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践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症结解析
2014-01-29倪健辉施琳玲
倪健辉,施琳玲,张 涛
医学实践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症结解析
倪健辉,施琳玲,张 涛*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办公室,江苏 南通 226001,nijh@ahnmc.com)
从医学实践中人文精神缺失的三大症结:医学实践仍以崇尚“技术主义”的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医院经营管理理念存在偏差;医务人员人文底蕴不足出发分析说明了医学人文精神缺失已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就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进行了思考:要构建全程式的人文教育体系,要重塑立体式的人文服务体系并倡导植入式的文化建设体系,以期能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医学人文精神;人文管理;医院管理;技术主义
20世纪后叶,医学界倡导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的现代医学模式,努力形成以人类健康为轴心的全方位“大医学”。但透视医学人文精神的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据有关调查显示,服务态度问题占患方投诉事由的9.8%,仅次于临床诊疗问题;[1]也有研究表明,造成医患纠纷前3位原因中服务态度差和医患沟通障碍占33.85%;[2]而据全国326所医院问卷调查表明,由于医务人员态度不好引发纠纷的占49.5%;[3]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更是指出80%的医疗纠纷原因是由于语言沟通、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问题。[4]可见,除技术因素外,医院人文精神缺失已成为引发医患纠纷、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找出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症结所在,对于积极采取对策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现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 医学实践中人文精神缺失的三大症结
1.1 症结之一:医学实践仍以崇尚“技术主义”的生物医学模式为主
随着西方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对我国医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生物医学模式凭借日益发达的医疗技术手段,通过深入的研究,形成了比较全面完整的科学体系,使人们对疾病
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治疗手段日新月异,为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另一方面,生物医学模式遵循“人是机器,疾病是机器部件失灵”的观念,过于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割裂了人的社会性,违背了医学的人文本质。受此模式影响,医学出现了“技术主义”路线,以“病”为中心来开展医疗行为,仅仅把人看作疾病的载体、医疗技术施与的对象,过分依赖和信任影像、数据报告、药物、手术等现代医学技术手段,
单纯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和处理健康、疾病问题,忽略了与病人的交流沟通,忽视了病人心理、情感的需要。医学界已经意识到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逐渐开始建立和完善现代医学模式,但是由于现代医学技术在疾病诊治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病人对医院品牌的认识也以医疗技术为主(51%),[5]患方关注度最高的仍然是医疗技术。[6]在这种“技术主义”路线下,医学人文本质被忽视和边缘化,必然导致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1.2 症结之二:医院经营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1.2.1 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以人为本”的办院宗旨。医疗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医院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治病救人为宗旨,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医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疗市场逐步放开。但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不完善,中国公立医院日常运营收入中政府直接投入的比重大约在8%,[7]导致医院开始面临竞争的挑战和生存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不得不优先考虑创收,出现了以医谋利的现象,把工作重心放在谋求业务拓展、追求经济效益上来。医疗设备越来越高端、药物使用越来越高档、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越来越多、对科室个人的经济考核指标越来越具体,使得医疗服务逐渐呈现商品化趋势。这种片面追求利益的做法,舍弃了医院的公益性质,背离了医学宗旨,医学人文精神也就无从谈起。
1.2.2 “以院为本”的管理思维,忽视医学人文服务。
方便医方的流程设置。医院流程是指就医群体进入就医地点开始到完成全部诊疗内容的路径顺序,应本着既合乎人的情感需求又满足医疗过程的理性需要的原则。[8]但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院流程设置从医院的现有条件和方便医方出发,提高了医院建筑的利用率,但缺乏整体的统筹和相互衔接,局部流量超负荷,造成滞留堵塞,效率低下。病人到医院就诊,咨询、挂号、收费、检查、取药环节众多,一些科室分布不合理,标识不清楚,消耗了病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据有关资料显示,病人就医时间、等候时间平均值达到2.51小时和1.60小时。[5]而真正与医生交流的时间却只有短短几分钟。
忽视医学附加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到医院就诊已不仅仅是满足于治好病。病人对服务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从单纯的治愈疾病、追求技术型医疗服务为主逐渐走向寻求就医感受、注重医院所提供的人文性医疗服务,对就医环境的关注达到13%。[5]也就是说,医院除了治病救人的核心服务,还必须提供人性化的附加服务。但是,目前医院对医学附加服务普遍重视不够。在医院外观设计上,大部分追求现代化建筑特色和气派,布局和环境首先考虑满足医疗本身需要;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以医院管理的便捷性、安全性和实用性为主,欠缺从病人角度的思考;硬件建设上,投入多以仪器设备等技术硬件为主,服务硬件相对滞后。审视当前医院的就医环境,大部分医院病房嘈杂拥挤,进院停车难,电梯拥挤不堪,住院伙食口味差,缺少等候的休息场所,家属陪护没去处……这些极具人性化的医学附加服务的欠缺,使得医学人文精神无法体现。
过分强调医方的自我保护。首先,各项检查、手术、药物使用等虽然都实行告知制度,但实施过程却是“同意”有余而“知情”不足,签字走过场,而对于知情同意的真正效果不去考量;其次,采取自卫性医疗来规避风险。由于我国的医疗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加上医患关系趋于恶化,医生不愿意也不敢承担救治的风险,但求诊治的“无过”,却忽视了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最后,在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以及投诉的接待处理上有“护短现象”。虽然大部分医院有专门的接待职能部门,但真正出现医疗纠纷后,往往从维护医院的声誉和袒护医生的角度出发,缺乏公正的态度和坦率的沟通,投诉渠道不畅通,相关信息不公开,处理环节多、过程繁,故意推诿,想方设法开脱免责。凡此种种,病人的权利和利益往往受到侵犯。
1.3 症结之三:医务人员人文底蕴不足
