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高等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比较分析

2014-01-29侯胜田王海星张玲华

中国医院 2014年10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患医学生

■ 侯胜田 王海星 张玲华

中美高等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比较分析

■ 侯胜田①王海星①张玲华①

医学院校 医患沟通 医学教育

医患沟通课程是现代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两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医患沟通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考评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美国医学院校大多采用书面教学、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教学周期长,将知识和技能训练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其考核方式日常化且形式多样。与美国相比,中国医学院校的医患沟通课程课时较少、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医患沟通课程在课程设置、人员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经验,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体系。

Author’s address:School of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o.11, North Ring 3rd Do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9, PRC

医患沟通课程是医学生沟通能力和人文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最近几年来,临床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中国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视。由于起步稍晚,认识不足,中国医学院校的医患沟通教育基础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相比之下,美国医患沟通教育起步较早、课程规划系统、教师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本文重点比较哈佛大学医学院、霍普金斯医学院、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医学或设有医学院的大学和中国的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院校医患沟通教育现状,分析比较中美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能力培养途径的差异,旨在借鉴美国先进的教学经验,探讨我国医患沟通教育教学体系的不足,推动中国医患沟通教学工作的进步。

1 中美医患沟通课程比较

1.1 教学周期与师资配备情况

美国医学院校普遍重视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周期较长。相比之下,中国有些医学院校尚未对医患沟通课程予以足够重视。美国95%的医学院校[1]开设了医患沟通技能课程,将知识和技能训练分散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美国医学院校从医学生入学到临床实习,每学年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分阶段传授医患沟通知识和技能。中国开设的医患沟通课程多以理论授课为主,临床实践课时较少,最多18学时[2],这与美国医学院校的24学时或36学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美国的医患沟通教育师资配备较充足,授课教师既有人文医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也包括临床医生,帮助医学生实现知识到技能的转化,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探讨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有限信息显示,中国医学院校医患沟通教师队伍由医学伦理学、管理学相关教师组成,有些院校包含部分临床带教。由于教学资源配备不足,有些医患沟通教学存在困难,有些根本就没有开设医患沟通课程。

1.2 教学内容比较

美国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采用必修与选修结合形式,注重课程整合,强调跨学科性和交叉性。在医患沟通教学中,融合语言学、沟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人文医学类课程,以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关课程包括《与病人沟通》、《医患沟通的艺术》、《病人》等,着重从心理、语言、行为等方面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例如,华盛顿大学的DPS(Doctors,Patients and Society)课程,即医生、病人与社会课程[3],通过划分教学模块,包含了职业精神、医学伦理、医学与社会、医患关系、沟通技能等教学内容,通过不同主题,交叉渗透医患沟通知识。

美国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主要涉及七项教学内容,包括人际交流基本知识和技能、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工作内容有关的交流技能及策略、病人的喜好如何影响医疗诊断、评估医患关系处理方式对医疗结果的影响、了解医患法律问题、培养与医疗同行及医疗团队其他成员的交流技巧。美国医学院校的医患沟通教学内容还包括医患沟通专题培训,如临终关怀沟通、特殊病人及家属沟通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开设了《医学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从伦理视角探讨异化沟通话题,主要探讨病人权力,保密知情、同情,人体实验,脑死亡等[4],这些论题往往围绕临床实践中的一些焦点或疑难问题来讨论,让学生在医学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下来学会在实践中如何沟通。

根据本次研究收集的信息,至少有29所中国医学院校已经开设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教育相关课程,主要讲授人际交流、医学心理学等内容。相关教材如《医患沟通学》、《医患沟通技巧》、《医患关系学》等。南京医科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的学校,该校在2003年面向临床医学生开设医患关系学,主要讲授医患关系、医患沟通在医患关系中的实践。其后,首都医科大学开设了医患沟通伦理课程、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了人际交流课程、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了医患沟通理论与实践课程、协和医科大学开设了医患沟通学课程、北京中医药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了医患沟通理论与方法选修课程。根据初步收集到的资料,大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以基本理论知识为主,专题讨论相对缺乏。

1.3 教学方法比较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医患沟通课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有: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ning,PBL)、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最近几年,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尝试混合式教学法,采取教师讲授与观看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医患沟通教学。

美国医学院校医患沟通教学方法丰富且灵活,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书面教学、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小组角色模拟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5]。案例讨论教学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即以临床常见、典型的病例为原型,设计案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案例并制定沟通策略。案例讨论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贯穿医患沟通教学始终。美国医学院校的医患沟通教育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学生实操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小组讨论话题,以及情景模拟演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标准化病人教学法作为目前国际上成熟和先进的医学教育方式,也被美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引入医患沟通教学中。此外,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美国也被广泛采用。

中国医学院校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很多课程教学方法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学资源短缺,缺乏足够的案例讨论,医患沟通课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讲授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属于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注重理论基础传授,但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教学效果欠佳。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国内医患沟通教学中也有使用,南京医科大学通过引入角色扮演法开展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也有些院校在医患沟通课程上尝试其他教学方法,,如天津医科大学尝试采用PBL教学方法、哈尔滨医科大学通过标准化病人开展教学、北大人民医院通过临床实践和临床带教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等。

