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候机楼照明系统的规划设计

2014-02-01

中国科技信息 2014年16期
关键词:显色性大厅照度

赵 平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航空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乘坐飞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旅行的重要方式。在乘坐飞机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在候机楼办理登记手续、托运行李、安检、找到登机口等,旅客们要花较多的时间在候机楼等待航班。但事实上,机场候机楼的环境还不够舒适,尤其是照明系统的设计,缺乏节能、环保、舒适的特点。候机楼照明是建筑美化、航空安全和人体工程的综合体,它的设计要求不同于普通照明系统,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这对于提高旅客的旅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能提高整个机场的形象。

1 候机楼照明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

机场候机楼属于综合性建筑,照明系统的功能复杂多样,成为候机楼的重要组成部分,比普通的照明系统设计具有更高的管控标准。而且,机场候机楼占地面积较大,包括工作区域照明、装饰照明、指示照明和广告照明,夜晚还需要营造美丽光效。因此要做好候机楼照明系统的科学规划设计,为候机楼营造良好的环境。

根据照明区域不同进行设计

候机楼的照明区域分为工作区域、装饰区域、广告区域、指标区域、夜间光效区域,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功能要求进行设计。这就需要选择好合适的灯具、合适的照明方式,包括亮度、灯光色彩、眩光等参数,实现真正的满足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在售票台、问讯处、候机楼大厅、安全检查、行李托运、到达大厅、出发大厅等候区域、通道和站台等各区域需要不同照度的照明。

结合建筑环境进行设计

照明系统的规划设计除了要满足其不同区域的功能以外,还需要根据建筑环境的特色进行完美结合。利用灯光效果突出建筑的外部特色和内部空间,并运用合适的灯具为旅客和工作人员提供舒适优美的光环境。同时要考虑到机场高峰人流量,利用空间标识、光亮度等引导人流。

选择高效节能灯具

我国从20 世纪90年代以来就倡导“绿色照明工程”理念,旨在实现照明系统高效、节能、舒适的功能,“绿色照明工程”正被广泛接受和重视。根据不同区域功能的照明要求,合理设计灯具的数量、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并根据人流量和乘坐航班的时刻高峰期,采取灵活的照明设计方式。白天尽可能的采用自然光,减少不必要的照明;夜晚要考虑到眩光,采用直接照明或间接照明的方式。

按照照明标准进行设计

我国按照国家发布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对候机楼的照度标准值、显色性、眩光及眩光控制等提出详细的标准值。此标准除了保证照明系统的最基本亮度,还要求为旅客和工作人员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环境。

2 针对候机楼照明系统进行规划设计

目前,我国机场候机楼的照明系统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直接照明

直接照明是采用直照型灯具,具有能源损耗小,照明效率高的特点,但是对于灯具的外观要求及其布置方式却有讲究,要与候机楼的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但由于灯具安装较高,所以后期维护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2)间接照明

间接照明采用大中功率投光灯,通过利用建筑物的反射功能来照明,其效率相对降低。但是建筑物本身的装饰材料会影响到照明的效果。如果建筑物天花反光效果好,且造型优美,那么间接配光是不错的选择。

(3)直接照明和间接照明相结合

充分发挥直接照明和间接照明的优点,体现建筑结构的形态特点,满足候机楼照明和亮化功能要求。

1)间接照明方式的实施

间接照明方式主要通过建筑体的装饰物的反射功能来实现,主要是灯具光线投射到天花板上,然后经过二次反射到地面,让整个空间充分体现出视觉上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一般白色喷涂铝合金材料反射效果更佳,地面再配高反射率的瓷砖或大理石效果更好。

2)照明要求

候机楼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成很多区域,同时不同区域的照明要求也不一样。如:如普通候机厅地面平均照度150LUX,眩光值22,显色性80;安全检查区域地面平均照度300LUX,显色性80;换票、行李托运0.75 米水平面照度300LUX,,眩光值19,显色性80 等。

