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参与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做法与启示
2014-02-01邬小军
刘 江,王 戎,邬小军
我军参与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做法与启示
刘 江1,王 戎2,邬小军1
为了提高解放军与武警部队未来参加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能力,本文对其参加的十几次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做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基本做法包括:1.确定联席联动机制;2.使用航空运输的远程投送模式;3.侧重防治并重的医学救援模式;4.强调后勤保障的自给自足;5.帮建受灾国的卫生机构;6.模块化配置药品器材。通过分析解放军与武警部队的国际救援经验得出结论:必须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完善相关的法律支撑,构建适应多类型国外灾害医学救援的指挥体系,探索新型编组模式,规范国内的联合训练,才能迅速提升我军参与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综合能力。
军队;卫勤力量;灾害;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救援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我军职能任务的拓展,未来军队卫勤力量承担的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救援任务将日益增多。目前,我军13支医疗分队和11支防疫分队已纳入了国家重点建设的救援力量体系,随时准备执行国内外救援的任务。如何运用近年来我军参与国际医学救援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军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救援能力,是摆在我军卫勤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时代课题。
1 我军参与国际灾害人道主义医学救援的特点
1.1 灾害类型不同,医学救援队组成不同 我军参与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地震救援、海啸救援和洪灾救援。在参加国外地震救援时,通常在接到受灾国的请求后,派出具有综合救援能力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其中的医疗救援分队由武警总医院医护人员承担,医疗人员所占比例一般为20%左右[1]。当地震后受灾国疫情蔓延,需要进一步救援时,我国会加派专业医疗防疫队。从历年国际灾害救援情况来看,我军未来参加国际灾害医疗救援的总人数一般不会超过100人,但存在多种编组模式。
1.2 灾区条件艰苦,医学救援队以自我保障为主 灾难事件发生突然,难以预测和把握,除灾难本身造成的危害外,还有次生灾害和由此而引发的其他灾难,严重时还会直接危及或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并导致国家或地区处于混乱状态。2010年1月海地医学救援时,太子港社会治安状况极差,并且大面积暴发肠道传染病。2010年7月巴基斯坦洪灾,灾区出现急性腹泻、皮肤病、呼吸道疾病和可疑疟疾四类疾病130余万例,以妇女儿童为主,导致至少39人死亡,数万人受感染,7万余名营养不良的儿童面临死亡威胁。灾区天气炎热,蚊蝇密度较高,灾民安置点人员密集,污染严重,有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暴发的风险。在灾区的生活保障和物资保障方面,我军各类医疗救援队主要立足于自我保障,强调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1.3 灾区语言不通,医学救援需要多语种翻译 我军参与国外执行灾难医疗救援时,往往面临语言不通的困难。在海地救援中,当地官方语言是法语,但民众使用的不是标准的法语,而是克里奥尔语,给诊治造成了很大困难。我军医疗救援队携带了4名翻译,主要通过与当地志愿者进行英语交流,再用当地法语与患者交流,才使得救援工作顺利开展[1]。在巴基斯坦洪水救援中,当地能流利使用英语交流的居民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多数患者交流均需经过乌尔都语、信德语、英语三轮翻译。我军救援队通过与巴军方和学校协调,动员了16名志愿者参与工作。
1.4 外界高度关注,医学救援带有很强国家色彩 当今时代信息高度公开,国外灾害医学救援的透明度不断提高。我军参与的历次国际灾害医疗救援,从决策到实施都受到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与全程监督。由于国际医疗救援涉及到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宗教等诸多事项,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军队医疗队员们过硬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展现了国家的良好形象。
2 我军参与国际灾害人道主义医学救援的主要做法
2.1 确定联席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 目前,国防部已与国务院20多个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军队卫勤执行国外救援任务时,总参、军区、武警、外交部、海关、动植物检疫部、人民银行、民航等多个部门的联合行动,确保在灾后最短时间内作出反应。如海地地震后33小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即抵达了灾区,完全符合国际地震救援界有关72小时“救援黄金时限”的要求。
