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河县高标准农田小区建设体会

2014-01-29牛守连

治淮 2014年6期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布置

牛守连

一、高标准农田治理模式

安徽省五河县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高标准农田小区建设试点以来,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到细致的路子。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已达到50万亩,初步形成了三种建设模式:

1.排灌小区

主要特点是排、灌工程分开,生产路结合沟渠布置,沟、渠、路各成系统。布置类型有两种,即沟—路—渠或者沟—渠—路。排灌小区优点是排水沟与输水渠道分开,排水、输水各行其道,互不影响,方便灵活。从多年运行效果看,排灌小区宜在河灌区的水稻种植区。

2.排灌结合小区

主要特点是末级沟渠合一,排灌结合,生产路再结合沟(渠)布置。沟(渠)断面设计以排为主,沟的一侧筑一田埂与生产路结合,使排水沟同时兼备灌溉输水功能。排灌结合小区适宜在土地紧张、灌溉要求不高、以种植旱作物为主的地区选用。其优点是挖压占地少,节省配套投入;缺点是沟(渠)末端需建控制建筑物。

3.井灌小区

井灌小区一般规划在地表水资源匮乏或处在河灌区的末端、输水距离较远及输水难度较大,且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井灌小区的建设应进行综合治理。首先是完善田间沟洫排水系统,疏浚已有大中沟,开挖田间小沟。生产路结合沟洫布置,形成一沟一路,配套桥涵。井灌小区的水源工程是机井,井位的确定在考虑方便使用、易于管理的同时,结合作物种植种类及灌水要求、单井出水量、群井影响距离、生产田块等,还要考虑输水管道的布置,做到方便灌溉,经济合理。

二、高标准农田规划原则

在进行高标准农田规划时,必须首先摸清规划区内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是地方政府重视,干群积极性高,能够建好、管好、用好各类工程设施;二是具有一定的排灌基础条件,水源有保证,排水有出路;三是作物连片种植,预期效益好。

排灌小区:适宜于地表水比较丰富的广大平原、丘陵地区,建设排、灌各成系统的高标准农田。

排灌结合小区:适宜于河灌区、且土地较紧张、对排灌要求不是太高的地区。

井灌小区:在地表水资源匮乏、而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应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发展井灌,建设井灌小区。

三、高标准农田规划标准

1.排水系统

高标准农田的排水系统主要是中、小沟。小沟的间距根据农田排水、机械化耕作及田间管理要求,一般采用150~200m。对一沟一路型式布置的小区,沟深采用1.2~1.3m,边坡1∶1。对排灌小区和排灌结合小区,沟深采用1.3m,边坡1∶1,以便挖方与农渠及生产路的填方取得平衡。中沟间距500m左右,口宽5~6m,底宽 1.2~1.5m,边坡 1∶1.3~1∶1.5,深度比小沟深0.2~0.3m即可,中沟的挖方与斗渠、生产路的所需的填方要平衡。中沟的定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庄至生产地道路的走向。一个中小沟系统约需土方3~4万km3/km2,占地率为9%~12%。

2.灌溉系统

灌溉系统的布置根据灌区面积大小、地形情况,渠道级数可以布置为干、支、斗、农四级或干、斗、农三级或干、农二级。一般2000亩以下的灌区采取二级或三级渠道,2000亩以上灌区可采取三—四级渠道。斗、农渠布置应结合行政区划,尽量避免跨村界,以减少用水管理纠纷。越级放水是工程布置上的大忌,应尽量避免各级渠道的布置多数顺地面比降或平行等高线,同时与沟、路相结合。

干渠断面设计应根据实测地形,按渠道流量设计;斗、农渠断面设计一般结合中小沟及生产路采用定型设计。定型设计的沟、渠、路,既便于放样、施工及掌握标准质量,又整齐美观。为减少渠道填方和挖压占地,斗农渠应采用半挖半填断面,斗渠渠底一般挖深0.25~0.3m,水位超出地面0.3~0.4m;农渠渠底一般挖深0.2m,水位超出地面0.2~0.3m。

3.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的布局要为农机直接下田创造条件。河灌区末级沟渠路的布置形式一般为沟—渠—路,耕作方向为垂直地头生产路,农机可由道路直接进入每户的田块。原有工程应尽可能利用,避免土方搬家或增加占地。对于新建工程一般采用沟—渠—路布置形式,并呈梳子形。对于斗渠以上生产路,作为生产干道,考虑错车,路面宽7m左右,路两侧可各栽一排树木。农渠路作为地头生产路,路面宽应控在4.5m以内,直接下地的路一侧不宜栽树。农渠末端应在距相邻斗渠沟15m左右,用于农机调头。斗、农两级路面要高于渠道水位0.2m,所以一般农路填高0.5m,斗渠路填高0.6m左右。在土地紧张的地方或井灌区,路基填高可适当降低,路面宽度也可适当缩窄。

四、高标准农田的实施

1.合理选择施工方式

高标准农田治理一般是以乡、镇为施工单元,尽量做到工程当年施工,当年见效。在施工组织上应灵活选用施工方法,凡治理区内有大中沟开挖疏浚的,宜先机械施工,后人工修整。而田间小沟开挖疏浚、斗农渠的修筑主要以人力施工为主。生产道路的施工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

2.正确处理挖压占地

河灌区高标准农田治理沟渠路工程的挖压占地一般为9%~12%,除掉原有工程占地以外,新增挖压占地也都在5%左右。若挖占土地户均不平衡,难免出现纠纷,总结一些地方的经验及做法是:“承包不变,水系不乱;小调大不动,调竖不调横,效益同享受,挖压按亩摊”。规划区治理前后由村委会统一丈量耕地,然后再由村委会按比例统一调整。其次是合理地把零星田地并为大田块,耕作方向调整为垂直于农渠路,这样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便于机械化耕作。

3.加强投入,搞好配套

要确保工程建设资金按照计划落实到位,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规划实施,按图纸施工,不做半拉子工程。配套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以装配式为主,使配套建筑构件生产、安装工厂化、标准化。既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工效;又经济耐用,整体美观。

五、高标准农田治理的成效

(1)促进了水利、林业一体化。在建成沟、渠同时,又一次性建成农田林网。林业配套不仅保护、美化了水利工程,而且易于将水利产权与林业产权同步落实,使水利与林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挥。据统计,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提高全县林网覆盖率达十个百分点。

(2)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水田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大力发展稻田综合养殖。小圩、沱湖、双忠庙等乡镇已形成千亩连片、万亩成方的田间养殖基地,稻增产、鱼增收,每亩经济效益提高300元左右。

(3)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治理前田块小而分散,茬口各不相同,常规种植效益低;治理后促使一家一户的承包地相对集中,便于作物统一种植,规模经营,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治理区粮经间作,立体套种,亩效益成倍增长,使农民尝到甜头,得到实惠,加快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4)促进了节约用水和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小区内排灌系统畅通,每亩可节省用水55km3,全县每年可节水2750万km3。通过对原来田边地角、荒沟废渠、水塘滩地的平整改造和复耕,增加了耕地面积,方便了生产,节省了劳动力。

(5)促进了农业一体化服务。高标准农田小区内道路畅通、规模连片、种植统一,易于进行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和应用,便于实行统一耕作、统一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实用技术推广,促进了农业一体化服务■

猜你喜欢

高标准农田布置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特别号都有了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农田土壤黑碳应用研究进展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