概括来讲,美国医患沟通课程的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注重实践和技能;中国医患沟通课程更注重系统知识学习,尽管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尝试新版的教学方法,由于经验、资源,尤其是教学理念上的差异,讲授式教学仍占主流。

1.4 考评方式比较

医患沟通能力评估一般从沟通行为和沟通效果两方面进行,如沟通行为发生的频度、患者对医患沟通的满意度、患者依从性等方面。目前国内外对医生和医学生沟通技能考评的主要方法有模拟情境测评法、观察测评法、量表测评法和考试评价法,其中考试评价法为医患沟通理论知识考核的主要方法。

美国医学院校医患沟通技能考核方式更侧重于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考核,其考核日常化并且形式多样,情景模拟、课堂发言的形式被应用于考核之中[6]。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医学院校开始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临床技能考试,并将其作为医师资格考试的一部分[7]。这种评估方式要求医学生能够准确了解患者信息,为其进行疾病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标准化病人考核方式客观性较强,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医患沟通技能评估当中。

国内医学院主要采用观察测评法与量表测量法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考评。观察测评法简单易行,直观性好、实施方便,但主观性较强。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汕头医科大学均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评。量表测评分为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两类,测评结果较为全面系统、等级清晰,且便于量化分析。采用量表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测评,不仅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个人的沟通能力,而且可以为医学生提供沟通模板与参照。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医患沟通技能测评量表是SEGUE量表与卡尔加里剑桥观察指南。

2 美国医患沟通教育经验对国内启示

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美国医学院校的医患沟通培养方式将医学人文关怀渗透在医疗服务全过程中,有较强的实用性,值得国内医患沟通教育参考、学习。借鉴美国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经验,国内医患沟通教育在课程设置、人员组织形式、考核方式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2.1 设置完整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

医患沟通课程应依据国内医疗服务情景,完善医患沟通课程体系,制定符合现状的的教学方案,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周期性、规范化培养。医学院校应该开设医患沟通教育整合课程,结合PBL教学模式和SP辅助教学,深入到整个本科学习阶段,系统、规范、全面培养医学生临床交流的认知和实践能力[8]。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医患沟通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在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医患沟通教学应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新变化,尝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教学方法。此外,实习医院在医患沟通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医患沟通教育尤其应注重临床带教的重要性,由临床医生言传身教,加强对医学生的实践教育,引导学生与患者建立良好、互动的医患关系。

2.2 形成分工明确的教学团队

我国医患沟通教育师资力量有限,并且人员结构尚不完整,没有形成专业、分工明确的教学团队。我国医学院校在医患沟通的教学上师资分散,并且多数由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的教师代教,缺乏专业的研究团队与教学团队。在现有条件下,应该吸收多学科教学人才,将理论型人才与临床带教相结合,建立统一、专业的医患沟通教学科研队伍,增强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师资力量。

2.3 提高沟通能力的过程考核水平

我国医学院校对医患沟通能力的考评以考试评价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占比例较高,对学生的学习方向造成误导,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过程考核方法仍处在研究与试验阶段。因此,未来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中,应注重对沟通能力的过程考核水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意识、沟通行为、沟通效果进行全面考核。基于我国教育条件,结合SP、医学信息技术等手段,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结构化的考核体系,能够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考查,以强化医患沟通的教学效果。

[1] 田明国,杨立玲.北美地区对医学生交流技能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1):12-13.

[2] 王锦帆. 医患沟通学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6):30-32.

[3] 唐健,张金钟.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POM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调查[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9 30(9):71-72.

[4] 陈建平.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学伦理学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1):59-60.

[5] 叶莉华.医患沟通过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

[6] 王睿.美国两所医学院医患沟通课程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3(2):181-184.

[7] Klass D,DeChamplain A,Fletcher E,et al. Development of a performance-based test of clinical skills for the 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Federation Bull,1998(85):177-185.

[8] 李玲,宋九林,杨诗源.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教育满意度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13(4):421-42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medical schools betwee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HOU Shengtian, WANG Haixing, ZHANG Linghua// Chinese Hospitals. -2014,18(10):33-35

medical university,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medical educatio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modern medical educa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structure, examination methods between medical school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US, most of the medical schools integrate Lecture-Based Learning, group discussion, Scenario Simulation into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Furthermore, the education process is long enough to help medical students acquire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along with their whole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re are varieties of evaluation methods i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Compared to America, medical schools in China do not set much time o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let alone having an established teaching system. To improve our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Chinese medical schools should learn from American counterparts’ in curriculum design, faculty selection, assessment methods and etc.

2014-04-15](责任编辑 王远美)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课题(2012-GW-4);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XJY-ZH-1316);北京市共建项目资助

①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侯胜田: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营销与战略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E-mail:houst@bucm.edu.cn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患医学生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