由于缺乏足够的人文底蕴,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不可能充分展现“大医精诚”的医学人文精神。
1.3.1 人文服务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在医学生培养阶段对人文重视不够,进入临床后医务人员继续教育也缺乏相应的人文培训,导致医务人员普遍缺乏人文教育背景,人文素质不高,缺乏提供人文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再加上临床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特别是大型医院每个医生门诊接待量大于40人/日,远高于平均4.5人/日的全国水平。[9]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要在短期内完成基本医疗服务已经相当紧张,更无暇顾及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详尽的告知。由此,医学人文精神无从体现。
1.3.2 医患感情淡漠,部分医务人员缺乏责任心。
医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医生认为病人是“求”医,不屑于与患者“套近乎”,态度冷漠,语言生硬,对病人缺乏应有的尊重,无法与患者感情同步。甚至有的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出现问题,工作作风散漫,责任心差,在病人面前随意乱言,收受“红包”,为追求医药回扣、开单提成而小病大医、过度医疗等等。
2 强化医院人文管理、提升医学人文精神的几点思考
由于忽略了“人”具有社会、心理和生理这三重属性,导致医疗服务中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管理不到位。而医院人文管理正是把“人”作为医院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最重要的资源,强调以人为本,一方面是以病人为中心,满足患者需求,解除患者病痛,安抚患者心灵;另一方面是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人文情怀,提升服务质量。可以说,通过在医院实践中的人文管理来不断提升医学人文精神,能实现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三者利益的平衡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医患和谐的新高度。
2.1 构建全程式的人文教育体系
为病人的最大利益服务是医学的职业责任,而不是个人选择。我们应从医学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入手,及早确立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点,并且使人文教育贯穿于医护人员的职业生涯全过程,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评价及奖惩机制。
2.2 重塑立体式的人文服务体系
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需树立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观念,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构建立体式人文服务体系。一是保证核心服务体系,如医疗、护理、医技等业务流程;二是核心性能的增强体系,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三是不可或缺的支持体系,如财务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在这三个体系中全方位融入人文因素,实行人文管理,将会是医院实现差异化战略管理、保持市场领先的有效保证。
2.3 倡导植入式的文化建设体系
医患矛盾是现实社会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反映,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依靠提升医院的文化管理层次。医院管理者必须以“人本主义”为基本立足点来构建优秀的医院文化,将优秀文化以“植入”的方式扎根于医务人员的思想深处,并转化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这四个层面予以落实和体现。
医学人文精神缺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作为医院管理者和医学实践者,应重视对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症结的分析和探讨,在医学实践中积极寻求对策,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以此来不断丰富医院的人文内涵,这对于提高病人满意度,缓解医患紧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将具有积极作用。
[1] 孟艺婷,李琳,吴烨青.关于2008-2011年某区医疗纠纷事件的伦理学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1):96-98.
[2] 高晓飞,周维燕,孙忠河.我国医疗纠纷原因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6):160-163.
[3] 赵茜,赵亮.医患沟通行为及其规范化管理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127-129.
[4] 宿小满,万兵华,薛赤.医患纠纷现状与成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0):56-58.
[5] 庄一强,方敏,潘红,等.中国首个大型医院品牌营销研究[J].中国医院,2005,9(4):3-12.
[6] 吴薇,王勇,倪杰,等.医患关系影响因素比较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9):676-678.
[7] 顾昕.全国新医改进入关键阶段[C]//社会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6-89.
[8] 赵美娟.医学人文关怀应关怀什么和怎样关怀—美学视角下的人文关怀建设[J].医学与哲学,2005,26(4):26-28.
[9] 张忠鲁.从医生和医院角度透视医患关系[J].医学与哲学,2004,25(9):22-27.
〔修回日期2014-10-26〕
〔编 辑 金 平〕
The Analysis of the Crux for Humanistic Spirit Lack in M edical Practice
NI Jianhui,SHILinling,ZHANG Tao
(Party Committee Office,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01,China,E-mail:nijh@ahnmc.com)
This papermade an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namely the biomedicalmodel taking the technicism as the core,hospitalmanagement practice and humanistic cultivation ofmedical staff to reveal the crux for themedical humanistic spiri lack,which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ause the tension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Som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s,which including:to build a full program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system,to reshape the humanistic service system in the vertical and advocating the implantable system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 construction.
Medical Humanities Spirit;Humanitic Management;Hospital Administration;Technicism
R195
A
1001-8565(2014)06-0800-03
2014-04-10〕
*通讯作者,E-mail:ntdxzhangt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