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省三会长在“2014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会议”上的讲话

2014-02-01蒋省三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4年7期
关键词:利用资源经济

蒋省三会长在“2014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 蒋省三

尊敬的曹省长,尊敬的左院士,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上午好!

今天,“2014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会议”在荆门格林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召开,来自行业的6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我谨代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热烈欢迎各位朋友的参与,感谢各位领导的莅临!

2006年以来,经过近十年的产业政策引导,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资源回收率由以前的40%提高到现在的70%。随着资本和技术的不断投入,企业转型升级的脚步加快。

——经营品种逐渐多样化,由传统的废钢、废纸、废塑料逐渐向废电子、废汽车、废电池等新品种延伸。

——业务模式向多领域拓展,由简单的回收贸易,向土壤修复、环境服务等新领域多元化发展。

——产业链不断延伸,一些生产企业开始自建回收网络,一些快速发展的回收企业,也向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拓展。

——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一些骨干企业和大型基地有力带动了技术装备制造的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如格林美抓住了经济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向前延长产业链,建立起多个电子废弃物和报废汽车处理中心,形成了从技术开发、资源回收到资源化利用的循环体系。

——产业布局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部分园区已形成回收、分选、加工再生、深度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全产业链条。

——交易方式开始转变,出现了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和区域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所有这些,都是在座的各位艰苦奋头的结果,再生资源的发展旅程,留着你们刻下的深深脚印。

再生资源行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我国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转型一样,再生资源行业也处在深刻的转型期。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主要依靠资本的高投入,特别是资源的大量消耗来驱动的。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改革开放以来没有根本变化。1994年以前我国主要采取出口替代型战略来拉动经济发展,1994年以后我国主要采取出口导向型战略来拉动经济发展。但是这两种发展战略都是依靠资本的高投入和资源的高消耗来维持高增长的。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投资率达到35%,21世纪初投资率高达50%,创下了世界投资史上最高的投资率。

一国经济中,投资率不断上升,就意味着消费的不断下降,也就是说,出现了国内需求扩张,赶不上国内生产扩张的矛盾。我国在投资扩张、产能过剩、国内消费不足的情况下,并没有带来生产力的下降,相反还能维持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为什么?这也是很多经济学家一直探讨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我国从1994年以来,采用出口导向型政策,依靠本币贬值,依靠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依靠大量出口,来拉动经济发展。我国的过剩产能,是靠国外的大量消费,也就是出口来平衡的,维持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但是长期采用出口导向型战略,也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从微观上讲,它鼓励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出口以外的行业不能很好成长。我国的制造业处在世界价值链的低端,成为世界廉价商品的制造地。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也难以为继。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的11.6%,但消耗了全世界21.3%的能源、54%的水泥和45%的钢。这种粗放的、以要素为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桎梏。现在,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感同身受的难题。

从宏观上讲,低估本币币值,控制本币升值,由此扩大出口,创造大量外汇盈余,不得不由央行用人民币购入大量外币。我国现在有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要由相当于4万亿美元的人民币来对冲。央行采取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来对冲过多的人民币资金,也不能有效地解决流动性过多的问题。这就是我国感到什么都在涨价的原因。土地、房地产、消费品、各种珠宝、收藏品,都在涨价。大家从货币过剩中,都获得一种财富效应,都感到很有钱。做实业的企业家,不考虑生产,不考虑核心竞争力,而是把资金投入土地,投入房地产,投入商业地产,投入到圈地占地中,从这些土地资产的变现中获得企业的利润和增值。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经济社会现象,也会给再生资源这个行业带来从长远角度上的负面影响。

国家现在的方针,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体地讲,当下的重点是压产能、去杠杆、挤泡 沬。现在很多资源型产业在压缩。2015年前,国家要淘汰钢铁产能3 000万t,水泥1亿t,还有平板玻璃的产能也要淘汰。化解这些过剩产能,直接导致资源的总需求下降,再生资源的市场需求量也会减少,整个再生资源行业要进入一个艰苦的调整期。在这个调整期中,我的判断,对大宗资源的需求要下降,但是对绿色资源的需求要增加,对资源的质量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会有更高的要求。

第一,仅仅依靠控制回收渠道和资源数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领域对再生资源的要求。再生资源行业,要有效利用资源与保护资源并重,防止环境污染与修复环境并重。这就要求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标准,利用产品技术优势、标准优势和品牌优势去占领市场。

第二,产业政策仍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政策着重点放在产业园区、示范城市和大型骨干装备企业。税收政策将成为下一步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政策。税收政策向利废环节倾斜,税收优惠的主体,将向利废企业转移。同时,各种行政许可会逐步放松,但对利废企业的标准门槛在不断提高。这种形势将加速企业并购重组,加速企业的技术创新改造,促进利废企业加速向上游的回收环节整合,而回收企业必须与利废企业结成战略同盟,才能共享税收优惠下的成本补偿。这种税收政策的实施,也带来监管的新课题。如果不能有效追溯再生资源来源的真实性和利用率,也容易出现规范化的企业在不正当的竞争下被迫退出市场的后果,使大量资金投入的回收体系建设得不到有效发挥。还有,当财富效应减退,企业开始真正比拼竞争优势时,能够胜出的企业才是真正赢家。

第三,回收体系的建设有赖于政策的支持。现在主要的政策扶持都转移到利废企业,回收体系的建设更加薄弱,回收与利用的政策支持不相匹配。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再生资源企业大多以回收业务为主,要着重研究在这种政策环境下供销合作社的再生资源企业如何应对。以废钢为例,世界废钢的利用比率为51.6%,而我国废钢的利用比率仅为10%。废钢回收利用行业的前端都是小企业个体户,这种分散的状况与国家提倡的大园区并不相符。回收体系的建设,政府主导的力量应该越来越加强。

朋友们,本次会议以转变与创新为主题,探讨经济转型期间企业如何通过自身的改革创新实现蜕变。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慷慨分享,为行业的转型升级献计献策。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2014年6月19日)

七部委公布拟通过验收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关于拟通过验收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第一批)名单的公示。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05]2199)、《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第二批)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3420)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的验收工作,委托有关第三方咨询机构对相关验收材料进行了审核,并确定了初步名单。

据悉,拟通过验收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第一批)名单中,厦门钨业、江西铜业、云南铜业、豫光金铅、格林美、东江环保、驰宏锌锗、云天化、贵州茅台、新疆天业等多家上市公司榜上有名。

猜你喜欢

利用资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