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的BPR 和ERP 之间的关联

2014-02-01杨福刚

中国科技信息 2014年16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流程管理

杨福刚

天津市大港油田信息中心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ERP 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手段,利用超前的企业管理方法,将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力、信息、资金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合理的调配和整合,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经营业绩评估和加强供需链管理的有利工具。信息技术作为BPR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BPR 有着紧密的关系,对重组管理流程有重要的管理功效。BPR 是一种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革新,是一种根本性的改造。面对全球贸易的国际化发展,ERP 与BPR 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根本要求。下面浅谈ERP 和BPR 的关系。

在我国加入WTO 以后,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模式都在经历国外先进技术的冲击和考验,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网络经济和贸易国际化的发展对世界竞争格局有着根本性的改变。要成功的实施ERP 这种新型的现代管理方法,就要以BPR为基础,帮助实现企业信息和业务流程从部门到整体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1 企业资源计划(ERP)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90年代兴起的一种集合了企业优良实践和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管理软件,不仅根本性的改变了传统经营方式,而且使其更合理化、科学化,对大幅度提升企业效益有重要作用。

ERP 理论的发展过程

ERP 的理论首先是由美国咨询公司Ganer Group Inc提出的,其宗旨在于对企业所有的资源进行优化调配,协调好各个管理部门,包括经营过程中的客户、供应商、制造商和经销商等将其归入同一个供应链中,合理的安排生产、供应、销售活动,使企业高效利用市场所有资源,满足市场需求。ERP 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过程:开环MRP 阶段、闭环MRP 阶段、MRP—II 阶段、ERP 阶段。

开环MRP 阶段:在60年代左右,美国经济学博士约瑟夫·奥利佛率先提出了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理论,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开环MRP 阶段即物料需求计划。此理论与传统库存管理模式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时效性,完善了库存管理体系和生产控制的结合。

闭环MRP 阶段:基于开环MRP 阶段设定的生产和采购计划可能受到实际的生产条件、社会环境、能源供应的限制而不能正常进行,促进了闭环MRP 阶段理论的产生。闭环MRP 理论主张要根据消费需求来制订生产计划,在有能力满足市场需求的条件下,进一步满足物料需求,控制投入与产出,确保加工工序能力与物料需求的平衡,有效地解决了开环MRP 理论所面对的难题。

MRP—II 阶段:制造资源计划(MRP—II)是美国一名著名专家于7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一种有别于传统MRP的新型概念。MRP—II 以企业经营为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导,充分考虑企业的资金的条件,对各种生产资源进行全面计划和控制的有效理论。

ERP 阶段:在MRP—II 系统发展的基础上,拓展了管理模块,融合了现代管理思想,增加了业务管理范围,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ERP 的核心思想,即是管理供应链资源,将企业资源的利用整合在一起,对供应链进行全面管理。ERP 不只是管理企业的整体方案,更是管理思想的结晶和企业高效性管理的有利工具。

2 企业流程重组(BPR)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即企业流程重组,90年代首先由美国的Michael Hammer 和James Champy 提出,是指以客户需求为奋斗目标,以作业流程为中心,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更新,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超前的管理方法,以技术上的功能集成与管理功能集成为目标,,对现有的智能型组织机构进行全面革新,建立新的过程型组织机构,以改善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BPR 的核心内容: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具体来讲是“流程”观点和“再造”观点。业务流程是企业为了完成某一生产任务或者其他目标而进行相关活动准备的集合,主张企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投入—产出”的供应链。“再造”观点挑战了传统经营模式和组织机构即打破原有金字塔状的组织模式,创造新的管理秩序,使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鼓励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组织管理,增加管理灵活性,使企业在管理方式上实现重大突破。

BPR 的实施原则:完成由智能管理到企业流程管理的转化;优化整体流程的系统思想;实现管理组织扁平化,尽可能减少中层“领导”的存在;鼓励发挥个人才能以实现在整体业务流程的价值;针对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业务流程的整合;运用IT 技术平衡分散和集中的矛盾。

BPR 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注重成本的降低,简化工作流程,对各个环节严格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其次要将“关注产品”转向“关注思想”;最后利用信息技术与BPR 结合,设计出一套现代化的业务流程。

有“恢复美国竞争力的唯一途径”称号的BPR,在我国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将BPR 的实施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3 BRP 和EPR 的关系

BRP 是EPR 成功实施的基础。BRP 和EPR 都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为目标,BRP 侧重于管理思想,用整体的观点来改善流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已达到优化整体业务的目的;EPR 更注重技术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主导,运用企业内外所有资源。EPR 和信息化建设是实行BRP的基础,对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BRP 支持EPR 的开展

设计EPR 软件需要BRP 支持: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无论是技术要求还是管理思想与EPR 的要求都相差甚远,企业为更好的实施EPR 就需要BRP 来重组流程,理清企业内部关系,支持EPR 的开展。

BRP 对实现EPR 软件功能有促进作用:EPR 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将企业业务流程分为可以相互协作的子系统,就要求对传统的业务流程、人员安排等进行重新规划,以保证EPR 功能的顺利实现。如要求EPR 对生产能力和负荷进行分析,但如果缺少BRP 对企业员工、技术、资金、设备进行有效的组合、协调和安排,就无法实现EPR 对生产能力和负荷的平衡分析,因此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都要受到较大影响。

BRP 是推动EPR 软件成功应用的一个主要因素:企业应用EPR 软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优化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对任何企业而言,在企业内部都会存在管理问题和业务流程不合理的地方,如果盲目实施EPR软件而没有科学的规划和按实际情况合理的协调,将会增加企业投资风险,加剧企业恶性循环。运用BRP 要突破陈旧的管理模式,创造出科学化、现代化适合企业自我发展的灵活性较高的运行模式。

EPR 促进BRP 的进行

BRP 的主要目标是缩短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为完成这一目标不应是简单的压缩流程,要依赖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借助EPR 的支持,以系统的观点制定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做好规划,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切实做到低投入,高回报。通过对组织信息的诊断,可以判断重组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对业务流程的协调有重要作用。EPR 支持BRP 设计并构造新的发展战略,使重组后的企业获得新的生命力,无论是在技术、生产和管理上,新型的模式都优越于原有的模式,因为信息共享机制,完成了串行业务处理流程向并行业务处理流程转换的目标,同时对高效率的完成了业务改造时的策略决定,促进了各个方面平衡协调发展,故BRP 的成功实施离不开EPR 的支持。

BRP 和EPR 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武器,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企业的管理手段、经营机制等都要求在实施EPR 系统之前得到有效的解决和优化,否则就不能有效提高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所以BRP 的思想对EPR 的有效实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BRP 的实现转化过程同样离不开EPR 系统的支持。BRP 和EPR 都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两者的结合和应用对信息时代企业的发展有特别的指导意义。对于我国各个方面还不够完善的企业,要求我们用积极的态度,有效的应用BRP 和EPR,在现代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对促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有重要意义,真正实现企业现代化的持久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流程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