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工作分析
2014-02-01邹耀
邹 耀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广州 510045)
1 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概况
近年来,广东省进一步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鼓励工业企业进园区,实施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动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的发展,运营队伍逐步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运营总规模迅速扩大。截止到2012年6月底,广东省持有国家环保部颁发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单位共226家,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其中广州、深圳两市的持证单位约占总数的60%,其他地区的持证单位较少。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范围覆盖了全部的7个专业类别,主要以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为主,占79%;持有甲级证书的单位共有107个,占持证单位总数的47%,持有乙级证书的单位共有64家,其中超过40%的持证企业持有两个以上专业类别资质。各持证单位在组织机构建设、证书使用、运营合同管理、设施日常维护、人员配备等方面均能严格执行各项运营管理制度,运营单位按要求配置了测试分析仪器和设备,形成了一定的监测能力,各持证单位的运营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执行情况良好。
2012年4月30日环保部公布了新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0号,下文简称《管理办法》),将除甲级以外的运营资质审批及发证工作交由各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权的下放意味着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担负更重大的责任,这一变化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对此,广东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主要做法有:
(1)完善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建设
为更好适应新《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广东省环保主管部门制定了《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工作程序》,进一步明确了资质申报工作的一系列工作程序。根据程序要求,省环保主管部门组织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查,并会同地方环保部门对申请单位和运营设施进行现场核查,提出技术审核意见后,组织召开运营资质评审委员会会议,作出审查结论。在日常管理方面,省环保主管部门转发了《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第1版)等8项标准规范的通知》,针对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日常管理工作,对各地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2)加强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培训工作
广东省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的相关培训工作。目前广东省开展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人员培训的机构有两个,培训所面向的对象除了环保企业、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等专业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机构外,还包括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及医疗机构等。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培训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人员12,114人,其中污水处理工培训班举办了70期,共培训8032人;锅炉烟气处理工培训班举办了9期,共培训726人;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培训班举办了15期,共培训1349人;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培训班共举办了9期,共培训760人;固体废物处理工培训班举办了12期,共培训1247人。各工种取得国家环保部运营培训合格证书的合计有8000多人。全省有1000多家企业派人参加了培训,其中包括100多家持有运营资质的企业。有效的培训为广东省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有效运营输送了专业技术骨干,同时也使是否参加过培训成为持证上岗或竞争上岗的重要依据。此外,为贯彻落实新《管理办法》精神,帮助有关单位更好地准确领会《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规范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的申报工作,解答资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省环保产业协会不定期举办资质申报培训班,通过这类培训班的举办,大大提高了企业准备申报材料的质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申报运营资质的成功率,为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加大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申报现场核查力度
广东省严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申报关,原则上每月下旬组成现场核查小组,对当月提出运营资质申请的企业集中时间开展现场核查工作,对申报单位提供的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一一核查。现场核查中,要求企业必须提供全部技术人员及运营操作人员资格证明,其中包括职称证书、培训证书、劳动合同及社保证明原件等;同时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在审查现场,实现一人一证进行核对。除核查人员以外,还要对企业实验室情况进行核查,内容包括实验室产权证明、分析化验仪器设备发票原件及化验分析人员上岗证等。对申请非临时资质的企业还要求对其运营项目进行现场核查,内容包括查看其运营实例的日常运行状况纪录、现场化验室装置、环境监测单位出具的监测报告原件、运营项目简介、委托运营合同、用户意见、委托运营项目备案表、项目信息公开的证明材料及项目守法证明等。通过严格的现场核查程序,最大程度确保申报企业情况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证每发出的一张资质证书,均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为广东省的减排工作保驾护航。
(4)新《管理办法》执行后审批发证情况
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申报的材料受理及初审工作于2012年8月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广东省对8批共160家申报资质单位进行了审查,包括材料形式审查,现场核查及会议评审等环节,最终经公示无异议后共颁发了242个运营资质证书,其中包括临时证书135个,乙级证书107个,向国家环保部推荐甲级资质申报单位5个。颁发的资质证书类别涵盖了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除尘脱硫脱硝、工业废气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有机废物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自动连续监测(水、气)等8个类别,但目前仍以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工业废水处理资质为主。原则上广东省对资质申报单位采取每2个月审查一批、发布一批的办法,这样大大缩短了申报领证周期,对推动广东省的第三方运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尽管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方面:
(1)日常监督管理方面
新的《管理办法》对县级以上环保主管部门在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持证单位及其运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详细的要求,但是由于地方环保主管部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给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是管理部门在日后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探索的重要内容。
(2)持证单位运营管理方面
1)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要求运营单位应对设施及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但部分运营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往往忽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在现场管理中,部分运营单位存在现场标识不清晰,管理及操作人员未能统一着装等问题。2)现场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有待改进;按照要求,现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方能上岗。但由于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运营企业仍存在个别现场操作人员尚未及时取得上岗证书的现象。3)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有待加强。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条件相对较差,部分持证单位在引入人才方面有一定难度,从而导致持证单位难以形成较为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的流失尤为严重。4)企业自身监测能力有待完善。在现场检查中发现,部分运营单位以工程承包、环评咨询、产品生产等为主营业务,兼营设施运营。因此,在日常运营监测方面投入相对不足,实验室条件较为简陋,配备的监测仪器不能满足日常监测要求。
3 完善管理工作的思路
(1)加快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网络平台的投入使用
目前广东省已建设了一个功能全面、操作便利、运行稳定的运营管理网络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资质申报管理系统、资质年检系统、技术人员管理系统及运营项目管理系统,分别由外网申报与展示及内网受理与审批两部分构成。外网旨在强化服务功能、促进职能转变上下功夫,支持多渠道申报、文数一体化管理、网上公示展示及公众参与等功能;内网主要通过流程化审批、专业人员统计、现场考核情况汇总、自动生成数据与图表等功能,整合、查询和获取信息资源,简化数据统计工作,对数据进行更好地加工整理,挖掘数据的真正内涵,为广东省实现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的现代化和数字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2)加强对持证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
广东省计划开展运营单位信用评级以及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强化对运营项目的监察和监测,并将运营单位的日常监测数据纳入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运营管理系统。对优秀运营单位及其运营项目进行公开表彰,树立行业标杆;对不符合相关管理要求的持证单位,依法予以严格处理。
(3)加强持证单位运营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培训
一方面,管理部门要继续做好运营现场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第三方运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现象;同时加强对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治理设施现场管理及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确保每个运营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与广东省人事管理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增设监测化验分析工种培训,并将化验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作为现场核查的重要依据。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做好运营管理工作,为环境保护事业保驾护航,管理部门仍在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