3)应用智能化的节能技术

候机楼的整体照明系统消耗大量电能,仅仅引入性能较高的灯具来节约电能是远远不够的,无法实现“绿色照明工程”。因此要运用智能化的设计理念控制照明系统,主要根据光亮度的变化、室外的环境变化值以及设置的系统参数值,做好照明系统的开启时段、光照亮度和灯具数量。候机楼的智能照明系统设计程序应根据不同区域照明回路的启动和停止管控,通过智能化独立照明管控体系做好管理工作。

4)灯具种类的选择

机场候机楼的室内占地面积大,为了满足大空间所需要的照明亮度以及建筑效果,所以需要灯具的数量多、灯具功率较大。因此,候机楼大厅的灯具选择就应该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首先应选择高效节能的光源(发光效率在90lm/w 以上)和灯具(功率因数在0.9 以上)。另外由于人眼对物体的识别清晰度受显色性的影响,所以光源显色性指数最好不低于90,这样才能清晰的识别。

5)自动控制方式选择

对候机楼照明系统进行正确控制能够实现照明环境的舒适化,也能节约能源。因此,整个候机楼大厅的主照明灯应采用自动智能模式和人工手动模式。为了体现大厅建筑效果以及达到地面的照明亮度,所采用的灯光数量较多。所以在对照明系统进行设计时应当考虑大厅照明中的多种智能控制程式。首先对大厅中各区域利用光感照明开关所设定的照度值与控制灯具的开关进行比较,白天使用自然光度时,光感照明开关值达到所设定的室内高度值,大厅内的照明就会关闭适当的数量。当室内亮度降低到一定值时,自动控制模式就会开启其余照明灯具,一直到夜晚将补光灯打开。其次要根据晚间航班人流量来决定开启灯光的数量。当国内航班或是国际航班已结束,就应当关闭结束航班的大部分灯光,可以节约电能。

3 候机楼的照明环境规划

对于候机楼大厅的地面选材应选择高反射率的瓷砖或大理石,可以增加大厅的亮度以及空间感,这样有利于旅客和工作人员保持清醒的头脑,便于候机和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候机廊道的地面应选择深色的地毯,总体会给旅客产生一种轻松、自在、愉快的感觉。对于候机楼的标识系统采用柔和的间接照明,可以体现出作为光源的标识系统。而采用直接照明会产生强光源的干扰,间接照明使旅客更加容易辨别出指示信息或者广告信息,这对于方便找到目的地的旅客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建议候机楼的标识采用红蓝两种底色,这两种对比强烈的色彩更容易迅速掌握信息。候机楼的照明环境设计的关键在于要体现天花板的自然照明系统上,通过自然光和人工光的完美结合以及考虑到旅客的心情,应采用简单和直白的人工照明系统,在功能和能耗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于天花板的设计应当形成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层次设计理念,微观视角多采用三角形或方形金属板,宏观视角采用波浪或凹凸造型。这样既极大地降低了候机楼的施工成本,同时也将候机楼的整体感体现得更加强烈。

总体来说,候机楼的照明系统设计要体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通过对自然光源、人工光源以及间接照明方式的综合利用,打造一个舒适柔和的照明空间,巧妙地将自然照明系统与人工照明系统结合,不但节约了能源和成本,而且使得整个候机楼的空间更为简洁。

4 结语

基于节能舒适的目标,对候机楼照明系统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制定相关的节能舒适设计策略,不仅提升了电能的利用率,而且美化了候机楼的整体环境。科学合理的照明系统设计,充分体现出设计理念更多地同建筑物融为一体,从而推动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

猜你喜欢

显色性大厅照度
恒照度智慧教室光环境
电子投影机照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远程荧光LED器件光学性能研究
医用内窥镜冷光源显色性评价探讨
看电视最好开盏小灯
跟踪导练(四)4
网上办事大厅解决方案
候机大厅
现代博物馆照明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