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的爱国主义
2014-02-02
新媒体语境下的爱国主义
新闻看点
2014年9月,@共青团中央微博与身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雷希颖推出#我和国旗合个影#微博话题和主题活动,向全球华人发出倡议:“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我和国旗合个影#为主题,用我们的微博传递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活动推出后,吸引了大量海内外青年网友的踊跃参与。短短10天时间,话题点阅量超过3000万,并仍在持续升温。
一家之言
为何越出国,反而越爱国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 雷希颖:发起这个活动的目的,除了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和迎接65周年国庆外,更重要的,是对当前网络上的嘲讽、辱骂和抑制“爱国”情感的行为说“不”。让那些见不得“爱国”的人难受了,我们也就开心了。“越出国,越爱国”是因为个体在出国前后对国家的认同度的对比和反差;是因为破除了许多幻想,看到了更多的现实;是因为感受到了更多的“未来”;是因为开始对中国的现状进行相对冷静、客观思考;是因为割舍不断的中国情。
青年视点
用青年的方式、讲青年的语言、树青年的榜样
团福建省委宣传部干部 余运炜:传统的引导模式早已不能满足青年的全部需求。团组织近年大力探索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工作,正是用青年的方式吸引青年。同时,引导工作的本质是人做人的工作。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共同的话语体系都是沟通的前提,就是讲青年的语言,引导青年。我们还要看到最能影响青年的恰恰也正是青年,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并面对同样的时代课题,容易产生共鸣,因此要树青年榜样,影响青年。团组织近来开展的“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身边好青年”、“我和国旗合个影”等活动,正是通过用青年的方式、讲青年的语言、树青年的榜样,发动青年,从而影响青年。
拓展阅读
引导青年人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1. 有血性,还要有理性。爱国无非就是希望国家好。为表达爱国热情而采取集体行动时,要充分考量是否有利于国家的根本利益。要防止爱国情感和行动被人利用,给国家、政府和社会“添乱”。
2. 有行动,还要有秩序。哪怕是出发点再好的行动,当它自发聚集为大规模的群体行动时,就有可能带来偏离每个个体本意的、不可控的后果,导致“好心办坏事”。
3. 有民族气节,还要有世界眼光。我们要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本民族的利益,就必须善于与其他国家及其人民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4. 有观察,还要有思考。在参与社会行动时,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进,而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要防止陷入“集体无意识”的思维方式之中。
5. 有爱国心,更要有报国行。爱国归根结底要体现为对国家发展和进步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