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综合整治研究

2014-01-31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3期
关键词:养殖业环境污染污染

陈 虹

(梅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广东梅州 514071)

1 农村环境污染分类及现状

1.1 耕地污染

耕地资源是农村的主要组成部分,耕地污染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影响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的发展。农村耕地污染主要表现有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加剧、薄膜残留加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化肥滥用导致的土壤耕地污染等。

1.2 生活垃圾污染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没有专门的垃圾集中处理站,生活垃圾随意倾倒于沟渠、农田和河道,造成大量淤积和大面积死堆污染,不仅影响农田环境美观,还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又是各类疾病的滋生地,破坏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固体垃圾随意焚烧也是农村生活污染的又一重要来源,包括农作物秸秆、塑料制品等燃烧带来的颗粒污染和气体污染,一方面焚烧后的废渣造成土壤和水资源污染,另一方面产生的有害气体造成二次污染或进入呼吸道危害人体。

1.3 禽畜垃圾污染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扶持,农村水产养殖、畜牧养殖业发展日益迅速,并逐渐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随之带来的畜禽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主要是畜禽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污水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排放到农田中,不仅造成农田的富营养化,弥漫的臭气也影响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2 农村环境污染原因与防治

2.1 环境规划不合理,基础建设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力建设,农村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农业模式整体发生了一定的改观,但农村的环境规划和基础设施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模式。工业“三废”向农村排放,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农村养殖污染又得不到解决,致使多点综合污染。我国对农村环境污染基础调查与研究投入不足,系统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没有得到系统规划和合理布局,农民缺乏技术规范,农业扶持以及农村废弃资源再利用政策不明确等。因此,加大农村研究和设施的投入,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已迫在眉睫。

2.2 农村污染法制不健全,村民环保意识不强

我国也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体制的改变,部分农村环境法规愈加欠完善和可操作性,而且部分法律法规还属于计划经济时代,早己不适应变化后的新农村。其次,农村环境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不易检测、难以量化等特点,加之农民环保意识弱,且基层干部和农民是自治的主体,长期形成了先污染后治理或只污染不治理观念,难以改变。

2.3 工业和养殖业和种植业布局不合理,治理难度大

我国农村工业、禽畜养殖业和种植业大都以个体自主经营为主,且呈分散状态,没有统一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一方面农户又缺乏环保意识,对污染置之不理,这使得污染无法集中整治,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农村环境污染的纠纷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工业和养殖业带来的污染使农村农田生态系统负担越来越重,阻碍了农村种植业的发展,而种植业又负作于养殖业和轻工业,形成了恶性循环,三者布局的矛盾不断加深。

3 对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几点意见

3.1 提高环保宣传力度,加强环保意识强度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关乎农业生产安全,关乎新农村建设进展,也关乎民生大计。政府在农村环保宣传方面已做出了一定的投入,但力度不够,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出台农村环境评价体系,政府引导,以奖促治,逐步实现村民自主环保的的良好氛围。

3.2 全面防治,重点整治,综合治理

农村环保基础薄弱,工农业区和养殖区混杂不清,工业、养殖业带来的污染容易转移到农村,给农村环境造成长期甚至永久性污染,严重遏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政府应结合农业结构特点和农村现状,制定全面防治措施和重点污染处理办法,从而形成农村污染防治结合、综合整治的治理模式。

3.3 走工农畜三位一体生态发展之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环境污染关乎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在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今天,我们只有走生态模式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新农业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因此,笔者建议政府积极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养殖业的可持续道路,形成工农畜三位一体综合发展模式,集中分类处理三者带来的污染,合理规划三者的地理布局和发展方向,同时建立城乡村长效管理机制,避免污染转移,让污染止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打下基础。

3.4 加强再生能源资源建设

8亿多农村人口生活和生产消耗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因而加强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能源建设非常必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电、煤或天然气作为生活用能源的比例越来越大,而生物质燃料能源利用率越来越低。我国有耕地面积约20亿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农作物秸秆干坏料约1.0~1.2吨/亩,全国全年农作物秸秆干坏料产量达20多亿吨,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保减排难题。将农业剩余物、能源植物等规模化、工业化高效利用,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王方浩,马文奇,窦争霞,等.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环境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5):614-617.

[2]郑林坚,陈少婷,陈雪燕.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12:179-181.

[3]张晓辛,傅锡敏.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5):34-37.

猜你喜欢

养殖业环境污染污染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