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机械通气的呼吸监测与气道护理
2014-01-29黄晓张杰王梅
黄 晓 张 杰 王 梅
青岛市中心医院呼吸监护室,山东 青岛 266042
观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机械通气的呼吸监测与气道护理
黄 晓 张 杰 王 梅
青岛市中心医院呼吸监护室,山东 青岛 266042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机械通气的呼吸监测与气道护理的疗效,以优化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收集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30例给予机械通气的呼吸监测与气道护理。结果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愈86例,死亡44例,均为其他系统并发症死亡,无肺部严重感染致死者。结论机械通气的呼吸监测与气道护理可显著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保障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机械通气;呼吸监测;气道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创伤中较常见较为严重的损伤之一,其死亡率高达50%,其主要致死因素是呼吸、循环功能的衰竭。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机械通气的呼吸监测与气道护理,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死亡率[1]。本院对130例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给予机械通气,并给予全程呼吸监测与气道护理,疗效显著,总结经验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30例,男85例,女45例,年龄9~81岁,格拉斯哥(GCS)评分均在7分以下。颅内血肿32例,弥散性脑挫伤65例,脑创伤合并其他系统损伤33例。入院后24小时内给予机械通气均采用德国原Drage-2型多功能呼吸机,均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多功能生理监护仪进行监测,根据病情选择通气模式。
1.2 护理方法
1.2.1 体位及环境气管切开术后平卧24~48h位,床头应抬高15~30度,以改善通气,头位不宜过高或过低,帮助患者翻身应防止套管出现死折,阻碍通气而使患者窒息。昏迷病人应平卧位与侧卧位交替更换,以防出现坠积性肺炎。病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以上,室温应保持在22~24℃,确保空气新鲜,病室定时消毒,防止感染[2]。
1.2.2 呼吸监测密切观察呼吸机工作参数,观察患者胸廓的起伏、活动度、对称性及节律变化,出现机器报警时,应查明原因,排除报警。低压报警提示:管道漏气、脱落、气囊破裂等;高压报警提示:管道阻塞、管道扭曲、气道痉挛等。在观察呼吸机的同时观察患者口唇、甲床颜色,以判断末梢循环的情况,观察机器通气后颈外静脉的怒张程度,以关注右心功能状态和胸内压。
1.2.3 血气监测血气分析是评价机械通气疗效的主要依据,是机械通气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机械通气治疗前和应用呼吸机治疗15~30 min后应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以了解机械通气的效果,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1.2.4 气道护理机械通气的气体最适温度是32~35℃,以此校准调整呼吸机的湿化和温化。痰液黏稠时给予气管内滴入0.9%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稀释痰液,或同时给予雾化治疗2次/d,每次15min。定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插管的护理要避免气管置管最严重的并发症—意外脱管的发生。因此气管插管导管的固定成为人工气道的护理重要环节,其常规方法是把牙垫放入患者上下门齿之间,首先用胶布把牙垫与气管插管黏合捆绑在一起,再用胶布交叉固定在患者的面部。由于胶布受潮易松脱而患者面部又存在油脂及口腔内分泌物,所以固定导管时还应加用棉带固定。与此同时及时清除患者面部的油脂及分泌物,也可起到防止胶布或棉带脱落的作用。
气管切开的护理:把固定导管的系带打死结,松紧度以能通过一指为宜,并定时检查其松紧度防止导管脱出。患者被动活动时应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切口处的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
2 结果
13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的呼吸监测与气道护理。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愈86例,死亡44例,均为其他系统并发症死亡,无肺部严重感染致死者。
3 讨论
机械通气是防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并发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监测呼吸,气道护理,观测血氧变化和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维持患者大脑有效循环、降低颅压的重要环节。优化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气道的护理可有效预防或减轻术后脑水肿,提高了重症颅脑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3]。
本院临床护理观察表明,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护理过程中,进行机械通气全程监测,给予适当调整,完善气道护理,优化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护理,可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1]何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概况[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0):1174-1176.
[2]刘长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582-4583
[3]温兰,冯素雪.31例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7):1801-1802.
R473.6
B
1674-9316(2014)18-002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