的区位优势。由于合肥及其周边城市集聚了全省绝大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学历和高技术人才集聚,尤其是我省已出台《关于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人才特区的意见》,将合芜蚌人才特区的人才政策制度化和细化,这一优势将更加显著。据科技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已由全国第15位跃居第9位,在中部地区居第1位,[7]这与合肥、芜湖、蚌埠建成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试验区密切相关。

其五,合肥不断壮大的创新实力正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最突出之处就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合肥市近年来,始终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目前,已形成平板显示、电子信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这些新兴产业通过抢占制高点,已进入收获期,正以每年增加千亿元产值的加速度提升,从而成为爆发式增长源,其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加大。2008-2012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776亿元增加到4164亿元,增长了约2.34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从2070亿元增加到66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1057亿元增加到3533亿元,增长了3.34倍,其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达到53.3%。[8]这些足见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合肥经济发展的引擎。

与此同时,2012年在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立了由安徽省和中国科学院共建的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该平台吸引着众多创新联合体入驻。目前,有着“江淮硅谷”之称的该研究院初步确立了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医疗健康五大重点发展领域,并将根据省、市重点扶植产业,设计和推动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并依托中科大“海外高层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柔性引进专职或兼职工程和产业创新人才。这些必将有力地促进合肥市和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9]

其六,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还体现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方面。其中,合肥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11年比上年增长22.4%,约占全省26.5%;2012年比上年增长19.7%,约占全省25.2%;社会消费总额2011年比上年增长19%,2012年比上年增长16.7%;出口总额2011年比上年增长34%,约占全省45.8%,2012年比上年增长74.3%,约占全省50.9%。[10]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可以预测未来10年,合肥将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合肥经济圈完全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合肥经济圈升级版的区域空间布局

其一,合肥经济圈宜采取点轴结合的网络式区域空间布局。

在现有合肥城市圈的基础上向周边发展,可按两横一纵的“工”字型发展轴作为支撑大合肥经济圈的框架。具体来说,就是:

(1)“一纵”科技发展轴(包括合肥、芜湖、蚌埠市);(2)“一横”沿江发展轴(包括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市);(3)“二横”沿淮发展轴(包括六安、淮南、蚌埠、滁州等市)。

这样的“工”字框架和各市之间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构成了区域城市间的网状架构,并由北向南以蚌埠、合肥、芜湖为“核”而形成的三大节点枢纽(远期随着安庆的经济社会发展可望成为第四“核”)。“合芜蚌”成为发展轴,整个经济圈11个市以合肥为中心。这样的城市圈架构既可避免江淮城市群天然的点状松散型分布所导致的经济向心力不足,又有利于强化相邻城市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而相互融合,成就“同城化”趋势。

这里所说的“工”字型和网络式架构并非主观臆想中的虚线,而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它们就是由长江、淮河和拟建的江淮运河,以及分别与其平行的南、北沿江高速公路、南京——安庆城际铁路、合淮蚌客运专线——淮南线、商合杭客运专线、郑合客运专线和合福高铁以及区域内各城市间已经开通和将要开通的高速公路,还有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和阜阳、黄山、九华山中型机场及在建的芜湖、蚌埠、安庆等机场和航线。它们所形成的以合肥为中心的一小时通勤圈将构成大合肥经济圈的城市网络。

其二,合肥经济圈的区域空间布局宜分“三步走”。如上所述是第一步,即是合肥经济圈的近期空间布局;这样的经济圈形成后,还应当把黄山市和拟建的“徽州市”(合福高铁近期开通,将使它们进入“1小时”通勤圈)吸纳进来,再把皖北的阜阳、亳州、宿州和淮北吸纳进来。届时,当下出现的合淮、合六“同城化”所形成的示范和“溢出效应”会扩散开来,蚌埠与滁州、芜湖与马鞍山乃至铜陵,以及安庆与池州也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同城化”趋向。这样,江淮大地上就会呈现“四核(合、芜、蚌、宜)一中心(合肥)”的“众星捧月”(巢湖)图景。这是第二步,即是合肥经济圈的中期空间布局;这样的经济圈形成后,在进一步发展其总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基础上还应当把影响力幅射到湖北省东北部与河南省东南部毗邻的大别山地带,并且把视野向东转至180千米外的南京市,南京由于在江苏省的地理位置偏于西南一隅,且如前所述在省内的首位度较低,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尚不及苏州、无锡,“苏锡常”连成一片又通过昆沪城际轨道直通上海,使得构建南京城市圈的战略空间十分有限,其势必往西看。因此,可以考虑以合肥和南京为“双子星座”,来构建更大范围的城市圈以作为上海都市圈的腹地,再加上杭州湾城市圈,届时就会形成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城市经济圈——“泛长三角都市圈”。以上所述是第三步,即合肥经济圈区域空间远期的战略愿景。

