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集型压痛点及腰夹脊斜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4-01-30李鹏程敬素清宋品祥朱晓委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直腿密集型夹脊

李鹏程,黄 平,敬素清,宋品祥,朱晓委

(1.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重庆 400020;2.重钢总医院康复科,重庆 400039)

密集型压痛点及腰夹脊斜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李鹏程1,黄 平1,敬素清1,宋品祥1,朱晓委2

(1.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重庆 400020;2.重钢总医院康复科,重庆 400039)

目的:观察密集型压痛点及腰夹脊斜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密集型压痛点及腰夹脊斜刺治疗,对照组用传统针刺循经取穴治疗,采用VAS评分和JOA下腰痛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密集型压痛点及腰夹脊斜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循经取穴针刺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密集型压痛点;腰夹脊;斜刺

2012年6月~2013年2月,我们采用密集型压痛点及腰夹脊斜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我院门诊、住院患者,经CT或MRI确诊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18~66岁,平均(47±4.12)岁;病程1天~3年,平均(2.7±0.41)个月; L4/525例,L5/S115例,L3/45例;腰痛36例,下肢放射痛26例,椎旁有明显放射性压痛33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1例。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39±4.26)岁;病程2天~4年,平均(3.1±0.53)个月;L4/530例,L5/S111例,L3/44例;腰痛29例,下肢放射痛27例,椎旁有明显放射性压痛3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4例。两组均经CT或MRI检查示为突出、脱出或膨出。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腰部疼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②有神经根性症状,如感觉麻木、膝反射减退或消失、肌力下降等;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④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

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②腰椎管狭窄症;③局部皮肤破损或有感染性疾病;④伴有严重内科疾病;⑤排除肿瘤疾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选取相应突出段的腰夹脊穴及腰、臀、腿局部压痛点针刺。患者俯卧位,酒精消毒皮肤,用常规26~23号2.5或4寸毫针据部位深浅选取,腰夹脊穴向脊柱方向以30°角斜刺。选取距离压痛点1~2cm为进针点,每针间隔0.5cm,沿压痛点肌肉的走向斜刺,引出强烈的针感即可,留针30min。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治疗3个疗程。

对照组针刺常规穴位(参照《针灸治疗学》)[2]根据疼痛表现沿经分布的特点采用循经取穴行针刺治疗。病在足太阳膀胱经选取肾俞、大肠俞、秩边、殷门、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穴,病在督脉选取后溪、命门、腰阳关、长强、肾俞、气海俞、大肠俞、上髎、次髎穴。病在足少阳胆经选取环跳、阳陵泉、风市、丘墟、绝骨穴。均用26号1.5~3寸毫针针刺,针刺深度按部位深浅而定,行平补平泻手法,捻转、提插使之得气,得气感以患者耐受为度得气后留针30min出针,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嘱卧硬板床休息,腰部垫枕,避免剧烈活动。

3 疗效标准

评价标准A:①疼痛程度评分方法:视觉模拟评分法[3](VAS);②效果评价:效果评分=[(治疗前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评分)/治疗前疼痛评分]×100%。显效:效果评分大于60%。有效:效果评分30%~60%。无效:效果评分小于30%;③疗效评价(参照VAS法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效:腰腿痛显著减轻,直腿抬高70°以上,效果评分大于60%。有效: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直腿抬高30~70°,效果评分30%~60%。无效:疼痛减轻不明显,直腿抬高小于30°,效果评分小于30%。

评价标准B:①疼痛程度评分方法:JOA下腰痛评分法[4];②效果评价:效果评分=[(治疗前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评分)/治疗前疼痛评分]×100%。显效为效果评分大于60%。有效为效果评分30%~60%。无效为效果评分小于30%。③疗效评价:显效为腰腿痛显著减轻,直腿抬高70°以上,效果评分大于60%。有效为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直腿抬高30~70°,效果评分30%~60%。无效为疼痛减轻不明显,直腿抬高小于30°,效果评分小于30%。

4 治疗结果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 例(%)

表2 两组JOA评分比较 例(%)

5 讨 论

根据宣蜇人软组织外科学理论,骨骼肌、关节囊、韧带、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结缔组织无菌性炎症刺激是引起局部及传导痛的最早的主要原因[5]。无菌性炎症反应产生的化学性刺激引起疼痛,并继发反射性肌痉挛,进一步刺激神经末梢,导致肌肉本身的血供不足,产生新陈代谢和营养障碍,从而出现因痛致痉、因痉增痛的恶性循环。密集型斜刺压痛点针感强,30min内不需要间断行针,针感仍能保持。针感还可扩散到周围病变区,使微循环血流量逐步增加,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致痛物质消除,减轻无菌性炎症。腰段夹脊穴,位于棘突下旁开0.3~1寸的穴区带[6]。斜刺夹脊穴可触及关节突关节、椎板、毗邻的骨纤维管、骨纤维孔,刺激穿行其中的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以及病变部位的神经节,改善神经根周围微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减轻无菌性炎症反应。同时夹脊穴斜刺刺可以使椎旁竖脊肌、腰大肌和腰方肌产生自身恢复性痉挛反应,改变局部椎体病变、劳损和肌肉强直等症状,对突出的髓核所压迫的局部施加了压力,起到反弹的效果,使压迫溢出的髓核回收,减轻对周围组织和神经的压迫,从而发挥治疗效果。《灵枢·经筋》谓:“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更是说明了以痛为腧的原由“输,谓孔穴也。言筋但以筋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以诸输也。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腧。”明杨继洲注 “不定穴即痛处”。而压痛点多位于肌腹,斜刺对肌肉收缩结构的恢复明显优于直刺[7],通过在病变部位行密集型斜刺治疗可使痉挛的浅部和深部肌肉组织放松,达到解痉止痛的目的,并因刺破筋膜减压,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从而缓解疼痛[8]。

密集型压痛点及腰夹脊斜刺疗法操作简便,治疗时间短,痛苦小,疗效较传统治疗效果满意。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214-215.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倪朝民.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宣蜇人.宣蜇人软组织外科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6]姜永霞,程博,蒋松鹤,等.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针灸,2012,32(2):139-145.

[7]卢鼎厚.阿是穴斜刺治疗肌肉疾病[A].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2009年)重点论文选编[C],2009.

[8]周渲芸.密集型毫针针刺法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害8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5):3094-3095.

R245.329.815.3

B

1004-2814(2014)05-0437-02

2013-12-05

猜你喜欢

直腿密集型夹脊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密集型快速冷却技术在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应用
直腿坐强腰肾
密集型自动化立体仓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