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主要害虫2013年发生概况及2014年发生趋势
2014-02-01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345)
蔬菜主要害虫2013年发生概况及2014年发生趋势
司升云 李 芒 潘鹏亮 刘小明 望 勇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345)
近年来,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新的外来入侵害虫在2014年会进一步扩散蔓延,有可能成为影响蔬菜生产安全的重大害虫,需予以重视。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国,2012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近2 000万hm2(3亿亩),年产值达到1.26万亿元,蔬菜的总产值已超过粮食而成为第一大农产品。近年来,随着蔬菜栽培面积的扩大,加上我国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设施园艺的迅速发展,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发生了变化,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害程度日益加重。由于一些地区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致使小菜蛾、甜菜夜蛾等主要害虫对部分农药的抗药性发展很迅速。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入侵害虫种类不断增多,一些入侵害虫为害面积不断扩大,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潜在威胁。
1 蔬菜害虫2013年发生概况
1.1小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抗药性发展迅速,仍为重点防治对象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是我国蔬菜上两种主要害虫。小菜蛾在我国南方为害重于北方,中、北部地区以春、秋两季为害严重,呈双峰型种群动态,而在华南地区全年都可以为害。甜菜夜蛾主要在华南、华中、华东及华北地区分布,尤以华中及华东地区夏秋季发生较为严重。小菜蛾、甜菜夜蛾也是世界性抗性害虫,具有抗药性发展速度快、抗药谱广、抗药性水平高、抗药性治理难度大等特点。目前小菜蛾、甜菜夜蛾已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拟除虫菊酯以及其他大多数农药产生了数倍甚至上千倍的抗药性。1995年小菜蛾对氰戊菊酯、亚胺硫磷的抗性指数就分别达到1 646.79倍和512.15倍。2011年华南地区小菜蛾对新型农药氯虫苯甲酰胺也产生了抗药性, 2012年抗药性倍数高达606倍,因此提出了在该地区暂缓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的建议。2013年全国甜菜夜蛾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等农药具有极高抗性水平,对氟啶脲等农药已经产生了普遍的抗性,华北、华东等地区均达到极高抗性水平,其中山东部分地区达到1 000倍以上,对甲维盐抗性也呈上升趋势,华中、华南以及上海等地已达到极高抗性水平。
对小菜蛾、甜菜夜蛾等抗性害虫的防治,应限制使用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等高水平抗性农药,对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茚虫威、甲氧虫酰肼、氟啶脲、甲维盐、虫酰肼、多杀菌素、茚虫威等农药需谨慎轮用或混用,部分地区对部分农药限制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1.2钻蛀性害虫发生严重,化学防治需注意农药残留问题
蔬菜钻蛀性害虫主要有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Ceyer)〕、瓜绢螟〔Diaphania indica(Saunders) 〕、菜螟〔Hellula undalis (Fabricius) 〕等。该类害虫钻蛀蔬菜茎髓、荚果、叶片,造成死苗、落叶、落果、烂果、烂荚、折断藤茎,引起产量损失,降低商品品质。生产上如果错过了防治适期,喷撒农药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防治此类害虫时,必须准确掌握初孵幼虫期和幼虫转移为害时间,避免因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产品造成严重的农药残留等问题。
豇豆荚螟在豇豆、扁豆、菜豆等主栽区均有发生,广东、海南等地可以常年为害。如果防治不及时,蛀荚率可达20%~35%,严重者达50%以上。由于豆类采收的特点,化学防治易造成农药残留问题。
瓜绢螟在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各种瓜类蔬菜,严重影响瓜果的产量和质量,全年为害盛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下旬。近年由于瓜类蔬菜复种指数高、品种多,尤其是大面积成片种植,为瓜绢螟提供了丰富的食源,种群数量有进一步加重趋势,成为夏秋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
菜螟主要为害萝卜、大白菜、甘蓝、花椰菜、芜菁等十字花科蔬菜,以秋播萝卜受害最重,甘蓝、大白菜次之。受害幼苗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造成缺苗、毁种,引起严重减产。2013年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如防治不及时,植株被害率可达30%~50%,严重者可达100%。秋季高温干燥天气有利于菜螟发生。
