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青山绿水建美丽中国
2014-01-29
还青山绿水建美丽中国
“看不见雪的冬天,我们把它当作春天好吗?”这是近来网上十分流行的一句话。可是,春天是这样的吗?
“冬天可以没有,夏天可以没有,秋天可以没有,但是春天却不可以没有。”诗人们这么说。可是,现在的春天还是原来的春天吗?
“房子可以没有,车子可以没有,面包可以没有,但是口罩、纱巾却不可以没有。”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国的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的最多,创下历史纪录,不仅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鲁等工业发达地区大气污染程度严重,就连笔者所在的南方旅游城市宜昌也频现雾霾压城。从去年12月19日开始,宜昌城区连续4天的空气质量分别为重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严重污染,12月21日空气质量指数竟达到了315。“雾霾”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国人的正常生活,已经彻底“攻陷”了“美丽中国”。
今年2月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对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进行研究部署,强调立足国情、科学治理、分类指导,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PM2.5和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能源结构、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不断推出远近结合,有利于标本兼治、带动全局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下大力、出真招、见实效,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逐步好转,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实际上,自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了很多治理雾霾的重要的举措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定目标、建机制、强监管,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在一些地方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向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迈进了一步。本期专题报道“生态建设·2013”即是对这一努力的反映。我们可以看到,美丽中国的生态建设一直在砥砺前行。
当然,我们知道,“雾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治理上有很大难度,也需要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我们应该以一颗包容的心态来看待问世不久的“大气十条”,给它一些时间,哪怕我们仍然要在“雾霾”中暂时艰难地前行。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一定不远。
值班编辑/田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