四、构建新经济增长极的策略措施

其一,统一和提高社会各界尤其省、市两级领导层对于把合肥经济圈打造成新经济增长极的认知度和重视度。

我省过往在区域发展战略重点方面的提法比较多且混乱。远的不说,单讲近年就有诸如:省会经济圈、江淮城市群,淮河城市带、皖江城市带(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芜马城市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试验区等等。虽各有各的道理,但难免自失重心且使人无所适从,在外界和执行层来看更是如此。笔者以为,应当统一于大合肥经济圈的提法之下,一门心思地集中力量将其打造成新经济增长极。从战术层面看,这样也有利于统一认识、统一口径、统一步调、统一规划。

其二,大力推进区域城市的联合和融合。

要改革松散型的城市联盟方式(如协商会议制),起码要建立较紧密型的城市联合委员会,要先从各市共同关联的几个迫切问题着手建立专门委员会,注意发挥专家、智库和网络的咨询作用,取得一定成效即可向其它领域推开。例如对重大基础设施(包括城际交通、供水)、生态环境保护(林带、水源和空气等)以及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等,进行统筹规划。

其三,整合资源,推进各种要素(诸如人才、金融、物资等)的流动、融合和区域内分工与协作,促进城际一体化和“同城化”。

其四,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应当肯定前些年我省进行的行政区划调整(如撤销地级巢湖市等)已经产生了促进作用。笔者以为,从适应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出发,并顺应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联系的要求,还应当作局部调整,具体建议:

一是划滁州市的定远县归合肥市,凤阳县归蚌埠市;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升级为县级寿州市,由淮南市代管;划安庆市的枞阳县归铜陵市;划池州市的东至县归安庆市,石台县归黄山市。

二是设立地级徽州市,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升级为县级歙州市,由其代管;划黄山市的黟县、休宁县,徽州区,屯溪区和宣城市的绩溪县、旌德县归徽州市,市行政中心驻地屯溪区。

三是黄山市下辖黄山区、祁门县、石台县,市行政中心驻地黄山区,并将黄山管理局的管理范围扩大到覆盖黄山、牯牛降和太平湖全部区域,形成大黄山生态保护和旅游兼顾的格局。

这样做的好处是:滁州市原来经济实力不足以带动较多的县,定远、凤阳划出后,有利其城市建设发展;尊重了寿县与淮南、凤阳与蚌埠、定远与合肥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联系,顺民意、得民心,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蚌埠、淮南跨河发展,既扩大了地域空间,又有利于促进淮河两岸的联系和交流共进;安庆、铜陵也将加入跨江发展的行列,这势必推动皖江城市发展轴的新一轮提升,有利于徽州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恢复、传承和弘扬,有利于保护包括西递、宏村在内的一大批世界与国家级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包括黄山、牯牛降和太平湖在内的大黄山区域的生态环境和世界与国家的自然遗产;同时,可以将皖南地区打造成我国东部、中部交汇处最大的以山岳风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中心和以徽州历史文化为特色的人文旅游中心。这些都对于打造合肥经济圈升级版具有促进作用。

其五,实施“江淮运河”工程。

上世纪80年代我省就筹划这个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实施。但时至今日,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以及原有各种制约条件的改善来看,“江淮运河”工程的上马可以说是适逢其时之事。

笔者认为,省内现在筹划的“引江济淮”替代不了“江淮运河”,充其量只能解决淮河地区缺水的问题,而无法发挥运河在沟通长江、淮河之间的水运,改善江淮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远期还可以实施“江淮运河”二期工程,将其往南北两个方面延伸,北与颍河、涡河沟通,南与芜申运河、青弋江连接,并且在沿岸建立几百米宽的林带,那将在江淮大地上增加几百平方千米的“天然氧吧”,会对合肥经济圈区域乃至全省的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改善;届时,还可以开展水上从亳州经寿州到歙州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和江淮风土人情旅游等,对我省的旅游业也会带来新的动力。

其六,切实调整区域内城市的产业结构及其布局,聚集和发挥整体优势。

积极顺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或称产业革命)的大趋势,打造以绿色能源产业链为标志,以人才资源和自主创新为支撑的新型经济增长极:

