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艺术管理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
2014-01-28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张 杨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1)
艺术管理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然而在国外发达国家,艺术管理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并且在艺术组织和艺术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和艺术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不断深人,艺术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于是为了适应艺术市场的发展变化,国内各大高校陆续设置了艺术管理专业,培养艺术管理人才。
目前大部分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更偏向于将其设在艺术学院,依托于本校的艺术专业,如音乐艺术管理、视觉艺术管理等,强调的是艺术的专业性。
在艺术管理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各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大多是以管理理论、传播学为基础,掌握艺术组织和艺术机构的运行特征及运作方式,艺术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等具体工作,同时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如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能力。这是因为艺术管理专业是以管理理论为依托,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所设计的新型专业,其理论知识尚不完善,也就是内涵少,就连一些基本概念理论界仍然存在争议,对于一个新兴学科,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比之下,艺术管理的外延极大,它在艺术机构和艺术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至于发达国家的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更注重实践应用,注重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要想促进艺术管理专业和艺术产业的发展,我们也需要改革艺术管理课程,特别是教学方式。
以何种方式教学,关键要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现阶段高校开设艺术管理课程,最主要的目标是为文化艺术产业培养人才,尽快适应国内外艺术市场和艺术事业的发展变化。以此为目标,艺术管理课程的教学应是注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应用能力。
笔者认为艺术管理课程的教学应围绕以下几点进行: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单纯地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这也是大多数理论性课程的最主要的授课方式。但是由于艺术管理的特殊性,它的实践应用性很强,所培养的人才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方式应是以讲授为主,辅之以实践。例如在讲授基本理论前后,使学生有意识地接触艺术组织或机构。一方面学以致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积累社会经验,为就业做准备。这方面,需要学校与艺术组织和艺术机构建立长期联系,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兼职的机会,定期向老师同学汇报实习成果或交流心得。在沟通交流的同时,将知识掌握的情况反馈回来,便于改进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
其次,以专题的形式,定期邀请艺术组织和艺术机构的管理者或工作人员向学生讲解艺术组织的职能、具体管理工作、运作状况等内容,并与学生互动交流,解答疑问、提出建议等。使学生更加了解艺术管理的本质和实际应用。这种形式更加真实、也更加贴近实际,相信会使学生增加对艺术管理这门课程乃至今后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兴趣。
再次,高校与艺术组织和艺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向其提供艺术活动方案的策划,方案可以由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完成,也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方案被采纳,可获得一定的奖励或学分。
当然学校的管理体制与艺术组织、艺术机构的管理体制完全不同,学生学以致用也需要一定时间的转变,由学生设计的艺术活动方案可能在实效性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如果学校与艺术组织艺术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生就可以有更多的实习锻炼的机会,所设计的方案自然会日趋完善。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学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为日后的就业奠定了心理和技术的基础;艺术组织和艺术机构拓宽了定向人才培养的渠道,获得了更多的活动组织、策划的备选资源,更重要的是满足了拓展潜在观众群的需要,可谓是双赢。
最后,教师授课过程中应多结合案例教学,特别是典型案例,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以增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这种形式还可以延伸至课下,学生自行搜集资料,提交案例分析。同时理论知识的储备不可忽略,每学期为学生罗列相关书目,并按要求撰写论文。在学期末,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以达到开阔视野、巩固知识积累的目的。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思考,希望通过这几种教学方式的整合,使得艺术管理课程的教学不再是枯燥的填鸭式授课,而是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老师作为配角从旁协助指导。真正做到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熟悉艺术组织和艺术机构的新型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邓芳芳.艺术管理专业办学实践模式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5)
[2]佟琳.关于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管理的探讨[J].理论界.2010(03)
[3]谭魏.再论艺术管理的学科属性及其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2)
[4]刘成成,杨勇.论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及要求[J].艺术百家.2010(S1)
[5]殷亚丽.试论我国高校艺术管理学科建设[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04)
[6]郭芳.艺术管理教育刍议[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10).