1.3黄曲条跳甲在南方地区大面积为害,对速生蔬菜和萝卜等蔬菜品质影响大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以南方地区发生较为严重,如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地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其发生频率高、面积大、区域广。黄曲条跳甲不仅为害十字花科蔬菜,也为害茄果类、瓜类和豆类蔬菜,特别在十字花科蔬菜苗期为害严重,对速生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根茎类蔬菜品质影响大。黄曲条跳甲成虫啃食叶片,幼虫于土中咬食根皮,易引发软腐病等。据2012年的报道,在广东深圳龙岗小白菜、菜薹(菜心)、芥菜等菜田调查,虫田率达74.8%,平均每株菜有黄曲条跳甲成虫4.87头。2013年在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黄曲条跳甲为害甚至已超过小菜蛾,广东省黄曲条跳甲为害面积约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1/3。
近年来随着高山蔬菜的发展,在湖北长阳、恩施,湖南石门,陕西安康等地,黄曲条跳甲对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
目前,在用药选择、用药技术等化学防治方面有了较大进展,在黄板诱杀技术、防虫网技术和捕虫设备等物理防治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仍需进一步加强以生态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以安全高效用药为主的化学防控技术研究。
1.4微小型害虫为害进一步加剧,已成为蔬菜生产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气候和蔬菜种植结构的改变,一些微小型害虫如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Fabricius)〕以及蓟马、叶螨等害虫的发生呈加重趋势。这类害虫个体微小,适应性强,种群增长迅速,地域分布广,不仅吸食植物汁液,影响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分泌蜜露,传播多种病毒病。由于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增大,也使这些害虫每年提前发生或常年发生,加重了对蔬菜的为害。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重要农业害虫,B型和Q型是两种为害最为严重的生物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广大地区暴发为害。2008年以后Q型烟粉虱在我国呈现快速扩散态势,广泛分布于南至海南、北到黑龙江、西至新疆、东到上海的广大地区。目前Q型烟粉虱在许多地区已完全取代B型而成为当地优势种群。2013年在我国广东、广西、安徽、浙江、江苏、北京、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市、区)烟粉虱发生严重,7~8月黄瓜、番茄、茄子、甜瓜和西葫芦单叶虫口数达10头以上,最高可达600头以上,烟粉虱起飞时像一层白雾,部分地区损失达七成以上。Q型烟粉虱对许多杀虫剂(尤其是新烟碱类杀虫剂)也已产生了极强的抗性,这也是难以防治的重要因素。
蔬菜蓟马种类较多,主要有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烟蓟马〔T. tabaci (Lindeman)〕、花蓟马〔T. florum (Schmutz)〕等,春、夏、秋三季主要发生在露地,冬季主要在温室大棚中,为害茄子、黄瓜、菜豆、辣椒、西瓜等作物。在我国,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于2003年首次在北京郊区温室的辣椒上发现,随后在云南、浙江、山东 、贵州和新疆等地陆续发现,现已成为我国保护地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世界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主要以幼虫潜食为害。1988年在我国台湾发生,1993年在海南三亚发现,其后强势扩张、迅速传播扩散,且受地域和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小,仅用5年时间即在全国范围内大发生。寄主植物多达30科130余种,以葫芦科、豆科和茄科等蔬菜受害严重,1995年山东受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亿元。2013年美洲斑潜蝇无论在为害作物种类、为害期,还是在为害程度方面都有下降趋势,属中等程度发生,在华中、华东地区一般于9~10月进入盛发期。
1.5地下害虫局部地区严重
蔬菜地下害虫主要包括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 (Rottemberg)〕、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等,因其为害隐蔽,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防治较为困难。
小地老虎是一种迁飞性、杂食性的蔬菜地下害虫,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虫在我国许多省区蔬菜上发生,为害面积逐年扩大,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毁种重播,造成了巨大损失。2003年春,陕西榆社县低洼滩地有90%的地块发生小地老虎为害,2013年湖北地区部分菜田缺苗率为10%,严重地块可达30%。2013年小地老虎在我国整体为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发生。
韭菜迟眼蕈蚊俗称韭蛆,主要为害韭菜、大葱、洋葱、小葱(细香葱、分葱)、大蒜等百合科蔬菜,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市、区),如北京、天津、山东、山西、辽宁、江西、宁夏、内蒙古,在我国四川、湖北、浙江、台湾等省也有发生。韭蛆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一般地块为害株率为20%~30%,重者高达100%。韭蛆春、秋两季主要为害韭菜的幼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幼虫大发生,幼虫成群为害韭菜地下根茎。2013年全国韭蛆整体为中等发生,部分地区偏重或中等偏轻发生。菜农常使用大量农药进行防治,严重影响韭菜质量安全,因此需进一步加强非化学防控技术的研究。