2.2 使用航空运输的远程投送模式 我军参与国际灾害医学救援时,由于投送距离远,通常采取航空运输方式。为顺利、安全地实现空中远程机动,我军医疗救援队在总部的统一指导下,与战勤、军交部门和地方承运单位密切协作,制订详细的装卸载与机动方案,同时通过上级机关加强与空军和民航部门的协调,召开协调会,不断修订完善运输计划,确定通过航空输送方案;外事部门通过总参外办与受灾国联系,办理护照、签证等出国手续,确保人员物资的顺利、快速出入境,必要时运输部门派出负责人随部队一同前往受灾地区,负责途中运输的相关事宜。
2.3 采用符合救灾需要的救援队编成 针对受灾国宗教信仰差异、语言不通、环境艰苦、任务严峻等特点,我军救援队人员在抽组上打破常规,注重专业齐全、老少搭配、适当增加女性比例。救援队员除来自军队医疗系统外,还包括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新华社、解放军报等新闻媒体,涵盖行政、医疗、防疫、后勤、通信、外事、翻译、媒体等多个领域,涉及普外、妇产、小儿、呼吸、消化、影像、检验和流调、消杀、健康宣教等多个专业。
2.4 侧重防治并重的医学救援模式 我军医学救援队通常被赋予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和帮助当地卫生部门恢复部分功能等三项任务。医学救援队一般开设在灾民数量比较多的安置点附近,除了对危重伤病员进行紧急救治外,更多的任务是对灾民进行巡诊和疫情防控。在医疗救治中采取简化模式,缩短就医流程,缩短就医时间及提高诊治效率措施。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实施过程介入,使医疗和防疫保障工作紧密结合,整体推进。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准备中,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体系和绿色救治通道。
2.5 强调后勤保障的自给自足 许多受灾地区的安全形势复杂,生活设施破坏严重,物资采购困难。我军医疗救援队因地制宜,立足后勤自我保障。在国内准备期间,救援队充分考虑到情况困难,带齐带全各类装备物资,其中包括大型车辆、设备、药品、耗材、营房营具、电焊机、钢管及电源转接器等。另外还携带了风扇、蚊帐、蚊虫驱避剂等生活保障物资,从而保证了后勤的自给自足。
2.6 搞好对受灾国的卫生技术帮带 帮助受灾地区医疗机构恢复功能是我军国际灾害医疗救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施救援时,我军医疗队吸收部分受灾国医护人员充当翻译志愿者,在患者主诉、医生医嘱和诊治的翻译过程中,传授诊治要点、检查方法、用药原则,边诊治、边讲解、边探讨,在双方的交流互动中实现了具体而生动的教学帮带。在专业传授时,医疗救援队经常组织医疗和防疫实用技术现场集中带教培训,通过救援队员一对一的详细讲解和现场操作,可以使受教人员很快掌握各类医疗、防疫装备的使用方法和各类药材、试剂的使用原则及时机。此外赠送装备药材等物资的英文使用说明,以供受灾国医务人员参考。
3 几点建议
国际上任何事务都是分国界、种族以及意识形态的,唯有人道主义救援是没有分别的。我军借助参与国际灾害人道主义医学救援这个平台,充分展示了我国30年改革开放形成的综合国力和我军的良好形象。
3.1 开展我军参与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理论研究 由于我军一直把参加国际灾害医学救援作为一项临时任务,并没有将其正式纳入军队职能范围,故而对其特点和规律认识不够清楚,因此在组织协调、行动预案、动员机制、专业装备以及针对性训练等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军队参与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理论,要跟踪研究外军参与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新做法和新趋势,着力加强顶层谋划,从组织指挥、外事协调、经费来源、运力保障、力量抽组、物资编配、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军参与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勤务体系,为今后我军更多地参与国际灾害医学救援实践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
3.2 完善我军参与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法律支撑 目前,尚没有出台我军参与国际灾害救援的相应制度和法律规范,军队在国际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中的职责范围、行动种类、人员组成、行动规则等还不够明确。因此,需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完善相应的法律。在国际社会日益强调军事行动合法性的背景下,派军队参加国际人道医学救援行动不仅应符合国际法规定,还要有国内法依据,否则行动同样可能遭到质疑。在国际层面,要获得受灾国的临时授权与许可,或者事先订立双边或多边的救灾互助协议。在国内层面,要明确赋予军队参加国际人道医学救援行动的法定职能,并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军队执行此类任务的条件、程序、任务范围与指挥协调关系等。
3.3 构建适应多类型国外灾害医学救援的指挥体系 由于我军没有常设的国际灾害医学救援应急管理机构,与政府有关部门在指挥关系、任务区分、信息沟通上存在协调方面的困难,不利于实现集中统一指挥和高效地完成救援任务。
