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污染与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2014-02-01张苑夏来水
张苑 夏来水
(1陕西省环境信息中心 陕西西安 710004 2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管理站 陕西西安 710054)
近30年来,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物质状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大幅提高。然而,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成为了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个最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有: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所直接导致的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等问题。各类污染现象给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本文希望通过对环境污染现状的分析,反思造成环境污染的具体原因,并依此提出治理环境污染的具体对策。
1 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控制的定义
自然的或人为的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且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所产生危害的行为一般都称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范围大体上包括: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地质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各类放射性元素污染等现象。
环境污染控制主要是指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的具体手段和措施。当前,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两个主要方面。需要说明的是:制定污染控制的具体政策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所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都是根据该国或该地区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状况来决定的。
2 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控制的分类
2.1 环境污染的分类。当前,全球呈现出的环境污染种类有很多,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第一,按照造成环境污染物质的性质来源可以划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矿产能源污染以及物理污染(其中包括噪声污染、放射性元素污染、各类电磁波污染)。第二,按照环境污染的具体要素可以分为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第三,按照环境污染的属性可以划分为显性污染和隐形污染两大类。如雾霾、污水、恶臭属于显性污染,化妆品重金属污染、电子产品的辐射污染、海水水质富营养污染等属于隐形污染。第四,按照人类的活动形态可以为工业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交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生活环境污染等。
2.2 环境污染控制的分类。按照学术界传统的观点,环境污染控制一般包括水资源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放射性元素污染控制、电磁波污染控制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等几大类。此外,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还出现了热污染、光污染等新型污染形式。
2.2.1 水资源污染控制。水是生命之源泉,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部分。水资源污染问题主要源于人类排放的各种外源性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原先没有的),这些物质进入水体后,超出了水体本身的自净作用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就造成了水污染现象了。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会将大量的工业、农业、交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水污染控制,则是控制向水体直接排放污染物的方法,一般采用向水中充氧的办法,让微生物快速繁殖以后,生成细菌、真菌的混合物,从而分解吸收水中的各类有机物,达到净化水资源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办法,严格控制污染水体的排放量,切实保护水体质量。2.2.2大气污染控制。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工厂、发电厂等燃烧化石燃料后排放出的CO2、CO和硫化氢等气体,以及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CO、氮氧化物等物质。工业的污染可以通过改变燃气的方式减少污染排放物。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汽车的拥有数量急剧增加,汽车尾气的污染现象日趋上升。因此,对付汽车尾气排放成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应对问题。
在减少和防止大气污染的控制中,要通过改革能源结构,采取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无污染的能源,以及天然气、沼气等低污染的能源;要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提高燃烧的效率;可以采用先进的工业生产工艺,如采取闭路循环工艺等措施;还可以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避免企业发生事故性的排放和污染物逸散。此外,还有及时处理工业、生活、建筑中的各类废渣、废物,尽可能减少地面的扬尘污染等。
2.2.3 噪声污染控制。噪声污染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环境问题。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为造成的。产业革命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工业、建筑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
噪声污染的危害很多,特强噪声会损伤仪器设备,甚至使仪器设备失效。此外,噪声不仅对人类的生活有危害性影响,对各种动物也有着同样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产生噪声的各类声源进行严格控制。
2.2.4 放射性元素的污染控制。放射性元素的污染是指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水平高于天然本底或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放射性元素物质主要指各种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与化学状态无关,每一放射性核素都能发射出一定能量的射线,如镭、铀等元素。放射性核素排入环境中后,不仅会对大气、水源、土壤造成污染,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放射性元素的射线会严重破坏机体内的大分子结构,甚至严重破坏人体内的细胞与各类组织结构。高强度射线还有可能会灼伤人的皮肤,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甚至还会引发白血病和各种癌症,严重的能在短期内致死。少量累积的放射性射线会对心脑血管、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造成伤害,其发病过程缓慢,一般会经过几十年才会显现。
2.2.5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在我国的法律中,一般把固体废弃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固体废物三大类。固体废弃物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处理处置,便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包括对水体、对大气、对人体都会产生影响。污染大气的因素很多,例如在空气中飘散的未经净化的细粒、粉尘;未经科学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的有害的工业物质;还有露天堆放的废物被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水体,并经过降雨的冲洗沉积,被地表径流携带进入地表水系,产生的有毒性的有害物质,将会导致水体缺氧,最终致使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人类是以大气、水源、土壤为生存媒介,而人类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摄入大气中的各类有害物质,那么必然将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因此,需要从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以及防止固体废物污染发生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具体的处理技术还包括固体废物的物理预处理技术,如对废物进行压实、破碎、分选等环节;热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采取焚烧、热解等方法;生物处理技术,如堆肥化、发酵等等方法;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以及固体废物的资源再回收、废物再利用等技术。
3 我国环境污染状况及控制
3.1 环境污染的现实状况。我国在近3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对资源的掠夺,对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废水排放量高达360亿t,这些废水严重污染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每年排入大气中的CO2,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含量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此外,工业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排放量高达7亿吨,分别造成了对土壤、大气、水体等的污染。此外,现代城市中的垃圾也是造成污染的源头之一。我国的“城市垃圾”随意在露天堆放,严重破坏了城市景观,也产生了对大气、水源、土壤的污染。也影响到了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会造成资源巨大浪费。如果对未经分类处理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填埋或焚烧,你们又会对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更会产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但是建设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厂代价过高,据测算需要支出20多亿元,可谓开支巨大。
3.2 保护环境污染的主要对策。我国环境保护的一个基本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止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防止环境污染一个大的方向是,减少三废排放,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可以通过加强全民保护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完善、治理环境保护设施,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加强对现有环境污染企业的管理、治理,用多种手段改善,降低污染水平;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从严惩处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行为,推行环境保护准入证、许可证制度,不符合的企业不允许生产或者经营等手段防止环境污染。
3.3 保护环境立法的相关措施。我国在20世纪80—90年代,环境立法发展迅速,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到目前为止,制定了8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限制破坏资源环境的活动,加快治理污染进程,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此外,我国政府环保执法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目前,在我国以集中式的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的环境执法工作格局正逐步形成。这种工作格局与机制必将推动重点地区的污染治理工作。同时,对“十五小”企业进行关停,严格督促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流域限批,提高执法效果。另外,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也在逐年增加,占GDP的比重年年增加。这充分表明了政府环保意识的大大提升,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
4 结语
总之,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我国各地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改变昔日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同时,世界各国必须齐心协力共同治理人类当前面临的严重环境危机。实践证明: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唯一途径。而此战略的有效实施,既保证当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又保证人类子孙后代享受自然资源的权利。因而,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人类通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战胜强大的环境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