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思考

2014-01-31兰生奎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3期
关键词:管理机构跨界河流

兰生奎

(山西方特环境工程投资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1)

关于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思考

兰生奎

(山西方特环境工程投资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1)

本文就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相关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并就如何加强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效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从而更好的促进和推动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效率和成效,切实保护我国的水资源环境。

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

目前,在我国众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中,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是其中一项较为普遍的污染问题。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在跨界水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就目前我国跨界水污染防治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研究和探讨相应的治理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水污染治理的水平和效果,尽可能的降低和避免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的发生。

1 流域跨界水污染的概述

1.1 流域跨界水污染的特征

1)跨越了一个或多个行政辖区的边界,对不同行政地域的利益均造成影响。2)污染的范围较广,常常会涉及到河流整个的上游、中游以及下游区域,且对沿岸政府、企业、民众等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均造成严重的影响。3)对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存在较强的复杂性,涉及到不同利益群体的多种利益关系。4)水污染的监测工作要求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1.2 流域跨界水污染的造成原因

1)河流自身的流动性。通常情况下,河流会经过多个行政区域,在水流的带动下,污染物也会随之进入到沿途的行政区域,对这些地区造成污染。2)属地化的污染治理制度。目前,我国对河流流域的管理存在属地化的原则,这就导致对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出现管辖权的分散、割裂情况,从而降低了治理的效果。3)粗放型经济的影响。由于我国长期保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大量倾倒入河流的垃圾、废水等污染物超过了河流自身的承载净化能力,从而造成流域水污染。4)地方政府或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本位主义”思想,导致对流域水污染的治理效果不佳。

2 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体现在:

2.1 缺乏科学、完善的流域治理政策

目前,我国现行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政策往往只是针对具体区域进行治理,不能有效的对流域的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等整体区域中的各类用户利益进行充分的反映和体现,从而导致治理政策因无法满足用户利益而造成落实执行的不到位。

2.2 缺乏整体化的统一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

跨界水污染造成行业管理同行政管理之间出现交叉,导致其在决策、治理、执行等方面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整体化决策管理,从而使得对流域跨界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无法有效、顺利开展,达不到预期的治理目标和效果。

2.3 管理机构的统一治理权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现行的河流相关管理制度中要求流域管理机构在进行相关的水行政执法时必须要先进行授权才具有法律效力,这就导致管理机构缺乏对河流全流域的统一治理权,且实际落实中往往滞后于管理需求,从而造成执法效果的不佳。

2.4 基层跨界水污染治理难以落实

我国目前大部分流域治理机构的工作内容只是针对省界流域断面的水污染情况进行相应的监测和治理,对基层的排污源头缺乏具体实际的方案,通常要联合地方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共同治理,导致基层跨界水污染的治理工作不能有效的落实执行。

3 加强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针对上述文章中所述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对跨界污染的治理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3.1 建立健全跨界环境治理法律体系

国家要尽快出台健全、完善的跨行政管辖区域的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使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纳入到法制化、制度化的管理范畴中来。要明确河流全流域所跨各行政区域的管理权利、治理责任、实施任务、工作内容等,实现全流域整体化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环境保护治理规划,从而有效提高跨界水污染的治理效果。

3.2 构建完善的政府合作机制

由于流域跨界水污染涉及的区域广,经济利益复杂,因此,国家必须要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构建一个完善、科学、具体、有效的不同行政区政府合作机制,并建立相应的跨界环境管理机构,提高机构管理的权威性和行政权力,不断完善管理机构的治理技术水平,实现各级、各区域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环境共治,从而有效提高和加强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成果。

4 结语

目前,随着我国水资源污染尤其是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要积极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结合我国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从而有效提高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的治理水平和效果,解决我国的跨界水污染问题,进而更好的保护我国的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长效、良性、和谐发展。

[1]易志斌,马晓明.我国跨界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

[2]赵来军.湖泊流域跨界水污染转移税协调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02).

[3]金正庆,孙泽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一个分析框架———兼以流域污染治理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01).

[4]黄万华,白永亮.基于区域经济竞争优化环境治理绩效的府际环境合作机制研究-以跨区水污染治理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1(04).

[5]黄德春,陈思萌,张昊驰.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经验与启示[J].水资源保护,2009(04).

兰生奎(1982—),男,籍贯河北,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治理。

猜你喜欢

管理机构跨界河流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来了
河流
历代大曲管理机构考
流放自己的河流
论我国高校学生就业管理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措施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