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数字化终身教育资源建设模式探析——以开放教育资源为例

2014-01-29湘潭广播电视大学赵伟斌左泽文熊绍高

电子世界 2014年14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开源教育资源

湘潭广播电视大学 赵伟斌 左泽文 熊绍高

国外数字化终身教育资源建设模式探析
——以开放教育资源为例

湘潭广播电视大学 赵伟斌 左泽文 熊绍高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兴起,学习国外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放教育资源由开放的标准和协议、开源的工具和软件、开放的课程管理平台、开放获取的内容和开放的共享联盟五部分组成,并由此形成了一种基于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开源软件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正以几何级倍数爆炸式增长,但其质量良莠不齐,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在终身教育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建设可以满足人们不同时期不同方面学习需求的多种类别和形式的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资源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特征,通过网络载体实现共享,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因此,网络上各种开放的教育资源应运而生,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在世界范围内也如火如荼地开展。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涵与分类

“开放教育资源”这一概念首次被正式提出是在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会议指出:“开放教育资源是指那些基于非商业性目的,通过信息通讯技术来向有关对象提供的,可被自由查阅、应用或修改的各种开放性教育类资源。”现在被学术界广泛应用的“开放教育资源”的一个定义则是“免费、公开提供给教育者、学生、自学者的、可反复使用于教学、学习和研究的数字化材料”。

开放教育资源正式开始于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计划。然而,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开放教育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入,开放教育资源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除了最初的开放课件,还包括了内容管理软件、内容开发工具、开放协议及其他一些有助于资源获取与利用的工具、技术等。对此,国内外均有专家与学者进行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开放教育资源包括学习资源(如课件、内容模块、学习对象、学习支持与评价工具、在线学习社区等)、支持教师的资源(如能够支持教师创造、修改并使用开放教育资源的工具与资源、教师培训材料以及一些促进教学的工具等)以及质量保证的资源。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开放教育资源的类型

尽管目前学者们尚未形成关于开放教育资源统一而又明确的定义,然而他们的理解却包含了一些共性:第一,开放教育资源不仅包括开放性的课程材料与课程内容,还包括学习管理软件、学习发展工具、在线学习小组等能够促进学习与交互的教学技术与工具。第二,开放教育资源是提供给教师、学生与自学者的数字化的高质量的资源,旨在支持更多人有机会获取这些优质资源,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提高资源的使用与共享率。第三,开放并不意味着免费和放弃著作权,开放指的是遵循一定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开放,因此开放协议也是开放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开放教育资源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可将开放教育资源的组织和实施架构划分为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开放的标准和协议、开源的工具和软件、开放的课程管理平台、开放获取的内容、开放的共享联盟。这五部分分别针对开放教育资源中必须要解决的五个问题:一是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和版权问题;二是选择创建教学资源所需要的技术工具问题;三是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管理与整合平台;四是基于资源标准而创建的各类实质性的教学资源;五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校际合作与共享机制问题。这五个部分相互依存与作用,从细节至实施,共同构建了“开放教育资源”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一)开放的标准与协议

数字化资源的交流与共享首先需要遵循统一的规格和协议。开放的标准与协议主要是指各种用于终身教育资源建设的工具性软件的使用协议、内容的版权处理协议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技术标准等,是在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实现内容性资源、技术性工具之间的交流与互用以及解决各种版权法律问题的基础。相关协议包括:GNU Public License,Creative Commons License,Open Knowledge Initiative和SCORM等。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是Creative Commons,该协议目前已经有了中国大陆本地化的版本,在“知识共享@中国大陆”(http://creativecommons.net.cn/)网站上有详细的介绍。该协议包括六套核心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为保证条款的清晰解释,网站还在每一条协议后面附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表1 美国大学创建的开源软件项目