因此,我军参照国内的应急灾害救援机制,建立军队国际的应急医学救援指挥体系。在总部应急指挥机构中,要组建专家咨询机构,完善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领导和协调各组建单位与救援队的工作。联席会议可以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督办联席会议决定的各项事项。通过调用储备、应急采购、向上级请领等方法途径,根据驻受灾国大使馆的反馈消息、受灾国灾情通报和任务时间长短等信息,估计药品和生活物资的消耗量,尽快备齐各项物资,保证救援的工作和生活所需。
3.4 探索我军参与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编组模式 根据2009年1月5日下发的《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规划》,我军已组建了多支国家级应急医疗救援队和防疫救援队。但是,如何在执行国际救援行动中,采取多种类型的模块化抽组方案尚不明确。
因此,要根据救援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探索10人、20人和30人的编组模式,尽量做到训练与救援行动的一致性。在一些特殊灾难救援时,要适当增加妇产科和儿科医师数量;在药品筹备上, 应适当补充儿童用药和皮肤病药品。另外,还要研究军地混合编组模式,我国已经建立了27支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8支涉及抗洪抢险、医疗防疫、核生化、空中紧急运输、海上搜救、应急通讯等多个领域的国家级救援队伍。军队卫勤力量如何与之配合,并成立小型的综合国际救援队,也需要在编成上进行充分论证。
3.5 规范我军参与国外灾害医学救援的国内训练 目前,我军参与国际灾害救援的卫勤力量主要按照战伤救治规则和普通医学诊疗规范进行技术训练。由于缺少专门的训练教材、专业教员、模拟训练场地设施和系统配套的训练机制,国家级应急医学救援队的部分装备尚未到位,实施训练的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
因此,总部应尽快配齐训练装备,建立应急医学救援力量实战条件下的常态化培训机制,建设综合教学训练基地,组织模拟不同灾害环境中的医学救援演练,加强军地救援人员的联合培训,进一步提高国际灾害医学救援能力。
[1] 高鸿雁,陈俊国.从地震救援看军队应急医学救援模块化建设 [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2):80-82.
(2013-07-15收稿 2013-11-14修回)
(责任编辑 罗发菊)
The Inspiration and Approaches on International Disaster Medical Rescue of Chinese Army
LIUJiang1,WANGRong2,andWUXiaojun1.
1.TeachingandResearchOfficeofMedicalService,LogisticsCollege,ChinesePeople’sLiberationArmy,Beijing100858,China; 2.NationalInstituteofPopulationandFamilyPlanning,Beijing100081,China
Objective Aim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international disaster medical relief, this paper retrospectively analyzes the previous rescue experience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and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CAPF) in International Disaster Medical Relief(IDMR). The main methods of IDMR includes defining joint-acting system,applying of the mode of far-distant injection by air transportation, valuing the mode of medical cure and disease prevention,emphasizing on the independent medical service of logistics support, rebuilding the local hospital,and equipping with medicine and facilities modularly. Through researching on the IDMR experience of PLA and CAPF,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Chinese army should study IDMR theories further, reinforce the correlative laws, construct joint civil-military commanding system, the new-style organization modes, and standardize the national joint-training etc., so that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international disaster medical relief can be rapidly improved.
army;medical support force; disasters; international humanism; medical relief
刘 江,博士,副教授,E-mail:13810553508@139.com
1.100858 北京,解放军后勤学院卫勤教研室;2.100081 北京,人口与计划生育研究所
R129;R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