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趋势与路径
——全国再生资源行业首届企业家峰会暨产业园区发展圆桌会议总结

2014-02-01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4年2期
关键词:产业园园区资源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趋势与路径
——全国再生资源行业首届企业家峰会暨产业园区发展圆桌会议总结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2014年元月8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下简称中再协)主办的“全国再生资源行业首届企业家峰会暨产业园区发展圆桌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37家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和大型龙头企业的企业家以及业内著名专家、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共40余位嘉宾出席了圆桌会议。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突破,提升价值”,探讨再生资源领域园区发展和建设,及相关联的企业创新发展和政府政策扶持问题。今后中再协每年举办这样范围小、层次高、影响大的行业年度高层峰会,致力于把年度40人行业领袖峰会打造成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界的著名品牌,成为行业主管部门决策的智囊,搭建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对话平台,进而为行业发展确立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圆桌会议分为4个议题:一、承载资源战略储备重任的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战略与策略;二、产业园区如何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统筹规划;三、科技创新、产学研一体化——产业园区向规模化、清洁化、高值化转型升级;四、经营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园区静脉与动脉产业的耦合共生,促进产业链延伸与相关产业集聚发展。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名誉会长白立忱出席会议。中再协蒋省三会长做主旨发言,中国工程院孟伟院士、中国科学院顾秉林院士、国家发改委赵家荣副秘书长、财政部经建司李方旺副司长、工信部节能司高东升副司长、环保部污防司李蕾副司长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与会企业家们围绕4个议题畅所欲言,并与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进行互动,共同分析存在问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梳理发展路径。现将圆桌会议内容总结如下。

1 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

再生资源行业是国家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对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规划以来,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的政策,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生态文明,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这些都给这个行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行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潜力巨大,前景光明,大有可为。

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行业发展中起着主要推动作用。2004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回收体系建设试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再生资源行业向园区化发展。尤其是以“七化”标准为指导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实现了产业链条无缝衔接、环保集中处理、公共平台支撑服务以及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标志着我国产业园区建设,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标准体系,进入一个比较完善的高级形态。2012年,全国再生资源行业回收总量1.6亿t,回收总值4413.4亿元。仅前3批2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2年的回收量就达2399.6万t,回收值达1100亿元,深加工利用工业产值达2470亿元。事实证明,产业园区是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趋势,是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是园区化发展的成功模式,它提升了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发展质量和规模层次。

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可以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一,新型城镇化不是空中楼阁,要有产业支撑,而园区以资源的规模化和高值化利用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经济活动,可以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持。第二,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收大量农民转为产业工人,使农民离土不离乡,从而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民转移问题。第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成为消耗资源和能源、排放温室气体和各种废弃物的新主体,而产业园区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行产业化运作,是促进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气体、减排废弃物的绿色发展新引擎,可以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一个低碳、绿色、生态的区域环境。因此,产业园区要在生活、生产、生态三大空间做出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要与当地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相结合,要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助推器。

2 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与会企业家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和分析种种制约园区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方面。

(1)税负沉重问题。产业园区前端回收环节,社会收购无进项抵扣这个板块,回收企业要承担17%增值税,导致回收和利用两头税负增加,成本上升,提高了使用再生资源的成本,甚至出现了“再生资源比原生资源贵”等不正常现象,妨碍园区企业健康发展。在国际废料进口环节要交17%的增值税,而其他国家废铜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率一般是4%~7%,这样高的差距,使我国进口利废生产企业竞争力大大下降。

(2)园区内外双重标准问题。政府对园区可以进行规范化监管,而园区外小、散、乱、差的企业政府监管不易。园区企业执行国家排放标准,环保成本高,区外无监管,排放不达标,环保成本低。由此导致园区内外实际执行的是两种不同的排放标准,承担的是两种不同的环保成本。结果是鼓励违规违法行为,而使遵纪守法的企业在成本竞争中处于劣势。

(3)技术瓶颈问题。园区普遍存在节能环保水平和高值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的情况,原因是存在技术瓶颈。有些园区深加工利用装备还比较落后,关键技术要依靠进口。在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不足,科技专业人才短缺,科技创新后劲不足。

(4)政府管理体制问题。政府多个部门对再生资源行业实行分段、分块、分类管理,每个部门出台的政策只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政策扶持力度大,但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较差,有的甚至还互相抵触,因此力度与收效不成正比。

(4)少数园区存在“空心化”和产能过剩问题。一些地方为招商引资而设立加工园区,以此获取相关政策支持,结果相当部分的园区企业落户少,园区层次低,呈现“空心化”。还有些园区规划过大,产能远远大于资源供应能力,与区域回收网络没有衔接好,加工能力闲置,企业效益下滑,园区建设缓慢。

(6)标准、门槛过低问题。除了废钢和再生铅,大部分再生资源品种缺乏行业技术标准,尤其是废纸、废塑料、废纺织纤维、餐厨废弃物等品种,无章可循,无标可依,不利于资源化,给加工利用带来困难,也增加了最终处置量。准入门槛低、行业没标准,不利行业规范化发展,也给园区正规运营带来较高的成本。