一是继续大力发展既有的以京东方和科大讯飞为代表的平板显示、量子通讯、语音技术和公共安全等国内领先的前沿技术相关产业。

二是积极开发并建设太阳能、风能发电和智能电网以及蓄能建筑业等与新产业革命相关的产业链。目前,合肥市在发展绿色能源方面已经迈出一大步,确立了打造“中国光伏发电第一城”的目标,并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具体应用,实现了第一批家庭光伏发电成功并网。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中国绿色能源第一城”的新标竿,要在全市范围乃至合肥经济圈区域内大力推广家庭光伏发电的成功经验,并适时提出“绿色能源城市圈”的目标,使江淮大地上的栋栋楼宇、厂房乃至蔬菜大棚的顶部,条条高架桥、高速公路的立面都成为小型发电站;使所有建筑物通过外立面加装蓄能并转换发电的装置以适应光能发电不稳定;同时,改造现有电网为智能分布式电网;还要努力发展风能发电、沼气发电等清洁能源,在沿江、沿淮和环巢湖以及皖东丘陵、皖东南丘陵地带风力较富足处建设风力发电设施;通过财政等杠杆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既可增加绿色能源和有机肥料,又可大幅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笔者相信只要真抓实干,将会在区域内新兴强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及其附属产业(如设备和维护、服务等),绿色建筑业和装饰业(改建、新建建筑物附加储能转换发电的装置),智能分布式电网及其附属产业(维护、服务等),绿色交通业(包括道路发电和电动汽车等)。

三是通过整合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双鹤药业等企业的各方面力量,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一体化平台,并从中医药研发突破,振兴中医药和养生保健产业,以无愧于“华佗故乡”的称号。

其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一是努力吸收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果外溢效应和政策扩散效应,并在整合圈内国家级开发区的基础上,创建合肥自由贸易试验区。

二是积极利用国家赋予的自主创新试验权利,大胆推进相关的改革试验措施,强化自主创新的高度和广度。

三是以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科研单位为核心设立产学研结合的区域研发产业化中心,多出产业化的成果,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链。如中科大的机器人就可以发展产业和产业链。

其八,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城市和城市圈。

就合肥而言,可以打造“四大品牌”城市:

一是以满城绿树、绿水青山为表征,绿色能源、绿色交通为内容的“绿色城市”。

二是以高新技术产学研一体化为内容的“创新城市”。

三是以廉政文化为内容、包拯形象为象征的“包公故里”。笔者以为,在当今中国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都在营造廉政环境的社会背景下,安徽省和合肥及周边市都应当花出一定的人力、财力在宣传包公事迹、弘扬包公精神方面大做文章,比如说着拍摄独具视角的电视剧、卡通片,出版包公专题系列书籍,举办专题书画展,组织包公专题研讨会,举办大型海内外“包氏宗亲”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每年一度祭祀活动等等。

四是以生态优美、宜业宜居为内容的“湖山胜境。”合肥拥有烟波浩淼的巢湖和环湖逶迤起伏的群山,如何保护、开发和利用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合肥经济圈的迫切课题和重要举措。

其九,深入实施人才吸纳和培育战略。要采取各种政策和配套措施,大力网罗、大量培育可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使合肥成为创新型人才集聚的高地和创新型企业集聚的“谷地”,把天然大元宝形状的巢湖变成“聚宝盆”。

[1]姚跃武.关于构建合肥经济圈的思考[J].安徽调研,2004,(3):36-38.

[2]姚跃武.关于构建“合芜经济轴心”的建议[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4,(3):37-38.

[3]姚跃武.构建合肥城市经济圈[C].点击安徽活力.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215-222.

[4]安徽省统计局.2012安徽省情[R].2012:26-56.

[5]车海刚,王永群.一流科研合肥靠什么[N].合肥晚报,2012—9—13,(10).

[6]周军,叶琳玲.大湖名城投资佳地[N].合肥晚报,2012—8—23,(3).

[7]宋斌,蔡敏.自主创新成为安徽吸引投资的“强力引擎”,新华社,2013—9—26.

[8]中央媒体看安徽《产业裂变新合肥》[N].市场星报,2013—11—6,(07).

[9]俞宝强.不走寻常路成改革试验田[N].市场星报,2013—11—6,(06).

[10]安徽统计局.2012安徽省情[R].安徽省情,2012:87-90.

责任编辑:吴妍妍

2014-01-20

姚跃武,安徽省内部审计师协会副秘书长;崔瑶瑶,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增长极经济圈合肥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创新实践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西海岸增长极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南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