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改革开放而生 伴行业发展而行《建筑设计管理》举行创刊30周年座谈会
2014-01-30
编委会场
8月28日下午,《建筑设计管理》创刊30周年编委座谈会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座谈会由编委会主任、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蒲钢青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秘书长陈轸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建筑设计管理》创刊30年来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推动行业改革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行业内领导、专家和设计企业对期刊长期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明年建筑分会成立30周年,《建筑设计管理》杂志比分会还大一岁,感谢东北院30年来对期刊无怨无悔的支持,感谢编辑部同志坚持不懈的努力。十八大以来,建筑设计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国家经济结构在调整,市场环境和规则在改变,设计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在增大,新的竞争态势在形成。在新一轮的改革中,行业协会要代表行业发声,要进一步发挥协会会刊的舆论引导作用。
编委会合影
《建筑设计管理》主编邹庆堂向编委汇报了近年来编辑部的工作情况。他在汇报中简要回顾了期刊的发展历程:《建筑设计管理》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伴随着改革而生,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呼应着行业和设计企业的改革发展,竭力为改革鼓与呼。从1979年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到1980年设计单位积极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逐步提高经费的自给水平和收入水平,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有些单位对企业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单纯依靠国家拿钱办事业,随着国家城市改革步伐的加快,搞活企业成为改革的当务之急。1984年,建设部“建筑设计管理研究会”筹备会议决定出版《建筑设计管理》杂志,宣传改革政策,交流改革经验,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伴随着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建筑设计管理》应运而生。《建筑设计管理》自出版之日起,就是为改革而生,通过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推动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及全面质量管理、工程总承包等系列改革。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春风里,《建筑设计管理》大力宣传交流“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推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两头延伸”的业务拓展模式,宣传中小设计企业的转制和民营设计机构的试点工作等,对推动全国建筑设计院的深化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101号)、《关于中央所属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即国办发[2000]7 l号文),推出了大中型勘察设计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建筑设计管理》为使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由现行的事业性质改为科技型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加快改企建制的步伐,积极主动地加大宣传力度,对推动全行业的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建筑设计管理》紧紧抓住大型建筑设计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关注设计机构的转型升级和国际化经营,全面报道协会工作、行业动态,宣传设计专家和典型企业,反映行业呼声,不断改进和提高办刊质量,进一步扩大了建筑设计单位的社会影响力。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新一轮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随着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行业管制放松,行业资质管理改革序幕拉开,行业间资质壁垒将会弱化,未来行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大型勘察设计企业纷纷走上并购重组之路,兼并、收购、重组、上市等事件在业内不断上演。2014年,为适应建筑设计行业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建筑设计管理》在建筑设计分会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再次进行了改版,从内容到形式,对原有版式进行了调整,深刻反映行业动态,贴近协会、聚焦管理,拓展了政策解读、人物访谈、企业风采等新栏目,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深耕企业,引领行业,努力实现期刊与企业和行业的共同成长。
与会编委纷纷发言,在祝贺《建筑设计管理》创刊30周年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建筑设计管理》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座谈会之前,到会编委前往东北院办公楼视察了《建筑设计管理》编辑部。
