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区建筑供暖节能运行的探讨
2014-02-01白建鑫
白建鑫
(西安建筑段 陕西西安 710015)
目前采取集中供暖的小区,多为上世纪90年代设计并建造的。锅炉房设备、供暖室外管网、室内暖气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节、系统平衡能力低等问题,导致小区供暖能源浪费现象严重,需要加强小区的供暖运行加强管理或对供暖系统进行改造,以确保小区供暖经济运行。
1 小区供暖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1 锅炉运行管理
小区内供暖锅炉自动化程度低,多数缺少显示锅炉经济运行参数的相关仪表,锅炉用煤量、蒸汽(热水)流量、锅炉排烟温度等锅炉重要经济运行参数缺少,导致无法准确了解锅炉的运行效率,锅炉运行人员不能及时根据锅炉燃烧工况调整锅炉运行状态,使锅炉处于最佳工况运行,导致供暖质量降低或供暖能源浪费。
1.2 室外供暖管网
小区内多采取支状室外供暖管网,由于多数小区供热管网所带的各用户建设时期不同,室内采暖设计负荷、设计做法也有很大差异,所以总有一些用户的供热流量达不到要求,导致这些用户的室内温度较低,供暖运行管理单位往往会提高供热温度的办法确保用户室内温度,这样供热流量达标的用户室内温度就会超过供暖标准,造成供暖能源浪费。
1.3 楼内供暖系统
目前小区建筑中最常见的暖气系统为单管上供下回式暖气系统,但这种系统容易出现垂直失调现象。即一个楼内的最高层的用户因进入户内的暖气供水在楼内未经过损失,进入散热器的供水温度高,使得户内温度较高,而底层用户因供水经过楼上用户家散热器的散热,进入散热器的水温较低,室内户内温度较低,如提高供暖温度保证了底层用户的供暖温度,则顶层用户的室内温度就会超过供暖标准,造成供暖能源浪费。
2 小区供暖经济运行的措施
2.1 锅炉运行管理
在锅炉运行管理中提高供暖运行的经济行就是要使锅炉运行的各项能源得到有效利用,避免热量损失。要做到这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锅炉运行进行调节,一是尽量提高锅炉运行时自身的热效率;二是尽量使锅炉供热量等于小区采暖所需的热量。
2.1.1 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措施
合理使用送配风、调整燃烧。根据链条路牌的燃烧特点,炉排前后段配风少,而中部送风量大。尽可能的降低排烟热损失,控制最佳空气系数;堵塞各烟道的漏风量;降低排烟温度。
合理调整控制燃烧,降低炉渣含碳量。做到均匀给煤,调整每层厚度及炉排速度。如每层较厚则炉排速度慢,如每层较薄则炉排速度快。而不同的煤种对每层的厚度会有所影响。对挥发分低、着火点高的煤,一般采用厚每层,慢速移动燃烧,过快的进煤速度容易造成脱火现象。而挥发分高,易着火的煤应采用薄煤层快移动燃烧。
2.1.2 使锅炉供热量接近小区所需热量的措施
根据室外温度调节锅炉供水温度(供汽量)。可以在用户中选取典型住户为代表,测定在各个室外温度时确保该用户室内温度在16~18℃时锅炉的供水温度(供汽量),得到确保用户供暖质量是,室外温度与锅炉供水温度(供汽量)的关系表,再根据天气情况(晴、阴、风)对锅炉供水温度(供汽量)进行修正,最终得到供暖锅炉的温度控制方案。
2.2 室外供热管网
为减少室外供热管网水力不平衡造成的供热损失,我们一般会采取一下两种方法对室外供热管网进行调节。
2.2.1 温差法
首先使整个供热系统达到稳定状态,级供热管网个点的供回水温度不在变化,这是记录下热源的总供回水温度及所有热用户处的供回水温度。先对规模较大和温差偏离程度较大的热用户供回水阀门进行调节,使之尽量接近热源供回水温度,调节完毕后待供热系统再次稳定,再次对热用户阀门进行调整。经多次调整后,使得整个系统各热用户供回水温度基本接近热源总供回水温度,使供热系统达到初步平衡状态。
该调节方法操作简单,管网调节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进行管网调节,但调节周期长、调节效果不准确。
2.2.2 管网阻力分析法
首先对整个供暖管网进行调查,全面的了解整个供暖管网各管段及热用户的阻力,阀门大小及分布情况。根据各支路的阻力和实际需要的流量情况计算支路阀门的开度,根据计算结果对整个供暖管网的阀门开度进行调节,使整个供暖系统达到热力平衡。
该方法测定供暖管网的阻力、计算阀门开度难度较大,但调节后一次到位,调节效果好。
2.3 楼内供暖系统
为减小楼内单管上供下回式暖气系统垂直失调造成的供热损失,一般会对楼内暖气系统进行简单改造,解决系统垂直失调现象。一般对楼内单管上供下回式暖气系统加装三通温控阀调节供暖水流量,使得单管上供下回式暖气系统的每组散热器的流量可以调节,然后在供暖运行时对每组散热器的供热流量进行调节,从而大大改善楼内垂直失调现象。
3 结语
通过对小区供暖的锅炉、室外管网、室内系统进行调节改造,能够大大降低供暖热损失,提高供热效率。对于我们提高供暖运行的经济性将会提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GB/T 153.17-2009.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2]吴恭平,王桐海.工业锅炉节能管理.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
[3]马志彪.供热系统调节与运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