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实验项目的质量控制

2014-01-31邓宪川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3期
关键词:卫生误差检验

邓宪川

(贵阳市乌当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贵阳 550018)

探究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实验项目的质量控制

邓宪川

(贵阳市乌当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贵阳 550018)

随着技术发展及分析化学等理论基础学科的进步,我国卫生理化检验水平不断提高,实验项目质量不断优化,更好满足了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需求。然而卫生理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为确保实验项目数据的准确、客观及科学性,必须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严格环境、人员、设备、报告、评价及制度标准管理,以便为卫监工作提供可靠数据。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实验质量;控制研究

卫生理化检验的任务是对实验样品作定性定量分析,快速测定样品中的有害成分及营养成分,以便为卫监工作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它能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疾病预控工作,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卫生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其重要性不言而明。然而卫生理化检验过程受环境、设备、操作等多种因素制约,易导致实验误差,影响检验质量。进行卫生理化检验实验时,必须做好每一环节质量把关,提高实验项目检验的可靠性。

1 实验数据质量标准

卫生理化实验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是卫生理化检验质控要达成的目标。但在实验操作中,客观误差难以避免,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误差的产生。为最大程度上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可用性,必须将实验误差控制在可允许的范围内,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具体要求是:实验数据必须有一定的可比性、可靠性与代表性。

可比性即不同次实验取得的实验数据要有符合程度,这就要求实验项目按照国家标准,在实验过程中选用标准物质,唯此才能取得符合程度。可靠性即实验人员技术水平、实验方法及实验设备等因素造成的误差数据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代表性即选择实验样品时,要有真实性、代表性,保证不会出现实验数据失控问题。“三性”是衡量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实验是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重要标志,是确保检验质量的硬性规定。

2 实验项目质量控制要点

2.1 基础因素控制

2.1.1 实验人员

随着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的发展,卫生理化检验知识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对实验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为满足现代卫生理化检验需求,实验人员不仅必须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还应熟练应用现代检验技术,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实验误差。为此,一方面要督促实验人员尽快熟悉业务,通过培训、严格上岗制度等途径提高实验人员的素质水平;另一方面要明确责任制度,通过完善考核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激发实验人员的潜在能力。

2.1.2 环境条件

由于温度、通风、湿度、颗粒等环境因素对实验影响较大,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按照检验标准,严格控制实验室环境,以降低环境因素对仪器性能、测试结果的干扰。首先,要合理布局,按检验要求,安放设备。对可能发生交叉污染的测试项目,进行有效隔离。其次,室内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要达到实验仪器正常工作的要求。

2.1.3 仪器设备

实验室仪器配备能正常进行实验项目分析,其灵敏度、分辨率及精确性等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标准规定,仪器误差不能超出允许范围。实验人员进行仪器操作时,要执行说明书规定章程。如此,既能保护仪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发生数据错误。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维修、检查、校对。每次使用前,都要确保仪器设备性能符合实验要求。

2.1.4 实验用具

对于试剂配制、取样滴管、校正曲线等器具,购买时,要注意选择经过质量验证的合格产品。对烧杯、玻璃棒、研钵等常用储存器具,要注意清洗质量,预防交叉污染及清洗污染。卫生理化检验是一项认真、谨慎的工作,实验人员应做好每一处细节,从源头上杜绝误差的出现。

2.2 实验过程控制

实验过程主要分样品选择、处理、检查及报告等几个环节,实验间要执行作业指导方法,做好操作过程控制及分析过程控制。通过对比实验、试剂校正及多种检查方法完成对实验数据的可比性、可靠性和代表性验证,以此实现对实验项目质量的控制。

2.2.1 样品的选择及处理

样品是测试数据的载体,样品质量及数量直接关系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因此,做好样品采选十分重要。一要注意样品的代表性,记录好样品的生产批号和生产日期;二要注意样品数量,确保取样能满足实验项目需求,反映样品质量,并可供复查、仲裁使用。样品送检时,要注意周转时间,保证运输安全,避免样品变质、分解。样品前处理时,要注意去除杂质,减少测定干扰因素,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灵敏度。

2.2.2 物质称量及标准配制

卫生理化检验要求实验结果的精准性,而只有严格控制每一环节的物质用量,实现标准配制、精度配制,才能将实验误差控至最低水平。针对物质特性,合理选择称量工具尤为必要。比如实验人员可以根据项目检测特点,灵活选择感量与称量符合检验标准的天平、量瓶、小烧杯等工具称量需要配制的物品。称量结束后,要按照配制标准进行标准配制。同时留意配制有效期,决不能在实验过程中使用过期的标准溶液。

2.2.3 检验分析

为保证结果分析的精准度,能达到质量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检验分析方法。在卫生理化实验项目中,正确的分析方法是实现实验室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分析方法必须符合标准规定或由国家进行统一推荐。具体是:每次都必行进行空白实验值、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等数据测定,实现对实验室的内部控制。它的意义在于:消除样品以外因素对测定数据的影响,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及时发现偶然情况,迅速制定校对措施,避免出现随机误差过大情况;对比观察测试物质的回收情况,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能力验证。

2.2.4 原始记录

整个实验过程要严格按照操作章程进行,把好每一环节的工作质量,减少各个环节发生误差的次数及幅度。对原始记录的校核工作,应交付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校核重点包括:实验数据的客观性、原始性,实验操作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等,通过文件管理强化实验项目质量控制。

2.2.5 检查报告

在实验项目结束以后,根据原始记录,综合实验结果,编制及出具检查报告。控制点有:确保数据客观、真实;签发人经评审机构认证;报告有法律意义。检查报告是实验项目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程序,有必要对报告内容编制、签发及修改过程进行控制,杜绝数据伪造、随意更改情况。

3 质量监督评价

3.1 体系建设

卫生理化检验质量在依靠实验室控制之外,还应提高管理水平,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形成上级重视、全员参与,全面实现实验项目质量控制,为卫监部门提供科学、准确的的检测数据。通过构建奖惩制度、责任到人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措施,提高实验人员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通过质量安全指导学习,提升实验人员质量意识,能积极执行国家检验标准要求。

3.2 质量评价

从微观层面看,在实验室内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对于提升卫生理化检验质量,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评价内容可包括人员对比、方法对比、仪器对比、实验室对比等,评价指标是对数据误差的控制效果,目的是将数据误差限制在可允许范围内,较大程度上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精准性。

4 结语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实验项目质量控制涉及人员、设备、环境等诸多复杂因素,实验精密度要求较高,质量控制难度较大。特别当前随着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发展,检验仪器设备、理论基础较之过往都产生较大变化,给实验室检验工作带来新的压力与挑战。卫生理化检验是一项任道重远的工作,需要实验人员秉持细心、耐心、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加强每一环节的质量监管,才能有效避免质量事故,为我国卫健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1]苏莹.食品卫生理化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J].品牌与标准化,2010,7(14):10.

[2]梁松涛.浅析食品卫生理化检验如何加强质量控制[J].商品与质量,2012,6(4):302.

[3]朱晓磊,姜丽萍.食品卫生理化检验分析中的重要问题[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3):185-186.

[4]刘立英.谈谈如何强化食品质量理化检验[J].商品与质量,2013,9(6):274.

[5]吴淑春,沈亚平.卫生理化检验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8(9):139-140.

[6]刘双.卫生理化检验工作的质量管理[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4):118-120.

猜你喜欢

卫生误差检验
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误差控制
Beidou, le système de navigation par satellite compatible et interopérable
压力容器制造误差探究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卫生歌
九十亿分之一的“生死”误差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