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秘书长陈轸:
《建筑设计管理》是协会唯一的喉舌。随着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行业协会的任务非常重,政策宣传和行业声音,都要从这里出发,这也是行业维权的舆论阵地,大家要爱护他。1999年,在福建院办15周年,呕心沥血发展至今已30周年。作为会刊,期刊要明确既定方针,突出管理,兼顾技术,加强时效,兼顾网络化、信息化。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蒲钢青:
十八大以后政策调整很大,市场化进一步深入,设计机构面临所有制和体制的深化改革,需要大家充分利用《建筑设计管理》这个平台,多交流。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杰:
编委会上大家的建议都被吸收了。改进很快,大家都爱看。老刊物,新面孔。头三脚踢出来了。期望《建筑设计管理》商业模式要更进一步,风格特色要更加突出。写东西,要放开,要耐看。
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总经理张建华:
当前国企都在搞大、上市、跨国,以后还能这样吗?做大还是做精?什么模式才最好?优质客户在变少,城镇化到一定程度,发展走向在哪里?行业发展研究非常重要。现在的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没问题,分析能力很差,要增加对细分市场的研究。媒体在这方面如何发挥作用,值得研究。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总裁李光熙:
陈轸
蒲钢青
陈杰
张建华
李光熙
刘琼祥
梁建平
袁建华
《建筑设计管理》30年,有历史贡献,有今日辉煌,有了很好的开端。媒体网络化后,新闻性竞争纸媒肯定没有优势。一定要有深度报道,出专题、专刊。商业模式不能只在体制内,还要把体制外的企业搞进来,以会养刊,在今天的新形势下可能并不合适。媒体要善于抓住大家的关注点,抓住眼球,就抓住了商机。要开放,要有争论的东西,让不同的论点勇于开战。一定要好玩,热闹就有人关注,8000家企业关注,效益就出来了。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刘琼祥:
很荣幸参加《建筑设计管理》编委会,受益匪浅。我担任过六七家杂志的编委,新的社会转型期杂志如何发展,是每家期刊都遇到的问题。关键还是要增强影响力,手机报和刊物要联系起来,积极应对信息化和网络化。《建筑设计管理》已成为设计机构改制的重要参考,是优势,以后大力支持。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梁建平:
到2015年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完成,协会成为民间化社会组织,从政府部门指导型走向市场服务型,行业协会要研究如何在收集行业信息、预测行业市场前景、集中宣传、组织考察、约束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等方面发挥作用,使协会成为会员之家。这对协会、对《建筑设计管理》都是一个新契机。
中勘协民营设计分会会长、华汇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华:
祝贺《建筑设计管理》30年。设计机构正面临全面市场化的改革,期刊的发展同样面临这个局势。民营设计分会将加大与期刊的合作,携手推进行业改革与发展。
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丁肖真:
丁肖真
赵杰
章海峰
王跃恩
因工作岗位调整,好久没参加协会活动了。第一次到编辑部是为出版《建筑设计行业改革20年文集》,这是第2次。对《建筑设计管理》非常有感情,衷心祝贺30年。作为协会唯一的杂志,建议有些高屋建瓴的地方,行业发展报告,要每年一次,包括行业排名,让企业判断自身在行业内的地位。设计机构到了打造升级版的时候了,上市、城镇化、信息化,要有课题。
中元国际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赵杰:
参加了3次编委会了,和杂志社感情越来越深,会刊对管理者、设计院有很大帮助。取得今天的成绩,有领导的支持,有编辑部的努力。今年的改版是比较成功的,耳目一新。祝贺《建筑设计管理》30年生日,希望越办越好,本人将全力以赴做好编委。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章海峰:
《建筑设计管理》这两年变化较大,信息快速反映,针对性较强,内容丰富,有借鉴作用,我院中层以上领导人员人手一册。建议加强“设计院改革之路怎么走”的经验交流,让管理层更关心。希望逐步扩大发行量,进一步增强影响力,越办越好。
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跃恩:
祝贺《建筑设计管理》青春永驻,应对好唱衰纸媒的新压力,圆好设计师的中国梦。支持会刊发展义不容辞。
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原副秘书长李农:
《建筑设计管理》的创刊,动议于1984年4月无锡全国“建筑设计管理研究会”筹备会议,确定创办出版建筑设计管理研究会会刊《建筑设计管理》,由东北院负责于1984年9月、11月试刊2期,反响强烈。30年来,期刊关注着行业,行业关注着期刊,在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和设计院领导的支持下,《建筑设计管理》才有了今日的辉煌。祝《建筑设计管理》越办越好。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总院总监张勇:
衷心祝贺《建筑设计管理》30周年。风风雨雨,为分会做了很大贡献。近几年,跨入市场,管理创新,信息点对点交流,好多院长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介绍给大家,成为管理工作离不开的参考。感谢东北院的支持。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司引瑞:
《建筑设计管理》西北院中层干部一人一本,和行业靠得越近大家越爱看。要继续扩大发行量,争取能在行业外扩大影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质量部部长李克强:
祝贺《建筑设计管理》创刊30年。希望继续保持读者群的可持续性。
李农
张勇
司引瑞
李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