1.6新的外来入侵害虫进一步蔓延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又名棉花粉蚧,2008年8月在我国广州扶桑上首次发现,2010年4月已在我国的广东、福建、海南、广西、湖南、浙江、江西、四川和云南9个省(区)的局部地区发生。2012年6月,在湖北局部地区蔬菜上发现,为害蔬菜种类繁多,如葫芦科、豆科、茄科、苋科、藜科、锦葵科、菊科等,主要包括番茄、茄子、辣椒、南瓜、苋菜等蔬菜,特别是在水生蔬菜如莲藕、慈姑、芋、水芹等作物上也发生为害。2013年又扩散至河北、安徽、新疆等省(区)。
扶桑绵粉蚧以刺吸方式为害作物叶、茎、果、花梗等地上部分,造成植株变色、萎蔫、枯萎,直至死亡,还可引起大面积煤污病发生,严重影响了蔬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该虫繁殖量大,单头雌成虫平均产卵400~500粒,种群增长迅速,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各龄若虫及成虫体表均覆盖有白色蜡粉层,抵御杀虫剂、其他自然环境及天敌的能力较强, 耐高温和抗低温能力极强,喷施常规农药防效甚微。
扶桑绵粉蚧潜在扩散的风险很大,2014年会进一步扩散蔓延,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蔬菜生产安全的重大害虫,需予以重视。
2 蔬菜害虫2014年发生趋势
2.1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甜菜夜蛾等抗药性害虫为害仍然严重,菜青虫、菜蚜等发生量大,需注意防治
2014年,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仍是华南、华中、华东及华北地区十字花科、豆科、茄果类、瓜类、葱蒜类等蔬菜的主要害虫,尤以华中地区及华东地区发生较重,预计为整体中等发生,部分地区偏重发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在全国各地约6月出现为害,7~10月进入为害盛期。
小菜蛾为害十字花科蔬菜,4~5月、8~11月是为害盛期,一般秋峰重于春峰。近年来小菜蛾为害有减轻趋势,预计2014年全国总体为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北方大部分地区中等偏轻发生。
菜青虫和菜蚜也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全国均有发生,春秋两季为害,预计2014年全国为偏重发生,部分地区大发生。
针对甜菜夜蛾、小菜蛾仍需加强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工作,对各单项防控技术进行科学评价,并进行集成应用。针对菜青虫和菜蚜应注意加强兼防,不要错过防治适期。
2.2豇豆荚螟、瓜绢螟、菜螟等钻蛀性害虫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严重
豇豆荚螟主要为害豇豆、扁豆、菜豆等,预计2014年我国华中、华东地区如河南、湖北等省区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秋播豆类蔬菜是其主要为害作物。瓜绢螟主要为害黄瓜、苦瓜、丝瓜、南瓜等瓜类蔬菜,全国均有发生,夏秋季为害。菜螟主要为害萝卜、大白菜、甘蓝、花椰菜、芜菁等十字花科蔬菜,以秋播萝卜受害最重,甘蓝、大白菜次之。预计2014年瓜绢螟与菜螟整体中等发生。
对钻蛀性害虫的防治,需准确预测防治适期,但对豇豆荚螟的防治,选择农药应以长效内吸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主,避免过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2.3黄曲条跳甲在南方地区严重发生
黄曲条跳甲在我国分布极广,以南方发生严重,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特别是对速生蔬菜和萝卜等蔬菜品质影响较大。预计2014年在我国长江以南,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浙江、江苏及华中部分省区中等偏重发生,部分地区大发生,对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油菜的苗期以及萝卜、小白菜整个生育期的产量或品质危害严重。在我国华中、华南等南方高山蔬菜种植区,黄曲条跳甲对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造成的危害进一步加重。
由于黄曲条跳甲幼虫属于地下害虫,体型微小,为害隐蔽,难于发现与防治,因此需加强有针对性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
2.4微小型害虫为害将进一步加剧,烟粉虱、蓟马整体发生偏重,部分地区大发生
烟粉虱、蓟马等害虫个体微小、适应性强、种群增长迅速、地域分布广,加之其抗药性水平进一步提高及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因此,预计2014年烟粉虱、蓟马将会进一步加重发生,部分地区可能大发生。美洲斑潜蝇主要为害豆类、瓜类、茄果类、芹菜等,高温干旱的夏秋季节发生严重。预计2014年全国整体中等发生,部分地区中等偏轻发生。叶螨主要为害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夏季为害,预计2014年呈局部点片性中等发生。
2.5小地老虎和韭蛆等地下害虫局部地区仍然严重
小地老虎主要为害各类苗期蔬菜,在春季发生较重,全国均有发生,预计2014年整体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发生。韭蛆主要为害韭菜等百合科蔬菜,预计2014年整体中等发生,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如北京、天津、山东、辽宁、河北等地中等偏重发生。
由于蔬菜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加大替代农药筛选力度,进行农药应用技术研究,加强非化学防控技术的研究。
司升云,正高职高级农艺师,专业方向:蔬菜害虫综合防治,E-mail:sishengyun@126.com
2014-02-20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1),武汉市攻关项目(2013021702010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