(7)大部分园区存在人才短缺、融资困难、资金紧张、贷款不易等情况。有部分园区存在申报园区时的支撑项目不能按时落实,导致中央下达的资金停滞在省级财政。还有相当部分的园区层次较低,产业链较短,功能单一,管理不规范等现象。

此外,有企业家反映,园区评选标准有待改进和修订。有的再生资源企业总体规模很大,但地处一线大城市,受限于紧张的土地资源,加工厂房分散在几个不同地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认为不符合园区特征和标准,不给予园区、基地评选资格,希望政府对园区标准进行修改。

3 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

与会企业家、专家、政府部委主管领导通过互动,对产业园区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提出各种看法和建议。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按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要求,优化空间布局,把节约土地,提高土地产出率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

(2)要根据资源供应情况,来准确定位园区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目标,避免企业入园后,吃不饱,争资源,出现恶性竞争。发挥资源优势,注意形成专业化特色优势,避免大而全、小而全。要根据资源供应规模做好园区的规划,充分考虑持续发展问题。

(3)延伸链条,无缝衔接,从回收、拆解、加工,到深度高值化利用,再到无害化集中处理,形成无缝化的产业链条,做到废旧资源从园区进来,绿色工业原料和制成品从园区出来,“三废”在园区集中处理,形成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的闭合特环。

(4)突破技术瓶颈,加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增强发展后劲。新技术、新工艺是再生资源产业化和深加工高值化利用的催化剂。所有企业,针对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列出普遍性技术难题,联合攻关,走产、学、研联合研发、协同创新的路子。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加工利用水平,实现科技装备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竞争力。科技创新等于点石成金。园区在这方面要引领行业升级。

(4)完善公共平台,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产业园区要做大做强,必须搭建起公共支撑服务平台。第一个是“五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平台;第二是污染物集中处理平台;第三是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回收网络平台、园区内废物交换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科技研发平台、物流仓储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和环境监管平台。产业园区要形成平台优势,才能做大做强。要发挥智能技术、遥感技术,提高园区管理水平、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要建立跨区域电子交易商务平台。

(6)创新资源回收模式。完善回收网络,规范回收,形成覆盖城乡的回收网络体系,这是园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要创新回收模式,不同的资源,要有不同的回收方法。如第三方回收模式,联结产废、个人和利废单位,把分散的小商小贩纳入第三方回收体系。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网上回收平台,形成全国统一的资源回收交换平台。

(7)园区要探索建立再生资源产品技术标准,形成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推动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产业园区在这方面要起牵引作用。

(8)园区要培育一大批龙头企业。再生资源行业的产业化程度,不取决于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的多寡,而取决于有多少大型龙头企业在经营模式、科技创新等方面起引领带头作用。因此,园区在建设过程中,资源、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各种要素,要向大企业集中,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尽快培育一大批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核心技术处于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龙头企业,推动园区快速发展。

(9)园区要形成产业聚集。通过衔接区域回收网络,集聚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资源洼地、资金洼地、技术洼地、人才洼地、产业聚集洼地,促进多产业聚集共生联动发展格局。园区要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极,成为循环经济产业平台。

此外,有的企业家提出“县域统筹”概念。这是基于县一级政府的行政效能相对容易统一、各部门容易协调这个实际情况,把政策、审批、标准、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下放到县一级政府,由县政府首长统一统筹,从而提高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运行效率。

4 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再生资源行业和产业园区面临税负较重、成本上升、市场低迷、行情下滑等困扰,正处在一个转型升级的瓶颈期。为了促进产业园区突破瓶颈,健康发展,与会企业家呼吁:

(1)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出台针对回收环节或利废环节的增值税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改变“再生资源比原生资源贵”的不正常现象,促进园区良性运行,健康发展。在进口环节,适当降低再生资源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建议由目前的17%降到12%~13%,以提高我国利废企业在国际废料市场上的竞争力。

(2)制定行业标准,提高准入门槛。“给予优惠政策就乱,取消优惠政策就死”,这是再生资源行业长期存在的怪圈,主要原因是行业缺乏标准,缺乏门槛。建议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参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由政府公告符合行业标准的企业,才能享受国家政策优惠扶持,同时加大对园区外随意排放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让守法者不吃亏,让违法者付出成本,促进行业公正、规范。

(3)要通过立法,给再生资源产品合法地位,强制生产企业按照适当比例使用再生料,并且贴上绿色环保标志,用法律手段来引导企业、引导消费者使用再生资源产品。

(4)修订、调整再生资源进口标准和法规。国际废料具有很大的资源属性,进口国际废料可以弥补国内资源不足。现行海关对进口废料的标准太高,要求太细,脱离了分选废料属于劳力密集型,而发达国家人力成本高这个实际情况。建议国家对现行废料进口的政策、法规、标准进行修改,适当放宽。比如线路板,含有多种稀贵金属,是我国急需的战略资源,可以考虑允许进口。

(4)政府对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要科学合理,避免出现钢铁行业那种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园区和基地,把各种资源、要素、资质向园区、基地集中,促进园区产业聚集,做大做强产业园区。

最后,与会企业家一致倡议:产业园区和大型龙头企业要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规范经营等方面,为全国再生资源行业做出示范,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2014-01-28)

猜你喜欢

产业园园区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资源回收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