表2 其他国家大学主持的开源软件项目

图2 开放教育资源的基本结构

(二)开源的工具与软件

“开源的工具与软件”是指通过免费提供开放源代码软件的方式来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传播、交流与共享。由于开放教育资源属于数字化资源,传播途径是Internet,制作、存储、发布、浏览或使用这些开放教育资源必然涉及各种软件的应用。使用商业软件肯定会增加开放教育资源的传播成本,而且也与开放教育资源所崇尚的开放、免费的理念不相符。因此,与开放教育资源迂曲同工的“开放源代码软件”则成为最佳选择,承担起技术上辅助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重任。开源的工具与软件所提供的开源软件数量众多,功能强大,从资源的制作、编辑、存储,到资源的交流、传播,可谓应用尽有。

近年来,伴随着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为弥补制作工具与软件之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外高校开始合作开发各种用于教学资源建设、管理与共享的开源软件系统(见表1、表2),主要包括校园门户系统、课程管理系统、数字资源库系统和身份认证系统等。

这些开放源代码的软件为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使整个教学资源的建设能够在一种开放和共享的状态下健康发展,无须受到各种商业因素的制约和显示。这样,从理念、实施到最终的技术展现,都主要依靠教育机构自己的力量来完成,使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交流始终能够按照开放教育资源的精神和理解来实施。这为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未来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放的课程管理平台

课程管理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网络教学或混合式学习的软件平台,通常具备创建、存储、发布和管理网络课程等功能(见表3),是终身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

表3 课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实践表明,建立课程管理系统突破了以往单独和分散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局限,有利于同化资源结构、资源格式和技术标准,便于教学资源的统一发布、集中管理和广泛传播,有利于教学资源内容的及时更新,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四)开放存储的教育资源

有了工具与平台,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建设并向各类学习者开放存储的具体的教育资源,包括直接与教学相关的资源(教学讲义、练习和阅读资料等)、电子课件(符合各种技术标准的学件和课件)、资源库(文字、音频和视频资料的集合)等。除各种常规性教学资源建设外,尤其要注重教学视频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随着基于网络的视频点播与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数字摄录技术和设备的普遍应用,使得视频资源的录制与传播成本大幅下降,这就直接推动了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从文本资源为主向视频资源方向发展。为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和鼓励教育名师用播客、网上直播、录影等新媒体科技录下他们的授课,让学生能通过电脑或下载至手机突破教师的墙框,以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

(五)开放的共享联盟

教育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仅凭单个机构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在此情况下,加强合作,利用联盟的方式来建设和共享教育资源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联盟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地区性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联盟,跨地域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联盟,单纯传播性的开放教育资源联盟。

(六)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以上述五部分为基础,我们可以构建起一个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开放性、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模式

在以开放的标准与协议和开源的工具与软件为基础,将教学资源统一于开放的课程管理平台之中。利用平台和开放的共享联盟为组织机制,利用Internet的交互性资源共享特点,可以将平台中的开放存取的内容向其他联盟成员开放,同时,其他联盟成员也遵循类似机制进行交流与共享教学资源,最终形成一个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网络。

三、结语

终身教育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需要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最终建立并完善真正符合终身教育理念、适应学习者需求和我国数字化终身教育资源的建设模式。

[1]焦建利,贾义敏.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一个研究计划[J].现代教育技术,2011(1).

[2]刘冠华,胡树红.从MIT OCW评估结果报告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

[3]毛美娟,汪维富.国家精品课程与国外开放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比较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4]王龙.开放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再思考——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开放课件项目关闭的警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1).

[5]赵国栋,姜中皎.高校“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与发展趋势[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3).

[6]王龙.回顾与展望:开放教育资源的七年之痒[J].开放教育研究,2009(2).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市州数字化终身教育资源建设模式研究”(XJK012CCG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赵伟斌(1986—),男,湖南湘潭人,助理讲师,现供职于湘潭广播电视大学,主要研究方向:终身教育。

左泽文(1968—),男,湖南湘潭人,副教授,湘潭广播电视大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熊绍高(1964—),男,湖南湘潭人,副教授,现供职于湘潭广播电视大学,主要研究方向:现代远程教育。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开源教育资源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大家说:开源、人工智能及创新
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圆桌会议纵论开源与互联网+创新2.0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