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交互设计的有关思考
2014-01-28大连民族学院116000
刘 博 (大连民族学院 116000)
在交互设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对不同行业的资源整合,可以形成有效的综合技术方式,在凸显出信息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实现对整个信息主导的控制,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简述交互设计的相关概念与特点
1.交互设计的概念
交互设计指的是“设计,支持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交互式产品”或者简单地说,“交互设计是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已经传达这种行为的外形元素的设计与定义”。就是基于软件的程序员独有的计算机文化所带来的不好的交互设计。当我们的周围充斥着程序化的产品,我们的生活也无声无色地逐渐被程序员所设计的产品所引导着,程序员借助程序化的设计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态度。
2.特点分析
其特点是产品应该易学,能有效使用,并且能提供舒心的用户体验“终究其本质就是满足用户的需要,能够让用户享受其产品。然而,许多基于软件的交互设计,却与交互设计的本质背道而驰。诚然,我们享受着许多基于软件(编程)的计算机所带来的方便与实用,但与此同时,正如Alan cooper所言:“电脑正在侵入我们现代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电脑及其笨拙的交流方式和行为方式无所不在。”
二、对交互设计的几点思考
1.Linux服务
使用Linux操作系统开发应用程序,可以在一个配置较高的个人电脑上安装Linux系统。开发人员可以用source CRT工具打开若干个窗口用于编译、下载、调试等。引导程序CFE的编译可以通过在电脑上安装Cygwin软件。Cygwin是Linux上的自由软件可以运行在Windows系统上。但是Cygwin在Windows安装比较麻烦,兼容性较差。我们将直接在一台较高配置的电脑上安装Linux系统,方便项目小组人员进行开发工作。这样每一个项目成员都可以利用局域网,使用source CRT工具登录到服务器上,进行软件开发和编译等操作,而机顶盒也可以通过NFS文件系统执行编译生成的应用软件。在项目开发所需的硬件板未开发出来之前,可以利用芯片厂家提供的参考版进行环境搭建和软件环境的测试工作。交叉编译生成的程序通过网络文件系统下载到目标板上运行,来验证我们搭建的软件环境是否正常。
2.Mipsel gcc交叉编译器
Mipsel gcc编译器,不但可以编译运行在Linux上的应用程序还可以编译Linux操作系统自己,经过交叉编译的程序可以运行于目标板上。Mipsel gcc编译器是一套完整的交叉C编译器,包括:
(1)C交叉编译器 mipsel_linux_gcc
(2)交叉汇编工具mipsel_linux_as
(3)反汇编工具mipsel_linux_objdump
(4)连接工具mipsel_linux_ld
(5)打库工具mipsel_linux_ar
(6)调试工具mipsel_linux_gbd
3.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嵌入式应用中的操作系统多为实时操作系统。其具有免费、安全性和稳定性高、支持多处理器以及可移植等特点。Linux系统的内核设计主要分成进程调度、内存管理、进程间通信、虚拟文件系统和网络接口五大部分,其模块机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实时地将某些模块插入或从内核中移走,使得可以通过裁剪Linux系统内核模块的方法将系统优化的很小,让系统的开销更小,这一特点很适合嵌入式系统的发展需要。所以使用Linux操作系统可以利用原有开发好的软件模块提高产品的开发周期,确保新产品能够尽快的投入到市场中去,能加强交互设计的整体功能,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
4.核心技术运用模块
基于交互设计的本质,我们可以知道交互设计的核心在于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需要为原则进行交互设计,也就是说“好的交互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要让用户参与到整个的交互设计的过程”,故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找出应向谁询问以及他们有是什么需求和需要。”。所以简单地说,我们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户,二是程序员。针对于用户我们要做的是正确地定位用户是谁,同时确定其需要,但是许多时候,人们并不能清楚地表明自己的需要。而此时,我们就要“必须了解用户的特征和能力,了解他们想要达到什么目标,目前是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的”。通过正确定义虚拟但具体的人物角色从而精确地描述用户和用户想要完成的目标,这有利于模拟的沟通,最后通过场景即是“对角色如何使用基于软件的产品到自己目标的简明描述”来进行反馈。正如Alan cooper所言:“良好的交互设计的本质是,设计的交互让使用者在不影响个人目标的情况下,达到他们的实际目标。”
三、结语
通过多种软件与硬件环境的运用,在整个交互实际的过程中,形成程序员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式产品运用模式,构建一种相互交流的主题模式,在这样的基础上,用户可以相互之间形成强大的障碍技术控制,这样,有利于增强整个设计的整体功能,增强与内需的整体融合,将有很大的特点。
[1]王跃生,边晓娜,张攀峰.教育网络游戏开启网络学习的人性之门[J].电化教育研究,2007(09).
[2]尚慧,郑玉刚.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01).
[3]沈克钢.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03).
[4]Trainspotting.触控音乐祭太鼓达人手机版[J].大众数码,2008(03).
[5]刘文利,李建玲.网络游戏的教育功能及教育网络游戏的特点[J].信息技术教育,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